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or住校,適合哪類孩子?
每年開學前後,很多中學生和家長會患“選擇困難症”
走讀or住校,適合哪類孩子?
“經過一個月的‘博弈’,我最終還是同意了孩子的要求,在學校對面租了一間公寓,讓他改為走讀。”10月8日,長沙市第六中學高二學生家長李女士有些無奈地對記者説。
走讀和住校,哪個對孩子、對家長更好?你的孩子適合哪種方式?連日來,記者採訪了長沙部分家長、老師和相關人士,來聽聽他們的説法。
每月1600元在學校附近租間房子陪讀
李女士家住岳麓區西湖街道某小區,兒子小陳去年考入長沙市第六中學。“家裏距學校約10公里,要經過兩個隧道,堵車風險大。孩子進高一時,我們讓他住校。”李女士説,但是高一第二學期,孩子不肯住校了。
在孩子的要求下,李女士讓他改成了走讀,每天早上6時50分開車送去學校。由於還有二孩在讀小學,需要接送,而老公工作忙,基本上沒有時間管這事。“每天早上就像打仗一樣,送了大的送小的。有時稍晚一點,回來時隧道內就可能堵車,老二就會遲到。”她説,一個學期下來,送兩個孩子上學讓她苦不堪言。
利用國慶假期,李女士通過幾天的尋找,在學校對面的一棟公寓租了一間房子,決定由在河東上班的老公晚上下班後陪讀。“面積不到20平方米,只有一間房子、一個衛生間,陽臺改造成一個簡單的廚房。”李女士説,每個月租金1600元,還有物業費、水電費等,每個月要花2000元左右。這棟公寓樓共有28層,每層16間,基本上都是租住的學生和陪讀家長。這裡的租金,比同樣地段但不是學校周邊的房子貴一半以上。
在長沙其他中學的周邊,同樣是“一房難租”,特別是市內繁華地段的中學,由於“陪讀大軍”不斷增長,周邊的房子“搶都搶不到”。
學校一般提倡住校但不會強制要求
長沙城區的高中和初中,一般都建有學生宿舍,大部分是6到8人一間,條件較好的學校還配置了空調、熱水器、洗衣機等。據記者了解,除了部分宿舍位比較緊張的學校,大部分中學提倡學生住校,但不會強制要求。
2023年9月建成開學的長沙市南雅梅溪湖中學,有兩棟學生宿舍樓,每間宿舍45平方米,住7到8個人。宿舍配有空調、電風扇,有衛生間、浴室。校長王唯之告訴記者,目前學校兩個年級1700余名學生,只有約13%的學生走讀,87%的學生住校。
長沙博納二附中(原湖南師大二附中)每間宿舍配備空調,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供應熱水。“全校2500多名學生,有1700多人住校。”該校黨委委員、學生處主任周湘説。長沙市恒定中學同樣給學生提供了較好的住宿條件。“除了家住學校兩公里以內或有特殊原因的學生外,原則上要求學生住校。”該校辦公室的易頗老師表示,為了嚴格管理學生,接下來將對宿舍實行準軍事化管理。
但也有一些學校的住校生比例並不高。某省級示範性高中高二班主任劉老師告訴記者:“第一個學期,班上有一半多學生住校,每間宿舍住了6到8人,但不到一個月時間,陸續有人改成了走讀。第二學期,每間宿舍裏只剩三四個人了,兩間宿捨得人便合在一起。全班50名學生,不到20人住校,很多宿舍空了出來。”
家長擔心孩子沒人監督會管不住自己
學校的住宿條件並不差,為何很多家長要花錢在校外租房陪讀呢?湖南農業大學陳清華教授的小孩曾在周南中學讀高中,去年考上了一所一本大學。“我當時工作太忙,就讓相對輕閒一點的妻子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了3年。”他説,主要是擔心沒有家長的監督,孩子會控制不住自己而耽誤學習。孩子讀高三的家長胡先生表示:“孩子每天晚自習後回到出租房,我們可以進行一些交流,及時發現問題並有意識地引導他。”
贊成住校的家長認為,孩子住校學習、生活更方便,還能更好地培養自覺性和各種生活能力。“孩子上中學後住校很好,學校的統一管理、老師的約束要求,有利於孩子成長,促使孩子進步。”市民王先生的女兒在長沙市南雅中學讀高二,他告訴記者,學校良好的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對孩子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孩子的學習熱情更容易因為同齡人的“刺激”而點燃,遠遠勝過家長一遍遍苦口婆心的督促。現在,孩子的學習、生活都很自律、自覺,在宿舍裏和同學關係很好,學習上你追我趕,生活上互相幫助,相處十分融洽。
“其實,高中學生如果能夠克服過集體生活的困難,還是寄宿好些。”王唯之説。中學生過寄宿生活,一是可以學會與人共處,在與同學的交往中培養良好人格,學會關心別人,強化集體觀念,遵守集體生活規矩;二是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在集體生活中,孩子遠離父母,凡事都得自立自理,克服依賴思想;三是寄宿在學校,生活有規律,學習時間更充足,有利於身心發育。另外,住校的同學能更多地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社團文體活動,更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形成深刻的學校記憶,豐富成長歲月。
住校或走讀因人而異,教育好孩子是關鍵
走讀還是住校,到底怎麼選?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教授何世海一直關注這一問題。他認為,孩子選擇住校還是走讀要因人而異。如果家裏離學校遠且接送不方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強,渴望獨立生活,而且能夠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可以選擇住校;如果家裏距學校近,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不強,或者是需要父母的關懷及心理上的疏導,最好是選擇走讀,距學校遠且經濟較寬裕的家庭則可租房陪讀。
“如果孩子住校,家長應儘量找機會與孩子交流,並多與班主任老師聯繫,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何世海説,“無論孩子是住校還是走讀,家長都要好好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對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也是其他教育無法替代的。”
他特別提醒家長,對於走讀的孩子,一定要監督孩子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到了中學階段,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不需要家長來管,但是家長不能當“甩手掌櫃”,應該想辦法監督孩子;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要多跟孩子聊一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以及孩子學習上的困難等,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幫助孩子排憂解難。另外,孩子上了一天學,回到家就很累了,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在旁邊玩手機、看電視,會讓孩子産生一種不平衡心理。所以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要放下手機,看一看書,搞一下運動,會對孩子産生很好的示範作用。(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