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體育·引領未來 第二屆全國體育人工智慧大會暨智慧體育國際論壇在京召開
人工智慧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和戰略性技術,正在加速賦能各行各業,也推動著體育科技創新快步邁向數字化、智慧化發展的新時代。
10月19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首都體育學院和體育人工智慧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屆全國體育人工智慧大會暨智慧體育國際論壇在京召開。大會以“數智體育·引領未來”為主題,旨在促進體育運動與人工智慧在理論與實踐層面深度融合,推動新質生産力與體育科技創新交互驅動,激發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和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強大動能。
重磅嘉賓雲集
共話智慧體育現狀與未來
大會邀請了4位院士蒞臨,13位行業頂尖專家作大會主報告,設置了8個專題平行論壇,聚焦體育運動與人工智慧領域前沿科學問題,10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共聚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領導、專家、學者暢所欲言,深入交流、深度研討、深化合作,為推進體育人工智慧理論、科技和實踐創新以及成果轉化貢獻智慧,攜手打造引領“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的學術新高地,共同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數字中國貢獻力量。
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國永,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戴瓊海,英國工程技術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馮長根,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對抗專家劉永堅,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張耀天,首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何明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首都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霞主持。
劉國永副局長在致辭中強調,要實現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的戰略目標,需要以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體育發展的戰略支撐,將科技創新作為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動力,走出一條高品質、高水準發展之路。他指出,體育強國建設支撐靠科技,體育強國建設關鍵在人才,希望通過此次大會激發更多創新思維,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張耀天副主任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市率先在市屬高校全覆蓋開設人工智慧通識課,首都體育學院結合自身特色開設了“身體運動功能訓練虛擬教研室”,為加快培養人工智慧領域優秀人才,探索人工智慧與教育、體育學科的深度融合開闢了新的路徑。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以本次大會為平臺,共同推動體育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推進北京成為更具全球影響力的體育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和應用高地。
戴瓊海院士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慧是國際競爭的新焦點,也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人工智慧與體育的融合呈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體育人工智慧專委會成立一年以來,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編寫白皮書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動人工智慧賦能體育應用場景的落地。他希望通過本次大會,進一步加強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深入發展。
何明書記在致辭中對出席大會的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學科,一流的學科必須具有高水準的科技創新能力作為支撐。希望本次大會能夠為推進體育人工智慧理論、科技和實踐創新以及成果轉化貢獻智慧,攜手打造引領“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的學術新高地,共同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數字中國貢獻力量。
張霞院長在主持開幕式時表示,本次大會圍繞體育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成果、前沿課題和實踐經驗,開展深入研討,發佈重要成果,促進交流合作,必將對加強體育科技創新、暢通良性體育人才迴圈、推動數智體育創新迭代、完善體育産業體系等方面,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三項權威成果發佈
開啟數智體育發展新篇章
會上發佈了《中國人工智慧系列白皮書——體育人工智慧》,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體育人工智慧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首都體育學院體育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霍波教授圍繞白皮書編撰背景、關鍵技術和應用趨勢等進行了詳細解讀。該白皮書深入剖析了人工智慧技術在體育領域的廣泛應用與深遠影響,從運動員個性化訓練到賽事智慧化管理,從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到體育産業提質升級,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人工智慧+體育”的宏偉藍圖。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專項關鍵技術成果《國家科學健身知識圖譜和智慧查詢系統》正式發佈。該系統整合了前沿的人工智慧技術,推出了“智慧問答”功能,隨時隨地解答健身疑惑。“看圖譜”功能,採用圖形化的方式,將健身領域的各類知識點緊密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讓運動變得更加簡單、高效、有趣。
首都體育學院《智慧體育與健康(英文)》(Intelligent Sports and Health)隆重發刊。國際奧會主席托馬斯·巴赫發來賀信;博洛尼亞大學、義大利體育科學學會副主席、第三十屆歐洲體育科學學會年會主席薩繆爾·馬爾科那(Samuele Marcora)教授致賀詞;期刊主編西班牙馬德里工程大學教授米蓋爾-安赫爾-戈麥斯-魯阿諾(Miguel-Ángel Gómez-Ruano),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戴瓊海分別線上上和現場致創刊詞。何明書記、張霞院長與戴瓊海主編一同為編委團隊代表頒發榮譽聘書,全場嘉賓共同見證這本國際上首個專注於人工智慧技術與體育、工程、醫學領域融合的英文期刊正式創刊。
院士領銜、中外專家齊聚
聚焦體育人工智慧學術最前沿
體育人工智慧領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革新和發展,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均呈現蓬勃生機。大會報告環節,13位行業頂尖專家分享了領域內最新研究成果及實踐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資訊與工程科學部主任、博雅講席教授高文作了《前沿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探索》大會報告。報告探討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前沿發展與應用探索,表明人工智慧技術正不斷拓展其邊界,為體育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理事長、北京大學電腦學院教授、多媒體資訊處理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黃鐵軍作了《感知智慧》大會報告。報告強調了對環境的敏銳感知能力對於運動員的重要性,這種能力的提升有助於運動員更好地適應比賽環境。
博洛尼亞大學教授、義大利體育科學學會副主席、第三十屆歐洲體育科學學會年會主席薩繆爾·馬爾科那(Samuele Marcora)作了《耐力表現的心理生物學:機制和實際應用》大會報告,認為心理生物學在運動員的表現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研究揭示了心理因素如何影響耐力表現,並提出了相應的實際應用策略。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副院長陳作松作了《國家科學健身知識圖譜庫和智慧查詢系統構建》大會報告,報告中可以看到構建國家科學健身知識圖譜庫和智慧查詢系統可以提升人群內在功能和參與能力,為我國全民科學健身健康保障升級和加快培育新型體育和健康産業提供科技支撐。
10月20日八個大會分論壇同步舉行,全國百餘位體育科技創新領域專家學者圍繞動作捕捉與識別、感測器與智慧穿戴設備、體育運動大數據、主動健康關鍵技術、智慧運動康復、智慧體育裝備和人機工效評價等主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此次大會特別設置青年學者論壇,旨在激發學術創新活力、發掘和培養學術後備人才。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科研機構的二十余位青年學者聚焦國際學術前沿和學科熱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體育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科技創新的賦能和驅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體育科技創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建設體育強國必須實現高水準的體育科技自立自強。要綜合多學科、跨學科的力量,統籌推進技術研發和技術轉化。”首都體育學院堅決響應體育強國建設號召,履行大學職責使命,提出了建設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辦學目標。近年來,學校堅持“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之路,在推動運動科學與醫學、人工智慧等理工學科深度交叉融合方面開展了積極的探索。今年秋季學期,在北京市教委的指導下,學校結合自身特色開設人工智慧通識課,精準對接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持續提升體育與人工智慧交叉學科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水準。第二屆全國體育人工智慧大會的順利召開也將在推動人工智慧在體育領域的健康發展,促進國際體育科技學術交流、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培養體育科技創新人才方面持續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