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協同推進市域産教融合共同體建設
一、市域産教聯合體的政策演進路徑
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在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體、兩翼、五重點”改革架構中佔據關鍵地位,其政策演進呈現出顯著的系統性與連貫性。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與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布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開創性地提出“打造市域産教聯合體”的戰略任務。此意見從頂層設計維度為後續政策衍生與實踐探索指明宏觀戰略走向,奠定了堅實的理念基石與框架基礎,引發教育與産業界對這一新興模式的廣泛關注與深度研討,標誌著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正式納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戰略佈局。
隨後,2023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開展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的通知》,基於職業教育專業視角,對聯合體構建進行了全方位、精細化規劃部署。該通知在操作層面為各地提供了精準指引與規範要求,詳細闡述了從組織架構搭建到實踐活動開展的具體路徑,有力推動了相關理念在地方層面的落地生根,加速了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的實踐進程。
同年6月,國家發改委協同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發佈《職業教育産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年)》,進一步明確以促進産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為總體目標,著重強調打造以産業園區為依託的市域産教融合聯合體這一關鍵任務。此方案從産教融合深度與廣度雙重維度,對聯合體建設內涵予以拓展深化,通過強化産業園區與教育資源的深度對接,為實現區域內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提供了更為堅實的政策支撐與行動指南。
2023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頒布的《關於加快推進現代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創新性提出“一體兩翼”戰略佈局,將“打造市域産教融合體” 列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之首。這一舉措凸顯了市域産教聯合體在整個職業教育體系改革進程中的引領性地位,充分表明其在推動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服務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方面的核心價值與關鍵作用,進一步引導各方資源向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傾斜聚焦。
至2023年9月,教育部正式公佈第一批市域産教聯合體名單,標誌著其建設歷經系列政策鋪墊與理論規劃後,步入實質性全面實施階段。這一里程碑事件開啟了我國職業教育産教融合實踐的新篇章,對促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有望在優化區域産業結構、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等多方面産生積極而持久的影響。
二、市域産教聯合體的內涵特徵
市域産教聯合體作為創新型教育與産業協同模式,蘊含豐富內涵並呈現獨特特徵。
從內涵層面看,其在政府統籌協調下應運而生,以産業園區等經濟體為依託,有效整合政府政策資源、公共服務資源,産業園區産業集群與創新生態資源,企業生産實踐與市場資訊資源,學校教育教學與人才儲備資源等多元關鍵要素。通過深度産教融合實踐活動,構建起集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推動、社會服務供給、區域産業經濟發展促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且該聯合體並非鬆散聯盟,而是實施實體化運作的區域性命運共同體,具備明確組織架構、運作機制與發展規劃,致力於實現各主體間深度協作與長期穩定發展。
其區域性特徵顯著,緊密圍繞特定市域範圍運作,以當地産業園區為核心依託,深度嵌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脈絡。人才培養目標精準對接區域産業轉型升級需求,針對不同産業結構調整動態配置多層次、多類型專業人才。例如在製造業主導市域,著力培養適應智慧製造、高端裝備製造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將企業生産實踐與學校教學環節有機融合,使培養人才兼具區域産業文化底蘊與精準崗位適配能力,有力推動區域産業技術創新、生産效率提升與市場競爭力增強,彰顯強烈區域特色與服務區域發展使命擔當。
多樣性特徵亦十分突出。秉持資源共用、互利共贏原則,廣泛吸納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及行業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政府發揮政策制定、資源調配與監管保障等宏觀引導作用;企業提供真實實踐環境、實習崗位、前沿技術與市場資訊,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程;學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承擔系統教育教學與理論傳授任務,併為企業員工提供繼續教育與技能提升服務;科研機構憑藉科研創新能力為聯合體注入技術研發動力與創新思維源泉;行業組織則在行業標準制定、企業協調溝通與人才需求預測等方面架起橋梁紐帶。各主體依自身優勢定位發揮差異化且互補功能作用,共同構建多元互動、協同共進有機整體,展現廣泛而豐富的多樣性。
健全性是聯合體穩定運作與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內部産權明晰,各主體權益責任界定清晰,有效規避資源分配與合作過程中的模糊性與糾紛隱患。組織體系完整,涵蓋決策、執行與監督等多層次架構,確保聯合體決策科學合理制定與高效有序執行。借助實體化運作模式,建立規範管理制度、運營流程與品質評估機制,使産教融合實踐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實施、教學資源共建共用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各環節均得到有效保障與推進,體現穩定可靠的健全性特徵,為聯合體在複雜多變經濟社會環境中保持強大生命力與競爭力築牢根基。
三、政校企協同推進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策略
(一)政府主導:構建政策與資源保障體系
政府在市域産教聯合體建設中應發揮主導作用,構建完善政策法規框架。制定專門扶持政策,如稅收優惠政策,對積極參與産教融合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或優惠待遇,激勵企業加大人才培養與實訓基地建設投入。同時出臺教育資源調配政策,促進區域內教育資源向聯合體傾斜,如協調優質職業教育師資在成員學校間流動共用。
強化資金投入與資源整合。設立專項財政資金,支援聯合體基礎設施建設、科研創新項目開展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等。整合區域內分散産業扶持資金、教育專項資金等,形成資金合力,提升使用效率。此外,政府可通過土地、場地資源調配,為聯合體實訓基地建設、産業孵化中心打造提供物質保障。例如在産業園區規劃教育用地,建設職業院校分校或實訓中心,實現教育與産業空間集聚,為産教融合創造有利空間條件。
(二)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與技術研發模式
校企間應構建深度緊密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方面,共同制定契合市場需求與産業發展趨勢的人才培養方案。企業深度參與學校課程設計,將最新行業技術標準、崗位技能要求融入課程內容。如在智慧製造領域,校企合作開發工業機器人編程、智慧生産線運維等課程。推行現代學徒制、工學交替等靈活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同時,有充分時間在企業實踐操作,由企業師傅一對一指導,實現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確保人才培養品質與市場需求高度契合。
在技術研發上,校企共建研發平臺。企業提供研發資金、市場需求資訊與實踐應用場景,學校發揮科研人才優勢與基礎研究能力。針對當地特色産業關鍵技術難題,校企聯合組建科研團隊攻關,研發成果由企業優先轉化應用,實現互利共贏。同時,學校借助企業實踐平臺,鼓勵教師參與企業技術研發項目,提升教師實踐與科研水準,反哺教學,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品質與學校科研創新能力。
(三)多元協同:完善治理與服務機制
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治理機制。成立市域産教聯合體理事會,成員涵蓋政府部門代表、企業高管、學校校長、行業協會負責人等。理事會負責制定聯合體發展戰略、規劃重大項目、協調各方利益等,確保聯合體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與公正性。
建立健全監督評估機制,定期對聯合體運作效果進行評估。評估指標涵蓋人才培養品質提升情況、企業經濟效益增長情況、科研成果轉化成效等多維度。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聯合體發展策略與運作模式,保障聯合體始終沿著健康、高效軌道發展。
強化社會服務功能。聯合體積極開展面向社會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區域內勞動者整體素質,為産業升級儲備人力資源。如針對下崗職工、農村轉移勞動力等群體開展定向職業技能培訓。同時,為區域內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諮詢、管理培訓等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壯大,促進區域經濟繁榮。通過多元主體協同合作,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於一體的高效運作市域産教聯合體,實現教育與産業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總之,政校企協同推進市域産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對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且無可替代。深入探究其政策演進軌跡、準確把握內涵特徵,並紮實落實相關建設策略,利於構建活力充沛且競爭力強的市域産教聯合體,助力我國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步入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
本文係邵陽市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2024年一般科研課題“政校企協同推進市域産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的研究”(項目編號:24YBB26,主持人:劉弦)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劉弦,邵陽職業技術學院財會工商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