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式現代化與新消費” 這場學術研討會舉行
近日,第三屆“中國式現代化與新消費學術研討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此次會議由消費經濟學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同主辦,來自消費經濟學會,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所等國家級高端智庫,浙江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湖南工商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等150余名專家學者、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中國式現代化與新消費學術研討會’是消費經濟學界的盛會,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已經成功主辦三屆,逐步打造出消費研究領域的品牌影響力。”消費經濟學會原會長楊繼瑞教授在致辭時表示,“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長效機制需要一個系統而閉環的“五星級”架構:提升消費能力,通過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和充分就業,提升民眾收入水準與支付能力;豐富消費産品培育和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消費觀念轉型升級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助力美好生活;優化消費場景匯聚消費要素,為擴大消費賦能;營造良好消費環境,保障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這‘五顆星’相互關聯、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的系統體系。”
據悉,本次研討會分為主旨演講、主題演講兩個環節。演講嘉賓多為消費經濟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才,他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新消費”學術年會之“培育新型消費、激發消費潛能”年度主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討交流,既有對國家政策文件的解讀,又有對新消費場景、服務消費、數字消費、體驗消費、時尚消費、銀發消費等前沿領域的研究,以及對符號消費、情緒價值消費、旅遊消費、品牌出海跨境支付的探討,主題鮮明、立意深遠、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嘉賓分享的重要觀點,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溫度,為新消費、新電商、新金融領域理論與實踐研究指明方向,對於政府和行業決策諮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在主旨演講環節,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董超作題為《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主旨報告,分析了服務消費的政策背景,從經濟發展階段、城市化水準、人口變化、消費升級階段等方面對服務消費進行態勢分析,深入探討了服務消費涉及的行業繁雜性、管理部門交叉性、勞動生産率相對緩慢等特徵,針對性地提出了強化數字賦能、擴大對外開放、消除體制機制瓶頸、加強部門管理協同和優化統計等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的政策建議。
同時,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夏傑長作《解讀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主旨報告,深入分析了國家對服務消費的政策導向和擴大服務消費重點領域的重要舉措,指出應深刻把握當前我國國貨消費、新型消費、綠色消費、服務消費等領域呈現的新趨勢、新特徵和新職業,強調擴大服務消費的關鍵要件是“收入、閒暇與場景”,以及數字平臺對服務消費的影響,為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思路。
“數字技術融合到居民消費各個環節,對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消費經濟學會副會長、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院院長毛中根教授作題為《把握數字消費高品質發展的著力點》主旨報告,分析了數字消費發展的現實背景、內涵、特徵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並對數字消費的發展現狀與政策進行系統梳理,提出了推進數字消費高品質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對策建議,為推動數字消費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路徑。
在主題演講環節,消費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院張恩碧教授作題為《消費新場景的創新發展》主題分享,分析了國家政策對消費新場景的政策導向和地方政府的創新實踐。他通過對餐飲、文旅體育、購物、大宗商品、健康養老托育和社區等消費新場景的典型案例分析,明晰消費新場景的定義和主要特點,並就如何推動消費新場景創新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數字化技術顯著改變了家庭消費模式,不僅提升了消費便利性,還促進了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鄒紅教授作題為《走向數字化的家庭消費:研究進展和經驗證據》主題分享。她分析了數字化對家庭消費決策、消費體驗及消費行為的多維度影響,為理解數字時代家庭消費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證據。
此外,消費經濟學會副秘書長、《消費經濟》雜誌社主編湛泳教授作題為《人工智慧智慧促進銀發消費的影響機制研究》主題分享,分析了人工智慧對銀發經濟的影響機制、銀發消費的現狀及挑戰,提出通過提升技術普及度、改變消費習慣與需求、優化消費體驗及消除數字鴻溝等方式促進銀發消費。其研究包含理論建模、實證檢驗及政策建議,旨在推動人工智慧與銀發經濟的深度融合,增進老年人福祉。(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