從這裡,走向世界 天府一小賦能學生綜合素養發展
播撒科學種子,弘揚科學精神。近日,由成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都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聯合主辦,四川天府新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四川天府新區社區治理和社事局、科學出版社成都分社共同承辦的“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科普演講進校園(成都行)”活動在四川天府新區第一小學拉開序幕。
一次説走就走的“遠行”
提及南極,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廣袤無垠的冰雪世界、破浪前行的雪龍號、長城站的堅韌身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胡健民教授以“跟我去南極”為主題,帶領師生們走進壯麗的冰天雪地,共探極地之迷。
廣袤無垠的冰川展現著大自然的磅薄氣勢,雄偉的考察站矗立於冰雪之巔……有趣而又充滿挑戰的地質考察,不僅讓岩石講述了塵封億萬年的故事,科學家們還通過這把“鑰匙”不斷揭示著宇宙的奧秘。還有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觀、憨態可掬的南極生物,在胡健民的生動講解中愈發顯得立體而真實,讓大家感到南極不再遙遠,一切仿佛觸手可及。
胡健民一邊講述一邊與孩子們親密互動,他用平實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南極科考故事娓娓道來。觸摸著來自南極的岩石標本,孩子們跟隨胡健民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積極發言,仿佛穿越了時空界限,與神聖的極地世界進行著一場心靈對話。在這次説走就走的“遠行”中,孩子們不僅深刻體會到中國科學家不懈追求真理、勇於挑戰極限的科學精神,更從親眼見證中國南極科考事業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歷程中,進一步領悟到科技進步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非凡意義和重要作用。
一場知識盛宴,如同星火燎原,點燃了一小學子內心深處對科學探索的無限渴望,一顆崇尚科學的種子悄然種下,一份追求真理的熱情正被激發。活動現場,老師和孩子們向胡健民送上櫻桃勳章和《胡健民畫像》,以此表達一小全體師生對中國科學家的崇高敬意。
一場內外兼修的“融合”
“是什麼原因讓您選擇了地質學?在地質學研究過程中,您覺得哪件事意義最大?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地質相關的科研?”胡健民走進該校小櫻桃電視臺,與孩子們進行著一場深度對話。
在一小校園裏,小櫻桃電視臺正以其獨特的魅力,為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強大動能。將課內習得遷移至課外應用,通過基於真實生活中的職業體驗打開“視界”之窗。這裡不僅是學生自信展示的閃耀舞臺,更是鍛鍊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科技素養、藝術審美及綜合能力的多元化成長空間。
讓學生與科學家零距離、面對面,絕非浮于表面的簡單形式,而是為他們精心打造的積累科學素養、開闊視野的寶貴契機。在這裡,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心中的好奇與疑惑,展現對未知世界的獨特思考;在與“大咖”們的交流中跳出書本局限,親身領略“潮頭”無限風光,沉浸式享受探索與解密的無限樂趣。
立足課本知識“原點”,縱深融合年級、橫向跨越學科,這群孩子正在興趣愛好的驅動下自主探索研究。科學老師巧妙地將科學融合課堂《我為岩石做圖鑒》與“科學家進校園”活動有機結合,真正讓學生在深化“學中做”與“做中學”的行動中,達成學以致用。
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創造者,而科學融合課正是以探究實踐為主線,指向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學習。通過這樣的融合,去引導學生對科學學習産生濃厚興趣,養成良好的實踐探究精神,從而將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DNA,融入生命成長全週期。
輻射從點到面,影響由近及遠
一張學習單、一堂融合課,引導學生沉浸課內主動參與;一次專題訪談、一場科創展覽,驅動學生奔向課外積極體驗。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每一名學生都在手腦並用中真正習得、深度反思、應用遷移。胡健民在校長謝東雲的陪同下參觀校園,了解學校科創文化賦能學生綜合發展的情況。
一次“科學家進校園”活動,融合展示著天府一小的科創文化與育人成果,也實現了科學教育的全面覆蓋與深度影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這場充滿無限可能的科學探索之旅中處處可見,每一個人都站在不同視角,以不同方式感受著科學的無窮魅力。
天府一小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天府新區印發《進一步加強四川天府新區中小學科學教育行動計劃(2024—2026年)》文件精神,天府一小將一以貫之以家校社協同育人為導向,不斷匯聚優質教育資源,讓校園成為蘊育未來的肥沃土壤;全面賦能學生綜合素養發展,持續推進科學教育與真實生活相融合、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連接,讓成長與未來接軌,為夢想助力啟航。讓每一個學生從這裡,走向世界。(圖/文 四川天府新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