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更新素養提升高校培訓營助力大國工匠成長
開欄的話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佈,提出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10000名左右省級工匠、50000名左右市級工匠。與此同時,産業工人“上清華”(培訓)的新聞也頻上熱搜。
如何將産業工人培養成大國工匠?怎樣推動並優化大國工匠的培養與成長體制機制?很多相關問題值得探究。本期起,本版推出“關注大國工匠培養”系列報道,與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家長學生一起聚焦現狀、展開探討。
今年7月,全國總工會啟動大國工匠培育工作,從全國推選出220名長期奮戰在一線生産現場,具有突出技術技能素質的産業工人,計劃用2年左右將他們培養成新的大國工匠。9月,培訓營開班,學員們正式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記者了解到,該培訓營在時間設置上頗為靈活。220人分為四個班,每班各制訂三個階段的學習計劃,每階段為一週,大家可以根據工作安排選擇合適的班次。例如,北安時代創新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陶建偉加入的是三班,10月份剛完成第一階段培訓,第二階段培訓在12月初,第三階段則在明年4月份。
産業工人進入高校接受培訓,為何成為大國工匠煉成的重要一課?今後,産業工人“上大學”能否成為常態?
突破經驗思維局限,形成系統創新方法
在清華培訓營裏,“人民工匠”許振超授課後,一本本筆記遞到他面前“求籤名”;進入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各類模具、車床,令産業工人們連連驚呼:“太熟悉,太親切!”
聽完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劉辛軍的授課,學員們隨即參觀了他的實驗室,在那裏汲取著科技前沿的養分。在陶建偉看來,學員從事行業各異,參加培訓營並非為了學習某項具體技術,而是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理念,這也是成為大國工匠的必然要求。
“産業工人‘上大學’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研究員湯霓告訴記者,這是推動産業工人知識更新和技能升級的重要途徑。在數字化、智慧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産業工人不僅需要過硬的操作技能,更需要掌握現代科技理論知識,以適應産業升級和技術革新的需求。“我們希望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跨界交流,促進産業工人‘技能+知識’的雙重提升,不斷拓展視野格局,幫助他們突破經驗思維的局限,形成更系統的創新方法。”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方益權對此舉很認同。他説,産業工人進入高校接受培訓可實現産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産業鏈,加速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産業化創新。“更重要的是,此舉能推動形成‘幹中學、學中乾’的良性迴圈,促進技能迭代升級、技術更新提速,提升産業工人綜合素質。”
湖南師範大學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説,大學教育不能僅限于書本知識與傳授技能,應更注重價值觀的培養。系統學習工匠精神的理論背景和時代意義,能幫助産業工人從操作工向技術專家過渡。“許多優秀的産業工人可能由於缺乏系統的教育機會,難以突破職業發展瓶頸。而接受此類教育培訓,不僅能使他們的價值得到肯定,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走上技術型崗位,為社會積累穩定而優質的技能人才儲備,從而構建更加公平可持續的人才體系。”
“産業工人‘上大學’,進一步促進了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推進建立更加靈活包容的學習體系,也為高校帶來鮮活的實踐案例,促進高等教育更好服務産業發展。”湯霓説。
堅持“需求導向”,解決實際問題
除了聽課、聽講座、參觀考察這些“統一行動”,正在清華學習的學員們還需完成其他任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即創新課題攻關。
據中南智慧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高端裝備事業部副總工程師郭東妮介紹,開營前,每個人都被要求帶著實際工作中的一個課題前來。班裏50多人,按大致領域分為七八個“攻關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課題,並請清華老師來評審、提意見。
由於學員課題側重於工程和科技實踐,部分課題特別是幾個製造“大國重器”重點企業學員的課題,本就屬於當前清華相關院係的重點科研領域。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政府和企業人才學習中心主任、大國工匠培育工程項目負責人張忠義介紹:“清華相關院係教授對學員課題內容並不陌生,相互交流也給産學研合作、聯合攻關重大課題帶來了可能。”
“這樣的方式有利於學員明確學習目標和職業規劃,並在培訓中對接需求,以形成‘有組織科研’的合力。”唐智彬説。
産業工人“上大學”益處多多,但也應注意在培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湯霓提醒,應充分考慮産業工人學習特點和時間安排,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工學交替等教學模式,以便産業工人平衡工作與學業,保證學習延續性和成效性。“培訓切忌過分強調學歷文憑卻忽視實際能力的提升,課程設置要避免簡單照搬高等教育課程體系,堅持需求導向,真正解決産業工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唐智彬也認為,産業工人大多長期從事勞動密集型工作,在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時可能面臨一定困難。“另外,當前政策框架還無法全面覆蓋所有産業工人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比如,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工人獲得高品質教育資源相對容易,而在經濟欠發達或偏遠地區,高校數量有限,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工人在謀求繼續教育時面臨更多困難。”
“為避免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與産業工人的工作及所在行業脫節,應當對産業工人技能提升需求進行深入調研,建立産業技能需求、創新成果、師資隊伍等多維匹配的産科教融合平臺;為避免培訓目標錯位、培訓方式雷同、培訓效果不彰,應加強對後續創新成效的持續性跟蹤,探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區別於常規性技能提升和社會培訓的綜合素質培訓體系。”方益權説,可考慮穩步擴大承擔培訓任務院校範圍,特別是加大對本科層次職業院校和高水準職業院校吸納力度,為産業工人提供多樣化培訓選擇。
“專項行動”轉為“常態機制”,政策支援體系不可少
産業工人“上大學”,未來能否成為常態?
“國家頂層設計已出,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育模式,産業工人‘上大學’應當也必須成為常態。”方益權説,目前緊要的是,如何持續健全完善這一制度。
“從‘專項行動’轉變為‘常態機制’,建立健全政策支援體系必不可少。”湯霓建議,將産業工人教育納入國家教育發展規劃,制定專門法規政策,明確各方責任義務;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採用政府引導、企業投入、個人分擔的多元投入機制支援産業工人教育;同時,完善稅收優惠配套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對産業工人教育的投入。
“各地應因地制宜出臺支援激勵政策,激勵引導企業加大對技術工人培養培訓的資源投入。高校,特別是應用型高校和高職院校,應整合教育資源,將産業工人培養培訓作為産教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遴選標準、培訓目標、課程組織等方面試點探索,為更大範圍、更高品質推進産業工人培訓做足準備、打好基礎。”方益權説,企業作為産業工人技術技能培訓的受益者,應積極響應政策導向,用足政策紅利,主動對接高校整合利用資源,不斷擴大技術工人培訓覆蓋面。
湯霓表示,應形成常態化的需求對接機制,即建立重點産業、重點領域的梯次培養佈局,確保産業工人培養與産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建立産業人才需求預測和發佈制度,定期評估産業發展對知識技能的新要求,完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産業變革及時改變和優化培養方向。“此外,應健全發展激勵機制,推動企業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計劃,將産業工人學習成果與職業發展、待遇提升緊密掛鉤,為完成學業的産業工人提供明確的發展通道,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
“從制度層面來説,應以統一職業資格認證框架統籌工人不同階段的學習與培訓,實現工作與學習有機銜接,推動社會形成重視職業資格和實際能力的氛圍,通過制度完善激活工人學習興趣,使其充分享受學習型社會紅利。”唐智彬表示,未來應進一步簡化産業工人“上大學”入學流程,提供靈活的入學時間和學習方式,這也是助其獲得良好教育機會的關鍵措施。
《光明日報》(2024年11月19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