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2024丘成桐中學科學獎收官,61項大獎揭曉

2024-12-11 08:29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梁丹)12月8日,2024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在清華大學落下帷幕。來自海內外的81支中學生團隊共決出61項大獎,涵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腦、經濟金融建模六大領域。備受矚目的跨學科最高獎項——科學金獎,由生物金獎得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學生劉廣羽摘得。此外,來自北京一零一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等5所中學的參賽團隊分別斬獲各領域金獎。

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向波濤,競賽總主席、清華大學講席教授丘成桐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弗拉基米爾·馬克維奇(Vladimir Markovic)等出席頒獎典禮並致辭。競賽組委會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楊曉奎介紹本屆競賽組織及評獎情況。

丘成桐表示,競賽強調創造性、研究的深度以及學生呈現的能力,而年輕人的出色表現令人欣喜。他提到近年來建設求真書院、授權成立丘成桐少年班以及近期推出的傑出少年示範數學班項目,就是為了在八到十年內培養幾千名領軍科學家,成為中國科學的脊梁,帶領中國實現科技強國的夢想。

今年總決賽邀請40余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擔任評委,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莫毅明、黃乃正、胡事民,台灣“中研院”院士賀端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袁鈞瑛,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大栗博司(Hirosi Ooguri),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馬丁·班威爾(Martin Banwell),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白重恩,日本東北大學研究執行副總裁小谷元子(Motoko Kotani)等,丘成桐院士作為總主席參與了評審。

評委代表莫毅明、大栗博司、馬丁·班威爾,嘉賓代表弗拉基米爾·馬克維奇、李鴻彬先後發言,他們對參賽選手們展現出的非凡的創造力、默契的團隊協作、深厚的知識儲備以及專業技能深感欣喜。

生物金獎和科學金獎得主劉廣羽的研究課題為“基於鯊魚鱗倣生的心臟機械瓣抗血栓表面微結構設計、優化與機制研究”。劉廣羽表示,當前的模型和實驗尚處起步階段,在算力、動物實驗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希望能夠在本科及研究生階段接續深挖這一課題。

“數學既在殿堂上,也在生活中。”數學金獎得主鞏蕓杉的研究靈感源自為家中行動不便的老人尋找適宜運動的初衷,她創新性地將飛鏢比賽的投擲過程,形式化為馬爾科夫決策過程(MDP),用數學知識為老年人打造更適合他們的飛鏢策略和訓練方案。

在同日舉辦的丘成桐科學論壇上,小谷元子、白重恩、大栗博司3位頂級科學家聚焦各自研究領域,為中學生們帶來了3場精彩的通識報告。

2024丘成桐中學科學獎自今年4月啟動報名以來,賽程歷時8個月。海內外學生踴躍報名,共有來自中國內地29個省、市、自治區,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的2813支隊伍報名參賽,涵蓋海內外700余所中學,共提交有效論文1279篇,其中海外賽區共提交310篇,中國內地賽區共提交969篇。10月至11月,分賽區評審經過初篩、函評、桌評、準決賽面試4輪評比,86支參賽團隊入圍總決賽,實際參賽81支隊伍、200余名師生。總決賽階段沿用英文面試答辯方式,包含指導教師介紹指導情況、參賽團隊介紹研究內容和評委問答三個環節,從創新性、原創性、學術規範性、團隊協作能力、發展潛力、學術道德誠信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考核,最終評定總決賽獲獎團隊。

本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辦,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協辦。在分賽區評審階段得到香港中文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院校的支援。

丘成桐和中學生們交流。學校供圖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