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85.8%受訪家長覺得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重要

2024-11-29 08: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85.8%受訪家長覺得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重要

六成受訪家長建議創新方法,打破科學教育灌輸式教學模式

日前,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佈施行以來的首次修訂。草案明確了各級各類學校的科普職責,如中小學校應當完善科學教育課程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培養科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大家對中小學科學教育還有哪些建議?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001名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8%的受訪家長覺得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重要。60.6%的受訪家長建議創新科學教育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55.9%的受訪家長建議鼓勵跨學科教學,與其他學科融合發展。

受訪家長中,孩子處在小學低年級的佔49.6%,小學高年級的佔33.1%,中學的佔17.3%。來自一線城市的佔33.2%,二線城市的佔39.6%,三四線城市的佔21.0%,縣城或城鎮的佔4.9%,農村的佔1.3%。

62.9%受訪家長指出科學在部分家長和學生眼中仍是副科

遼寧的八年級學生家長李妍認為,科學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幫助,可以激發學習興趣。

“我在小學就學習了科學教育的相關課程,初中增加了物理、化學課程後,學習得更專業了。”浙江杭州一所高校的理工科專業學生王可表示,自己在中小學階段接觸的科學教育比較多。“相比于其他學科,科學更能鍛鍊思維,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從小學習非常重要。”

黑龍江一所高校的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周靜認為,非常需要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因為科學素養可以激發學習動力、提升學習熱情,而且與其他學科相比,科學在整個教育階段中都是比較重要的。

調查中,85.8%的受訪家長覺得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重要,其中37.4%的受訪家長覺得非常重要。

周靜説,科學實驗是連接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仲介,通過做實驗,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客觀世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在教學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深圳三年級小學生家長劉夢陽介紹,從孩子上小學開始,科學課就被列為主科課程了,一週有2到3節,老師時而會佈置作業,也有期中考試。這個月初剛結束期中考試,劉夢陽在陪孩子復習的過程中發現,課程內容挺豐富,“有聲音的傳播、光學原理、水蒸氣、顯微鏡等知識”。

“課堂教的內容應該挺多的,我看孩子有物理實驗手冊。但我感覺現在學校對孩子科學素養的培養,更多是應試方面的,與實際生活的聯繫相對較少,孩子實操的機會比較少。”李妍認為目前學校組織的科學教育活動還是太少了,“在孩子整個小學階段,學校就組織了一次去教育基地參加科學教育項目。初中的時候,目前就七年級去過一次”。

李妍説,科學教育過於以成績為導向,會影響學生的自主探究,導致教學比較死板、枯燥。而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方,可能學生都不知道科學的概念,更沒有動手操作過。

她還説,在小學階段,一些家長和學生會認為科學是副科,不夠重視科學課。還有些家長以為,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就是老師帶學生做遊戲,並不是在學習知識。“老師和家長的認識和觀念都要提升”。

當下科學教育還存在哪些問題?調查中,62.9%的受訪家長指出科學在部分家長和學生眼中仍是副科,56.1%的受訪家長覺得科學專任教師數量相對不足,52.2%的受訪家長認為實驗教學實施程度低、教學方法不得當,40.8%的受訪家長覺得科學課程未能開足開好,40.4%的受訪家長指出科學實驗室和儀器的配備不足、使用效率低下。

劉夢陽周圍有一些孩子家長反映,孩子聽不懂有些科學課的內容。“雖然老師上課會帶孩子做實驗,有時還會佈置一些實驗作業讓家長跟孩子一起做,但整體來看,課堂上做實驗等動手操作的內容不多,這可能是導致有些孩子不容易聽懂的原因。”

王可感覺,高中的一些科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不夠緊密,生活中幾乎用不到,教學基本以應試為主,很大程度上存在老師教了科學知識,但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問題。

60.6%受訪家長建議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

安徽的小學數學老師衛穎認為,在“雙減”的大背景下,學校可以多開設一些動手操作活動課,比如製作一些小紙船或利用科學原理製作一些小物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學到一些科學知識。

加強科學教育,60.6%的受訪家長建議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55.9%的受訪家長建議鼓勵跨學科教學,與其他學科融合發展;55.8%的受訪家長建議提高對科學教育重視程度,營造良好氛圍。

王可建議完善偏遠地區學校設備,相關部門盡可能多撥付專項經費並監督學校把經費用在科學建設上,多辦一些創新性的科學活動,讓學生親身做一些實驗。

“平常生活中,我們會跟孩子説,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目前我們面臨晶片等高新技術方面的封鎖,教育他要好好學科學知識,將來報效祖國。”劉夢陽説,孩子在小學階段對科學還是很嚮往的,建議學校多開設一些青少年感興趣的課程,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增加趣味性和實操性。“在孩子小時候,我們就很注重給他看科普類繪本,孩子現在上科學課也非常認真,還説自己以後要當個科學家。”

此外,48.2%的受訪家長建議加強科學教師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41.5%的受訪家長建議利用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改進實驗教學;39.7%的受訪家長建議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學教育課程;29.1%的受訪家長建議創新活動形式,豐富科普載體;17.6%的受訪家長建議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周靜説,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要差異化地進行科學教育。像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注意力不夠集中、動手操作能力不夠好,科學教育可以以觀察實驗為主。隨著學生年齡增加,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也能比較透徹地理解科學實驗背後的原理,就可以逐步提升難度,比如從顯微鏡或酒精燈操作,過渡到比較高級、精密儀器的操作。“多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不是老師一味地操作,學生們只觀看,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

“對於一些概念,老師在課堂上可能就一帶而過了,孩子們根本記不住也不了解,需要有一些精心設計的有意思的專業科學課。”李妍希望學校多開設一些趣味課程,創設一些情景,多提供實驗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此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

(包鋆麗對此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李妍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11月28日 04 版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