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雙一流”高校擴容,我們需要警惕一件事

2024-12-13 11:27

來源:中國科學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什麼樣的高校和學科可以納入擴容行列?

如果談“雙一流”高校的話,應該從一所高校的綜合水準、進步速度和社會認可度等方面進行通盤考量;如果談“雙一流”學科的話,應該從學科是否能滿足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是否處於科學發展前沿加以考量。此外,一些優先發展的學科,比如交叉學科、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學科可能會是擴容的重點。

然而無論如何,還是應當回到基本問題,首先厘清應該用什麼原則去擴容。

在我看來,擴容的原則大致有三。 

第一,看其在國家自然科學三大獎項上的表現。高校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服務會在這些獎項中體現。三大獎項上的超水準發揮,反映了該大學對國家重大需求的回應,可以作為擴容的重要考量內容。

第二,是否在基礎學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具體表現為是否取得在國際學術領域有代表性的獎項,這能體現大學基礎學科在國際同行層面的認同度,彰顯學術前沿的肯定與讚賞。 

第三,大學與學科實力在世界範圍的橫向比較。儘管目前國內高校參考大學排行榜的比重在下降,也一再強調要跳出排行榜的“陷阱”,但排行榜仍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能夠直觀表徵大學及學科實力的上升與下降。如果某所高校的一個學科持續三五年排名較高,甚至高於現有的“雙一流”高校,那麼該校大概率具有躋身“雙一流”高校的潛力。 

此外,擴容需要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即對新一輪躋身“雙一流”高校的水準要求要高一些。我建議,任何一所新晉“雙一流”大學,其學術水準應該超過所有“雙一流”高校的中位數。如此一來,無論擴容多少次,都會促進“雙一流”高校整體水準的提高。 

這一點是我們從美國耶魯大學對新進教師所制定的原則中得到的啟發。耶魯大學認為,每一位新聘的教師,其學術水準應該高於本院或本係教師水準的中位數,如此才能確保教師整體水準的長期和持續提高。有此參考標準,每一次擴容多少所大學的問題就已經沒有必要討論了。成熟一所,擴容一所。

同時,擴容也可能引發輿情或對部分高校造成打擊。假如擴容7所高校,最有意見的恐怕是排名第八的高校。那麼,怎樣對其進行解釋、安撫和引導?這也是擴容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第八名、第九名與新擴容的第七名在實力上旗鼓相當,是否可以將其作為下一次擴容的重點考察對象?同時,也要利用政策杠桿作用,對它們給予政策、項目、資源配置上的適當傾斜。 

最後,在“雙一流”高校的遴選中,我們還需要警惕一件事——消息一旦放出,各大高校便會積極活動人脈、整合資源,爭相滿足擴容的指標需求,部分高校很有可能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帶進高校,到處跑門路、拉關係,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取擴容的成功。因此,我們對擴容必須提出明確要求,做到“醜話説在前”。比如,給擴容高校設定一個預備期,向社會公示,以便加強社會監督力度,也可以給新擴容的高校一個建設期,如果建設期內的工作不合格,其預備資格便會被取消。這樣就可以確保一旦發現高校“重入門、輕建設”,就立即取消其資格。 

文 | 洪成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中國科學報》記者溫才妃採訪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24-12-10 第4版高教聚焦)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