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産業最需要的人才” 多所高校探索人才培養改革
日前,一場旨在推動高校與企業人才供需精準對接、提前適配的重點領域校企供需對接活動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
這場由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等多個國家部委聯合舉辦的活動,吸引了近400所高校、300家企業參加——它們多是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航空航太、新材料、量子科技等戰略性産業領域的企業代表。
在活動中,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剛加了不少企業代表的微信——加微信只是他與企業建立長期聯繫的起點。這位幹了多年招生就業工作的學院黨委副書記想更多地了解企業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
對標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的新需求,李剛這些年隱隱感覺到,在一些新賽道,高校人才培養和産業發展需求有些脫節。“一些高職院校,有企業定制班,學生能精準就業,綜合類院校學科門類多,很難實現定制。”李剛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在校企共育和産學研融合方面,能和一些企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合作。
這兩年,南開大學大力推進“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改革,對接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優化並重組招生大類,完善“通識+專業”培養模式,從入口端的招生開始,就為出口端的就業打基礎、作鋪墊。
強化“通識+專業”培養,只是提高人才培養品質的基礎。南開大學副校長方勇純在一次論壇上提到,科技風雲變幻,國家對人才、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我們要確保設置的學科都是國家急需且高水準的學科,我們培養的學生都是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方勇純在會上透露,南開人才培養模式也從以學科為主轉向以學生為主,更加注重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配度。
今年5月,該校攜手華為公司發佈“人工智慧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AI教育教學篇),旨在建立立體化、多層次的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和全方位人工智慧産教融合平臺,開展多類型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研究。南開大學打造了130余門人工智慧課程,實現從“通識基礎”到“專業進階”再到“多元拓展”的漸進式培養模式,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慧應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其運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創新研究的能力。
讓學科跟著産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已成為此輪高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的重點。圍繞學科專業調整的“加減法”,正在全國多所高校鋪開。
安徽工程大學副校長鳳權提供了該校的兩項數據:學校本科專業和安徽省新興産業的匹配度超過80%,和省首位産業的匹配度超過40%。
作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安徽工程大學以産業需求導向來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這兩年,該校主動申請撤銷了12個傳統專業,增設了8個新工科專業,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不小,目的只有一個: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和服務區域發展的匹配度。
“我們本科生的人才培養方案是4年一大調,兩年一小調。”鳳權提到,培養方案的修訂一定不是閉門造車,對於一些新專業,光靠學校現有的師資還不夠,需要引入企業的力量,“意見徵求階段,很重要一點是徵求來自企業、行業的專家、技術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安徽工程大學坐落在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蕪湖市,這裡創新活躍,正在聚力發展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首位産業,加快培育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新興産業,也在前瞻佈局氫能、低空經濟、合成生物、腦健康等未來産業。
安徽工程大學聚焦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需求,增設6個交叉學科碩士學位點,滿足首位産業對創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聘請百餘名企業高管擔任産業教授,參與學校專業調整和課程體系論證工作。
提升人才服務重點行業領域的適配度,一個關鍵因素是師資。
對安徽工程大學的青年教師來説,每年的暑假也被稱作“産學研假”,他們需要進企業、入車間,開展挂職蹲點。教師在服務企業一線中完成研究課題,增進對産業的認知,回到課堂能更好地開展針對性教學。
“我們希望動態地保持20%以上的專業教師常年服務於企業。”鳳權説,學校有近70人擔任多個企業的科技副總,幫助企業解決“卡脖子”難題,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産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事實上,推動産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品質和服務區域發展的貢獻度,高校間早有共識。湖南師範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周勁松提到了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一些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多數不能被企業拿來就用,通常需要企業培養一段時間才能上崗。
他所在的學院4年前開始在全院推行“四導聯合”培養機制,由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校友導師聯合培養一名本科生,其中,校友導師就由深耕特定領域和企業多年的校友來擔任。周勁松説,校友導師對一個行業的長期觀察,能讓新生一入學時就能捕捉市場變化,他們帶給學生的影響是有益的,“這是一套系統工程”。
10年間,天津大學已經派出143位輔導員深入重點企業挂職,解決高校和企業人才需求不銜接的問題,學校輔導員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天津大學前期調研得到的結果和啟示。
挂職期間,輔導員需要深入了解企業文化和用人需求,給學生帶回第一手資訊。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聶炳榮説:“通過這種方式,把行業需求帶給學生,也把合適的學生推薦給企業。”
“學生是我們最終的‘産品’,他們能否實現高品質就業是衡量人才培養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鳳權認為,面對真問題,做真研究,才能長真本領。安徽工程大學對研究生培養,提出了“四題”:企業出題、學院審題、學生選題、校企協同指導學生解題,把高品質的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在鳳權看來,高校人才供給與産業需求的適配度,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觀念、師資、辦學條件等,“新技術涌現,這種變革,其實是很痛苦的,高校要和産業進行深度對接”。4年間,為更好地服務新興專業發展需要,安徽工程大學引進了400多位博士。
鳳權還談到了供需匹配工作前移的現實意義:“如果等到産業興起的時候,再來佈局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就有些滯後。”他建議,要學會往前多看一眼,關注區域産業的規劃和佈局。
原標題:“培養産業最需要的人才”(主題)
多所高校探索人才培養改革(副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卓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