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探索!高校培養科技倫理人才

2024-11-27 09:08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研究員李輝為華東師範大學應用倫理專業研究生授課。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陳可軒

“只有完善多學科協同研究機制,加強科技倫理專業研究人員與其他學科專家學者的交流合作,才能為我國科技倫理治理決策提供學理支援,為解決科技倫理問題提供諮詢建議。”11月22日,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中國倫理學會會長孫春晨在第二屆中國科技倫理高峰論壇上説。

近年來,隨著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加速推進,科技倫理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能夠全程監督科技活動、準確把握科技風險點、主動防範科技危害等,確保科技創新成為負責任的創新,科技活動成為增進人類福祉的活動。

為培養科技倫理人才,我國高校採取了哪些措施?如何更有效地培養科技倫理人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進行了採訪。

新文科建設的重要探索

“科技創新與科技倫理的關係猶如汽車上的引擎與剎車。科技倫理的根本目的在於為以人為本的科技創新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院長、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倫理在引領未來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培養科技倫理人才,既是推動科技向善的關鍵舉措,也是探索新文科專業建設的重要路徑。

教育部于2024年發佈《應用倫理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申請基本條件》,在應用倫理一級專業學位類別下設立生命倫理、科技倫理、工程倫理、企業倫理和環境倫理等五個培養方向。

張霄認為,許多生命倫理、企業倫理、工程倫理以及環境倫理等應用倫理領域的問題都與科技創新活動有關,這些問題也都是科技倫理問題。解決倫理問題的方法並非構建普遍有效的標準化原則及其理論,而是針對具體案例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就需要順應科技發展培養科技倫理人才來解決應用倫理領域的部分倫理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認為,技術中可能蘊含著特定的價值觀念,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按照這些價值觀行動。王小偉以汽車減速帶為例:“基於保障人的生命權利,我們通常認為安全駕駛很重要。在實際生活中,安裝減速帶比設置提示牌更有利於安全駕駛。設計、製造和佈置減速帶的工程師實際上直接參與了社會的倫理治理。”因此,工程師等科研工作者應對科技可能帶來的影響保持高度關注和警惕,不斷提升自己的科技倫理素養。

“但現代複雜的科技實踐所帶來的倫理挑戰常常超出人們的認知,同時,科研工作者往往需要全身心投入到專業研究中,難以系統學習倫理知識,因此需要倫理專家的幫助和監督。”王小偉説,社會需要培養更多了解具體問題的科技倫理人才,由他們擔任“把關人”角色,推動科技向善。

社會實踐是重要一環

今年秋季,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與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迎來了首批全日制應用倫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如何培養具備倫理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是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應用倫理中心主任張容南思考的問題。

“在設計課程時,我們主要關注當今科技發展帶來的倫理挑戰,特別是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新興科技領域的倫理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哲學與科學的跨學科融合,培養出能夠應對倫理風險與挑戰的專業人才。”張容南表示。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已組建了一支由超過40位專家構成的跨學科導師隊伍,並通過邀請國內外專家舉辦講座、行業導師現場教學等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從其他專業領域視角出發來推動科技倫理人才的跨學科培養。同時,學校還採取“雙導師制”的培養模式,為學生配備兩位導師,其中一位是研究型的學術導師,另一位是實踐型的行業導師。

此外,社會實踐在科技倫理專業方向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佔據重要地位。張容南表示,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學校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之間合作的實踐項目,在第一學年末,學生將前往實踐基地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研學實踐,以實踐促進教學。

社會實踐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科技倫理專業方向研究生培養的重要一環。在研究生二年級,學生不僅要在具體培養領域選修專業課程,還需要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與其他單位共建的實踐教學基地進行3至6個月的專業實習,並撰寫實習報告。進入研究生三年級後,學生將在學術導師和行業導師共同指導下開始學位論文的寫作,考核合格並通過論文答辯的學生將被授予應用倫理碩士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給科技倫理相關人才搭建廣闊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已與英國利物浦大學法律與社會正義學院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建立海外研修基地,並計劃與法國里昂高等師範學院等高校在人工智慧全球倫理治理方面開展合作研究。

張容南表示,這意味著學生將有更多機會前往海外交流學習。隨著研究能力的提升,未來他們有望參與國際倫理標準的制定與交流,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提升中國在國際倫理治理中的影響力貢獻力量。

更好服務社會治理

科技創新使社會生活多個領域發生深刻變革,推動社會治理向主體多元化、領域多樣化及方式差異化的方向發展。在此背景下,科技倫理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孫春晨認為,科技倫理專業方向不僅應培養具備科技倫理意識和決策能力、促進科技向善的人才,同時也應為社會治理領域培養適應特定行業和職業需求的專業倫理人才。這些專業人才將以倫理職業共同體的形式,通過其職業活動積極參與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倫理治理中。

關於科技倫理專業方向畢業生的未來職業發展路徑,張霄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招收相關專業研究生的首要目標是培養一批高水準的教師,為學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解決“誰來教”“如何教”的問題。同時,鋻於科技創新引發的社會變革,政府管理部門、行業管理機構、公共事業單位以及各類科技企業對於能夠規範管理科技創新活動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這些畢業生將成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我們培養的科技倫理人才需要深入具體行業,迅速識別科技活動中潛在的倫理問題,並有效解決這些倫理難題。期待他們成長為前沿科技倫理問題的研究者、相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以及倫理治理體系的管理者。”張霄説。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