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探索中國教育多樣化樣本,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十一屆年會舉辦

2024-12-09 09:29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12月7日,主題為“教育的民間智慧與探索”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十一屆年會在北京舉行,國內著名的教育學者、經濟學者及來自國內創新學校、學習中心和鄉村學校的創辦人,一起分享了他們的前沿思考和實踐探索。

年會現場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教育事業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是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等問題仍然困擾著教育發展。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教育又面臨新的嚴峻挑戰,教育變革越來越迫切。

多年來,來自民間的教育者們一直在探索從形式到內容的新教育模式。其中有注重制度創新的創新學校,也有致力於破解鄉村教育問題的鄉村學校,還有打破傳統學校固有結構的學習中心。

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楊丹

山西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潘峰

時代呼喚多樣化的教育

教育應當如何適應人性的多樣性?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項賢明在年會上表示,教育也應該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不同的個性和發展道路。然而,當前的學校教育往往採用統一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念來教育所有學生,忽視了個體差異。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項賢明

為了讓學生適應這種統一的教育模式,學校使用紀律和規訓來約束學生,將他們納入標準化的課程軌道。這種做法導致學生被迫接受同樣的課程標準、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最終被塑造成統一規格的“人才”。項賢明認為,這種教育思路過於僵化,即使學生長大成人,社會仍然用同樣的標準來評價他們,只承認那些經過評價認定的人為“人才”。

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所需要人才也是極其多樣的,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教育應該是多樣化的,才能培養出各種優秀的、多樣化的人才。 現實情況是,人才的培養和評價往往依賴於簡單的考試製度,這種做法限制了人才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儘管我們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但實際上卻將人的發展限制在有限的考試科目中。“我們聲稱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卻又使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學生,將他們納入統一的教育模式。”

項賢明稱,這種教育體系忽視了個體差異和多樣性,限制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為了培養出多樣化的人才,我們需要改革教育體系,使其更加靈活和多樣化,以適應不同人才的需求和發展道路。

項賢明指出,隨著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和新質生産力的出現,人類社會正在經歷深刻的變化,教育也面臨著一場大變局。這種變化要求我們探討多樣化的教育模式。歷史上,大工業生産方式催生了以班級授課制為核心的現代學校教育,而現在,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正在萌芽。

由於未來的教育形態尚不可知,項賢明認為我們不能依賴先知,而應該鼓勵各種教育創新。他強調,在環境劇烈變化的情況下,最具生命力和希望存續的生態系統是多樣性的。因此,過度的同質化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最大危機。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項賢明認為多樣化是教育的必由之路。他呼籲教育體系變得更加靈活和多樣化,以適應不同人才的需求和發展道路。通過鼓勵教育創新,我們可以為未來的教育做好準備,確保教育體系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在當天的活動上,10所學校(學習中心)的校長(創辦人)用他們全新的教育實踐模式,展現了當下中國民間探索教育多樣化的樣本。

鄉村學校的探索,農村教育現代化並非要“離農棄農”

近些年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校舍、辦學條件等極大的改善,但是鄉村學校又面臨師資缺乏、學生減少等諸多問題。農村還需要學校和教育嗎?農村教育的現代化就是取消農村教育、離農棄農的教育嗎?農村教育真正的功能、價值究竟是什麼?一 些鄉村學校直面挑戰,創造性地解決了許多現實困難,也回答了人們的疑問。

“田字格公益”創始人、貴州田字格實驗小學總校長肖詩堅

2024年11月,來自貴州田字格項目校的鄉村老師們參觀了上海兩所基礎教育階段頭部學校,從硬體、生源、師資上,老師們感受到了城鄉教育的巨大差異。儘管如此,他們也發現鄉村學校的教育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有田野、有自然,鄉村學校更有溫度,學生的臉上更加陽光。

貴州田字格實驗小學是實踐鄉土人本教育的典範學校,也是開展鄉村教育創新、支援鄉村教師成長的教育基地。

年會上,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這樣評價“田字格公益”創始人、貴州田字格實驗小學總校長肖詩堅:“對中國農村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開發了一套完整的鄉土人本課程,並將這一模式進行了推廣,這在當前的中國教育環境下是非常難得的成就。”

肖詩堅認為,大家都覺得鄉村教育要向城市靠齊,實現城鄉一體化教育。城市有城市的道路要走,鄉村有鄉村的路要走,鄉村教育要從自然環境、從鄉土文化、從人自身找到一條路。

田字格學校的核心理念是“鄉土人本教育”,強調立足鄉土、敬愛自然、回歸人本、走向未來。學校有五大課程:基礎課、日修課、軸心課(特色課程)、共同生活課、自主學習課,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健全人格、獨立思想和未來視野。學校注重制度建設,以激發人性向善,反對競爭,提倡合作。學校沒有班長,而是輪流擔任禮儀官,學生會通過選舉産生。學校通過集體表決處理事務,經過兩年時間討論出22條校園公約。

截至目前,田字格學校在貴州共有三所未來村小:位於正安縣的“大山裏的未來學校”(田字格興隆實驗小學)、貞豐縣的“稻田裏的未來學校”(田字格必克實驗小學)、興義市的“峰林裏的未來學校”(興義市田字格萬峰林民族實驗學校)。這三所學校各具特色,服務於當地,強調校園的開放性、課堂的趣味性和共創性。同時,田字格學校秉持的鄉村教育理念目前已經推廣到100多所項目校。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

楊東平評價稱,“我們的農村教育沒有多少是要培養留在大山的孩子的,都是走出大山,一走了之。田字格學校提出的‘走出大山能生存,留在大山能生活,面向未來能生長’非常傳神。”

甘肅省靜寧縣大寨小學校長王富貴

甘肅省靜寧縣大寨小學被譽為“蘋果園裏的村小”,開展以蘋果為核心的自然生態教育。學校課程建設以蘋果為核心,結合自然生態教育。孩子們在蘋果園裏進行各種活動,如研究花與果的關係、套袋、採摘和直播帶貨等,這些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體驗了農耕文化,還培養了他們的科學素養和商業意識。

校長王富貴表示,課程設計將知識融入孩子們能夠理解和感知的例子中,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時,不是抽象地講解米、釐米、毫米,而是通過讓孩子們量一量蘋果的高度來建立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聯繫,使學習更加生動和易於理解。

浙江省縉雲縣筧川小學校長馬鑫飛

你希望學校裏都有什麼?學生回答:有動物、鮮花。於是在浙江省縉雲縣筧川小學,除了能看到教室、閱覽室,還有很多羊圈、鴨舍、兔場等。筧川小學是一所農村學校,這裡實踐著“用一個村莊的力量辦好一所學校”。

校長馬鑫飛將學校改造成一個動物園和植物園的樣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動物、鮮花和自然元素的學習環境。學校通過農耕園、24節氣種植活動、直播售賣等實踐項目,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驗自然、歷史、人文和社會資源。

學校的教育活動與傳統文化緊密相連,如過大年、吃年夜飯、舞龍燈等,這些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熟悉傳統文化,還增強了他們對家鄉的歸屬感和對父母的牽掛。學校還與村莊裏的彩燕、麻鴨、香菇等發家致富的資源合作,將這些資源融入到項目化學習和大單元主題教學中,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文東茅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文東茅指出,鄉村教育具有複雜性,簡單地保留鄉村學校或合併為大規模寄宿制學校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的鄉村地區差異很大,東中西部各省份的教育狀況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探索,需要更多的實踐和嘗試來找到適合不同鄉村教育需求的解決方案。

創新學校的探索,教育未來的多樣化路徑

在世界範圍內,為未來培養人才的新理念越來越得到廣泛的認同與傳播,創新型的學校也在快速發展。這些學校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個性發展和創造性,具有高度人文性。國內的創新型學校在哪些方面有探索和收穫?這些創新型學校對於目前的教育有哪些啟示?

自然是孩子成長的最佳環境,因為人類本就源於自然。北京日日新學堂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自然校園,這裡沒有塑膠操場,孩子們可以自由爬樹,甚至在他們自己命名的“UFO大坑”,這裡實際上原來是一個魚塘,那個地方孩子們能玩出100種花樣來。儘管家長們需要不斷清洗孩子的衣物和鞋子,但他們知道孩子在玩耍中得到的快樂是無價的。

北京日日新學堂創始人、校長王曉峰

2006年,王曉峰、張冬青夫婦為探索教育的新可能,與志同道合的三個家庭一同創辦了日日新學堂,在中國首創家長互助式辦學模式。

王曉峰談到,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北歐將所有課程遊戲化,尤其是小學,這非常符合人性和孩子的天性。在遊戲中,孩子們的所有感官和大腦都被激活,自然中也是如此,因為自然是資訊最豐富的環境。這種學習是真正的、主動的學習。

日日新的教學系統在數學教學上採用了北師大版教材作為基礎,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團隊不僅參考了中國各地的教材,還借鑒了國外的教學資源。語文、英語、科學、體育、美術和音樂等,也都是從零基礎開始,逐步構建起適合學生的教學體系。這個過程涉及到對教學材料的精心挑選和創新設計,確保每個學科都能提供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育體驗。

日日新學校還營造了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校園文化,在這個環境中,師生是平等的,校長辦公室全面開放,孩子們可以隨時找到老師和校長。

王曉峰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格,在日日新的課堂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你的看法,思考本身比結論重要百倍。

雲谷學校創校校長,小學部、初中部校長馮晨

杭州雲谷學校創辦于2017年,是阿里巴巴合夥人投資創辦的民辦學校,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教育。學校以國家課程為基石,探索育人新模式,在導師制、學習方式轉型、素養評價、科技賦能教育等方面開展一線實踐。學校也成為了杭州市西湖區全國義務教育教改試驗區、浙江省人工智慧試點學校。

雲谷學校創校校長,小學部、初中部校長馮晨表示,雲谷學校的創新之路也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諸多挑戰。對於校內的教師團隊,包括校長本人,都需要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式和工作方式,以適應創新教育的需求。

雲谷學校的潛能課程則是根據孩子的特點開發的校本課程。學校注重深度學習和學習方式的改變,鼓勵學生在真實場景中學習,並進行探究和思考。學校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驅動能力,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實踐,共同促進孩子的素養發展。

馮晨認為,面向未來的學校系統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學校功能將從傳統的“選拔人才”轉變為更加注重“培養人才”,管理模式將從“行政管理”轉向“共同創造”,教學樣態將從“同樣的標準和方式”轉變為“不同的教學模式和個性化學習”,教師角色將從“傳授已有知識”轉變為“知識的合作創作者/指導者”“學習的激勵者”和“終身學習者”。

2019年,一個名叫段孟宇的來自農民工家庭的女孩被哈佛大學錄取,她讀于北京蒲公英中學的經歷頗受關注。北京蒲公英中學是一所位於北京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創建於2005年,是一所公益性、民辦非營利性的打工子弟學校。

北京蒲公英中學校長秦穎

北京蒲公英中學校長秦穎介紹,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千多個村落,學生家庭普遍收入偏低,父母受教育程度有限。學校接收了流動到北京的學業基礎最薄弱的學生,經過三年學習,學生們的學業成績、綜合素質大幅提升,約70%上的學生進入普高,約30%的學生進職高,更有學生考入國內外一流高校繼續深造學習。

蒲公英中學通過多樣化的課堂延伸活動,如生活教育、課題研究、校本課程、社團活動和興趣小組,鼓勵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學校堅持閱讀時光,每週安排靜讀時間,並擁有豐富的藏書。寫作課程圍繞“走自己的路”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個人興趣、優勢、環境改善和價值觀。親近自然課程旨在讓學生在自然中探索和學習。美育課程包括“故土飄香”和“感恩的手”,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和歸屬感等。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了蒲公英中學的教育特色,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蒲公英中學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探問教育”,通過邀請校外志願者和家長分享經驗,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思考。學校還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愛心小屋和心理課程,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原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銀河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

根據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在2023年發佈的《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2020年全國流動兒童7109萬人,留守兒童6693萬人。原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銀河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在發言中強調了利用新質生産力,如人工智慧,來解決大規模社會問題,特別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她認為,傳統方式如支教等在解決大面積社會問題時效果有限,而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等新科技的發展為教育資源公平配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她讚揚蒲公英中學等創新型學校的探索,並希望這種探討能夠擴大,讓更多人受益。

北京東方紅學校的校長付彥軍

北京東方紅學校作為十二年一貫制的學校,坐落于昌平區,主要服務京籍和非京籍子女,成立至今已有四年。北京東方紅學校的校長付彥軍認為,教育應該關注個體發展,激發潛能,並提出了“一人一方案、一人一特長”的教育模式,用“一人一方案”促進學生發展,用“一人一特長”喚醒學生潛能。年會上,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北京東方紅學校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北京東方紅學校將依託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全力發展北京東方紅“暖文化”教育行動,推進愛的教育、學業規劃、激情教育、高效課堂6+1和精細管理,讓每個走進北京東方紅學校的孩子精彩綻放。

學習中心的探索,為“學業失敗者”提供新的成長路徑

現在的學校制度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而産生的,強調效率,無法實現真正的個性化教育。隨著高科技的發展, 一些不同於傳統學校制度的“學習中心”開始出現。在學習中心,學生不需要按照標準化學習內容來學習,每個學生可以自己制訂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節奏,明確學習內容。這些學習中心如何運作?教師的作用是什麼,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它們對傳統的學校提出哪些挑戰?

昆明醜小鴨中學創辦人、執行校長楊柳芳

昆明醜小鴨中學是由詹大年、楊柳芳于2011年在雲南宜良創辦。這是一所專門幫助不適應傳統教育、不接受傳統評價的初中階段“問題學生”的民辦初中。開辦14年來,醜小鴨中學幫助3000余名因為抑鬱、焦慮、逃避、冷漠、逆反而失學的初中學生回歸到正常的生命狀態。他們有的已經興家立業,有的還在高一級學校上學。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家庭背景多元,包括高學歷、高地位和高收入的家長。

醜小鴨中學關注每個孩子的需求,通過藝術、自然、閱讀和對話等方式,讓孩子們找到自我,成為幸福完整的人。學校每年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讓全校師生都有機會登臺表演,無論年齡大小,每個孩子都能在舞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學校希望用藝術治愈孩子們的心靈。“問題沙龍”是醜小鴨中學每週一次的活動,解決孩子們在學校中遇到的問題。在沙龍中,全校老師會一起分析孩子們的問題,並探討如何幫助他們。

昆明醜小鴨中學創辦人、執行校長楊柳芳談到,每個問題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未被關注的需求。通過關注孩子、了解他們的困難,學校通常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並且孩子們會因此感到被重視,從而增強他們的價值感和存在感。如果學校忽視這些問題,孩子們可能會遇到更大的困難。

先鋒學習社區1998年創辦于北京,現在成都、深圳、北京有三個實體學習社區。先鋒學習社區無必修課設置,學什麼,怎麼學,完全由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真實興趣和需求自主選擇。學習社區倡導“所有人向所有人學習”的理念,學生可以教授其他學生或老師,甚至家長,還鼓勵學生參與遊戲,如電競、王者榮耀等,這些活動不僅提供了娛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

先鋒·安格社區聯合創始人黃鵑涓

先鋒·安格社區聯合創始人黃鵑涓認為,社區(community)這個概念更能體現他們所追求的教育理念,因為它強調的是一群人的集合,是一種更加靈活和人性化的學習社區,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需求。社區的教育模式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和自由選擇,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學習。

先鋒學習社區執行長崔濤

先鋒學習社區執行長崔濤稱,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基於對每個孩子潛能的信任。崔濤介紹,在學習社區裏,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生活管理,如生活委員會、學生委員會和外事委員會等。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各種活動,比如觀看世界盃、徒步旅行、養寵物等,這些活動都是基於學生的真實需求和興趣。

悅谷學習社區創始人黃傑

悅谷學習社區是一個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教育機構,與傳統學校模式截然不同。在這裡,學生擁有極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己決定每天的學習內容,包括玩耍、談話、看電視、視頻遊戲和旅遊等活動。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課程和活動,他們沒有固定的上課時間,而是自己制定課表,並通過“約課”的方式與老師進行學習。這種自由度讓孩子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學習,而不是被限制在傳統的學科框架內。

悅谷學習社區創始人黃傑介紹,悅谷的規則是由孩子們和成人共同協商制定的,每一條規則都要經過議事會討論。這種民主參與的方式讓孩子們感到自己的聲音被尊重,也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感和自律性。如果違反校規,社區設有模擬法庭進行裁決。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認為,雖然正規教育體系與校外學習中心在形式上可能存在差異,但兩者在探索生活教育、項目教育和任務學習方面是一致的,都是向著素養導向教育的方向努力。他指出,正規教育體系在改革中面臨困難,但已經在嘗試調整結構,減少純粹的講授式教育,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素養。

張志勇談到,校外學習中心對於一些在傳統教育體系中被認為是“學業失敗者”的學生來説,提供了一種新的成長道路。這些學生在應試教育中可能遭遇挫折,但在校外學習中心,他們的人生理念、學習感知等方面得到了提升,甚至超越了家長的期望。張志勇認為,這些經驗可以為正規教育體系中的校長們提供借鑒,幫助那些被邊緣化的學生重新找到學習的動力和方向。

年會部分嘉賓

本屆年會歷時一天,與會嘉賓分享了他們各自的實踐探索和前沿思考。他們以獨特的實踐豐富了教育資源的供給,提供了更加多元多樣的教育選擇。會議得到了戰略合作單位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山西教育出版社、北京樂達教科院、北京東方紅學校的大力支援。(主辦方供圖)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