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局內人 特級教師要繼續當好“運動員”

2024-10-30 15:20

來源:中國教師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最近一則關於某特級教師遭到全班學生抵制並要求更換老師的文章在網路悄然走“紅”。文中那位為人厚道、善良、耿直的特級教師的經歷給人強烈的震撼和衝擊,讀來感慨頗深——學生是教師最高、最終的檢驗者,教師是否受學生歡迎與名望高低無關。

這位特級教師被學生趕下講臺,一不是師德或人際關係問題,因為他“為人厚道、善良、耿直”。這位教師原來很優秀、受人尊敬,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之所以被學生抵制,是因為專業水準大幅度下降且影響了教學品質。課堂、學生是教師教學水準的試金石,不管曾經如何優秀、昨日怎樣獨領風騷,如果今天不行依然會被時代“拋棄”。這也是教師職業崇高且極具挑戰性的特徵決定的。

該事件讓我們回想起特級教師評審之難。

特級教師是什麼?特級教師是國家為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特級教師是省級人民政府表彰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全國基礎教育1600多萬教師追求的高遠目標。現實中,特級教師不僅難評,而且數量很少。比如東南沿海某教育大省,教師總數在98萬左右,自1978年建立特級教師評審制度以來,只有3300名教師獲此殊榮,除去世、退休的教師,在職不到2300人。我記得20世紀80年代初,某縣中學語文界只有一位特級教師。

該事件提醒特級教師要堅持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準。

現實中,成為特級教師後意味著有更多職業選擇,成為學校中層、校領導、各級教研員,甚至教育行政部門官員,真正堅持在一線授課的並不多。此外,一些教師成為特級教師後,只知道使用這頂“帽子”,而不注重提高這頂“帽子”的含金量。於是,不讀書不思考、不認真備課,得過且過、遊走江湖的現象變得普遍。當他們在某一個風口、某一個路口停下腳步,水準下降乃至大幅度下降就成為一部分特級教師的發展軌跡。

特級教師往往擁有許多“特權”,如學科特權、話語特權、時間特權、活動特權、人際特權。因為是特級教師,可以獲得一系列榮譽;因為是特級教師,難得上一節公開課。我曾聽過一節特級教師的公開課,居然上了90分鐘,聽課師生大呼受不了。

該事件給教育行政部門敲響了警鐘,加強特級教師層級的培養培訓刻不容緩。

對特級教師層面的培養培訓需要建立配套的培養機制和考核制度。在具體培養培訓中,一要注重實效,真正幫助培養對象提高專業水準,而不是熱衷於做展示、走程式。二要建立全國特級教師培養導師智庫,不能僅僅是大學教授,不能局限于部分師範院校。可以像“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一樣,通過嚴格的申報考核程式在全省範圍內聘任導師,發揮每一個優秀教師的影響力。

有些教師評上特級教師後,自詡是教師的老師、首席教師、沉默權威、總體設計、幕後策劃,其實評上特級教師依然是教師,“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特級教師也要告誡自己,教學水準、教學能力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讀書思考、教學研究,要付出一輩子的努力。

特級教師源於一線,應該高於一線、引領一線,而不是干涉一線、“統治”一線。特級教師要繼續當好運動員,苦練基本功,自我超越;依然是研究員,滿腔熱情做課題、寫文章,全力以赴教書育人;仍然是引航員,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水準,服務教師服務學校;最後才是教練員、裁判員,組織地域性研究團隊、做專項研究,參與各級賽事評審。不能本末倒置,忘卻根本。

(作者係南通大學教授、國家教材委員會語文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教師報》2024年10月30日第3版 版名:評論

作者:周建忠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