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航院:多措並舉齊發力,打造航空裝備製造現場工程師新搖籃
從2023年至今,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成都航院)與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飛)、中國航發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發)聯合開展現場工程師培養計劃,選拔了100名學生成立航空裝備類現場工程師班,進行單獨編班,同時配備優質的師資隊伍,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培養具備航空強國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航空裝備製造現場工程師。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關於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教職成廳〔2022〕2號)文件精神,以及適應行業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作為一所具有深厚航空背景的高等職業院校,成都航院積極響應國家關於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號召,積極探索新時代産教融合背景下航空裝備製造産業鏈現場工程師的培養機制與模式,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果和經驗成效。
構建産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平臺
成都航院積極與航空裝備製造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搭建産教融合平臺;與多家知名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學院通過共建實訓基地、聯合研發中心、産業學院等形式,實現了資源共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與海克斯康製造智慧、瑞士GF加工方案集團、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金鷺特種合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建設的航空製造實訓基地,配備了先進的生産設備和技術,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生産環境。
創新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成都航院總結了與成飛、成發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建立航空工業世賽班、新現代學徒制,已推廣到多個航空裝備類專業參與到現場工程師班的培養,包括航空發動機裝配調試技術、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航空複合材料成型與加工技術、航空裝備表面處理技術等專業,實現了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為培養高素質現場工程師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學校選派李秀鑫、楊澤雲等教師深入企業實踐,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和生産管理,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水準;配備專職輔導員擔任現場工程師班主任,負責學生日常管理及交流溝通。不僅為企業解決了實際技術問題,還將企業的最新需求和技術動態融入教學中,使教學內容更貼近行業實際。
完善多元評價的學生成長激勵機制
成都航院實施了校企共同參與、能力考核為中心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方式,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這種考核方式涵蓋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技能應用、職業素養等多個方面,確保評價結果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
此外,該院還建立了擇優增補和動態淘汰機制,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在企業跟崗實踐階段,按照已修學科平均分結合專項技能測試成績進行綜合排序,對排名靠後的學生實施末尾淘汰;同時,及時增補優秀學生進入培養計劃,確保人才培養的品質和活力。
成效顯著,未來可期
在産教融合的背景下,成都航院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高技能的現場工程師。他們不僅具備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還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團隊協作精神。成都航院以産教融合為引領,積極探索航空裝備製造産業鏈現場工程師的培養機制與模式,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果和經驗成效。
該校學生説:“現場工程師班的學習實踐,不僅有效地提升了我們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水準,還增強了我們對企業實際生産流程和工藝的了解和掌握,為畢業後順利融入企業、適應崗位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負責成飛現場工程師培養的校內指導教師李秀鑫談到:“現場工程師項目,使學生不僅能夠深入了解企業的生産工藝和流程,還能夠親身參與到企業的實際生産中,通過實踐操作和現場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企業相關人員表示,“成都航院為企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他們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忠誠奉獻,敢於擔當,希望繼續刻苦學習,不斷創新創造,成為具備新質戰鬥力的可靠人才。”
通過現場工程師培養機制及模式的實踐,成都航院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職業素養得到了顯著提升,在國內外技能比賽和行業競賽中屢獲佳績,多名學生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成都航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更多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航空裝備製造産業的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圖/文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