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養老照護員:養老護理不僅是當保姆
胡鳳明和龐妍是00後,兩人的臉上還帶著學生般的稚氣,但行事作風已經相當麻利。每天清晨,她們已經到崗做著工作前的準備。她們在北京一家養老院做著一份需要體力、耐心、細心的工作——養老護理員。
養老是件大事。對許多老人來説,能不能在晚年平安、有尊嚴地生活是他們最關心的事之一。老人們能不能將自己的人生暮年安心地交給一群“孩子”?而面對著邁入人生黃昏時期的老年人,這群剛畢業不久,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又如何自處?
在這裡,走路要慢,説話聲音要大
2002年出生的胡鳳明做一線養老護理員已經超過一年了。2023年,從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後,她入職了北京樂成半壁店恭和苑,雖然正式工作才一年多,但她工作起來已經相當嫺熟。和老人們相處起來,稱呼也親熱,爺爺奶奶叫個不停。老人們喜歡她,因為她跟自己的孫輩年紀差不多。
“每天三餐時間最忙。因為我要給他們打飯,得清楚地記住每一個人的飲食禁忌。有的長輩可能不吃魚,不吃海鮮,有的長輩不吃蔥薑蒜,有的長輩患糖尿病有忌口,這些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記住。打飯的時候就像打仗一樣,特別忙。”胡鳳明和其他4位護理員一起,負責照料23位自理型老人。這些老人中,最年輕的69歲,最大的接近90歲。每天早上,護理員們為老人們整理房間,帶他們吃早飯。飯後,護理員們會帶著老人下樓活動。
老人們的一週活動表(央廣網記者 馮儀 攝)
自理型老人往往身體機能還不錯,可以自如地散步、吃飯,進行日常活動,護理員們需要做的是照料他們的日常飲食、生活起居。偶爾有老人活動完畢自己回來,出了電梯,前臺的護理員們看見都叫起來:“爺爺,你回來啦!”在這個又像醫院、又像生活社區的養老院裏,每個護理員都大聲、熱情地跟老人們打招呼。花園裏、樓道間自由活動的老人,往往都邁著緩慢的步伐。這座養老院在北京的郊區,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這裡,時間好像是靜止的,就像人的生命到了末尾,就想著腳步再慢一些。年輕的護理員們是空間裏面活躍的因子。
老人們在為自己選擇養老院的時候,是有講究的。有些老人喜歡小孩,胡鳳明值班的時候碰到老人來參觀,看到她就高興,説:“就衝著你這小姑娘,我也要住這兒。”胡鳳明覺得,和大哥大姐們相比,年輕的護理員們更能和老人們做朋友。“從前,住養老院的老人們可能會有被孩子、被社會拋棄的感覺。現在,這種想法有改變。我接觸的很多老人是主動要來養老院的,他們説住養老院像上老年大學,能學知識,能做活動、慢慢地,大家對養老院的印象也有所改觀。”是跟老人們打交道久了,胡鳳明自己的生活也在改變。“我很少晚上10點後睡覺,生活作息非常規律。”在她接觸的老人中,糖尿病、高血壓是常見的基礎病,見多了,這個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也開始注重養生了。
對老人們來説,如果護理得當,身體狀況可能會越來越好。護理員們不僅僅每天要面對老人,更需要面對他們的家屬。2000年出生的龐妍從天津職業大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後,從事一線護理員的工作。不到三年,她已經升為護理主管。現在,除了要管理多名一線護理員,她還要負責和老人們的家屬溝通。“對護理員來説,自理型的老人普遍護理起來比較容易。困難一些的是失能老人、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龐妍説,對於這些老人,身體的好轉是他們最迫切的需求。“需要護理的長輩,因為行動不便,自己想要康復的心情比較急迫。而家屬們的需求也類似,希望老人身體能越來越好。”和家屬溝通,不能報喜不報憂,也不能只報憂。除了北京本地的老人,養老院還入住了來自全國各地,天南地北的老人。他們有些是主動入住養老院的,有些人孩子在外地,無法和親人常聚。為了更好地讓家屬放心,護理員將老人每項活動後記錄的數據、表單發到家屬群,進行反饋。而家屬們也能隨時與護理員們溝通老人們的生活習慣、照護細節。
龐妍在院區觀察老人們的情況(央廣網記者 馮儀攝)
學與不學 有何區別?
作為一位00後“小主管”,龐妍能不能“服眾”?她覺得,專業是自己説服眾人的訣竅。“最開始我擔任主管也是有一定的壓力的,很多護理員都是大哥大姐,我怕交流起來,他們覺得我年紀小,不能服眾。但因為我是從這個專業畢業的,我有能力讓他們信服。”
專業知識紮實、年輕富有活力,是這群00後在養老照護行業的立足之本。濱州職業學院二級教授、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評審專家徐紅認為,接受過系統學校教育的養老照護人員,在科學文化基礎、相關政策法規與技術標準等知識方面,都有更全面的認知,未來,在養老産業的發展也更有後勁:“以我們學校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例,除了要訓練學生們的養老服務能力,他們還要對老年人能力評估、康養活動策劃組織與設計、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養老服務規劃與諮詢等方面進行學習,職業素養和資訊化操作能力都更強,這為他們將來的職業上升提供了機會。
目前,即使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從業者經過培訓,也可以取得從事養老照護的資格。2019年,人社部和民政部發佈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提到,將養老護理員的職業技能等級由四個增至五個,新增“一級/高級技師”等級,明確了康復服務、照護評估、品質管理、培訓指導等職業技能。在2019年版《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中,以四級、中級工的工作要求為例,養老護理員需要對老人進行清潔、飲食、排便等生活照護;體徵觀測、用藥照護、感染防控、失智照護等基礎照護;還要負責康樂活動等康復服務,心理慰藉等心理支援。而這樣標準化的需求,讓專業的、科學的養老護理員成為行業中的急需人才。
二十多年來,徐紅見證了護理學科專業、市場的變化。近年來,護理專業賽道更加細分。據人社部2021年發佈的《新職業——健康照護師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養老服務是繼醫療服務、康復服務業之後,最需要健康照護從業者的産業。
圖源:人社部官網(2021年數據)
未來中國的養老模式呈現出多元化、智慧化、社區化的趨勢。未來,具備數字素養能力的智慧養老照護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徐紅介紹,智慧養老平臺可以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資訊技術,實現養老服務的精準匹配和高效管理;智慧穿戴設備可以監測老年人的各項生命指標,緊急情況時發出預警;機器人則可以在護理、心理慰藉等方面為老人提供幫助。圍繞智慧養老産業鏈,養老行業催生新的崗位,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例如現在有許多正在投入使用的智慧養老設備,可以輔助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如何選擇適合老人的器具,如何對老人的生活環境進行適老化改造,怎樣對老人進行心理評估、活動策劃,還需要專業人員來完成的。”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職業教育學院智慧健康養老管理專業負責人、教研室主任陳越男在參與教學、組織學生實習中也注意到,目前,養老機構青睞的畢業生,是擁有綜合素質的人:“企業不僅僅是需要一個有照護能力的護理員。在實習階段,他們也希望將學生培養成為未來的管理人員,學生們除了擁有基礎的照護能力外,還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養老,是與人打交道的行業,因此溝通能力必不可少。
想從事養老 可以學哪些專業?
據民政部和全國老齡辦發佈的《2023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截至2023年末,全國高校共開設護理學、養老服務管理等專業點770余個。職業教育方面,現行職業教育專業目錄設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15個中職、高職專科、職業本科相關專業,2023年中職相關專業布點1700余個,高職專科相關專業布點1600余個。
圖源:人社部官網(2021年數據)
未來想從事養老行業,有哪些院校、專業可供選擇?在“掌上高考”平臺,記者查詢到,目前,在國內開設相關專業的本科、專科院校中,可供學生選擇的專業類型不在少數。授予理學學士的護理學專業,在眾多本科、專科院校中都有開設。
老年學(普通本科)授予法學學位,主要學習老年學概論、社會老年學、老年人口學、老年經濟學、老年保障學、老年教育學、家庭老年學等課程。
養老服務管理專業(普通本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學習的主要課程有養老服務管理、生命倫理學、養老護理基礎、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老年心理健康等。
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高職)則屬醫藥衛生大類,主要學習老年生理與心理概論、老年溝通技巧、常用老年康復技術、常用老年照護技術等課程。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高職)屬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學習實用養老機構管理、老年生活照護、老年健康照護、傳統老年康復保健、營養與飲食保健等專業。
2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發佈,將“高等職業學校”的概念修改為與“普通高等學校”並列的“職業高等學校”。本科層次職業學校正是職業高等學校中的一個層次,且是現階段職業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層次。在探索中,陳越男發現,要培養高層次、高技能的應用技術型人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24年,我們招收了第一批智慧健康養老管理專業的職教本科學生,他們大多在中職學習護理專業,通過春季高考考入學校。他們的優勢在於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護理知識,專業認同感強,且對行業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大三下學期到大四上學期,一整個學年,學生們需要走出學校到機構、企業去實習。”
大量的實踐培養,為學生成為應用技術型人才打下基礎。此外,陳越男還提到,為了緩解從學校到實習崗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情緒波動,校方也需要在學生心理疏導上下功夫:“學生在學校學習和進入工作崗位的心情是不同的。比如直面一線護理工作的時候,有些學生會有障礙和心理落差。”一方面學生需要面對護理老人的生理問題,另一方面,懷揣著職業期許的學生在護理崗位上工作,可能導致心情低落。“在學生實習的時候,遇到情緒波動或者其他問題,老師們會及時跟進,安撫學生。等他們度過了前期的心理波動,可能會發現,工作中面臨的困難是正常的。”完成這一段挑戰後,他們可能會有更大的提升。在陳越男看來,學校教育中,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行業的前端工作,同樣非常重要。
策劃:徐芳、彭揚、果君、安紅麗
攝像:李源
記者:馮儀、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