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烏(茲別克斯坦)大學科技創新會議在北方工業大學舉行
9月25日上午,首屆中烏(茲別克斯坦)大學科技創新會議在北方工業大學隆重舉行。北方工業大學與烏茲別克國立塔什幹技術大學、費爾幹納理工學院、安集延機械製造大學、塔什幹資訊技術大學、納沃伊國立礦業技術大學、卡爾希工程與經濟學院、吉扎克理工學院等8所高校匯聚一堂,就中烏教育合作和科技創新等議題深入交流研討,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發揮高校優勢,以更積極的姿態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助推中烏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大會開幕式
中國教育部國際司歐亞處處長劉劍青,烏茲別克駐華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雅赫亞耶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張曉玲,烏茲別克7校領導、北方工業大學校領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工商大學代表,以及來自中烏兩國各校200余名師生參加了開幕式。
劉劍青處長對首屆中烏大學科技創新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北方工業大學在推動中烏教育科技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他指出,本次會議是中烏兩國高校踐行《中烏大學合作北京宣言》的生動實踐。北方工業大學積極搭建平臺,雙方共同研判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共同研商推進“一帶一路”高品質共建的措施和方法,恰逢其時,有利於為中烏高校合作積累新經驗,樹立新範本,豐富新內涵。
雅赫亞耶夫參贊在致辭中表示,首屆中烏大學科技創新會議的召開是兩國教育科技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中烏雙方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夥伴關係邁入了新的階段。他強調,烏茲別克高度重視與中方在教育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協作,期待與中方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為兩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張曉玲巡視員在大會上指出,北方工業大學與烏方高校不斷深化各領域教育合作,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合作辦學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構建北京教育發展格局、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增強首都教育國際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她表示,北京市教委將全力為雙方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條件保障,希望雙方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深化夥伴關係,共同培養更多國際化優秀人才。
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立峰在致辭中表示,中烏兩國大學在教育及科技創新領域的溝通至關重要,本次會議不僅是雙方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共謀科技創新的重要契機,也為兩國大學搭建了一個促進知識共用、技術交流和文化理解的平臺,更是雙方在全球化背景下,共同應對挑戰、探索創新路徑的重要舉措,希望此次會議能推動兩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邁入更加深入和廣泛的新階段。
北方工業大學校長張立峰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
大會倡導建立“中國-烏茲別克大學聯盟”,旨在構建更加包容、創新、可持續發展的中烏教育共同體,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産學研用為著力點,聚焦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智慧控制、數字技術、文明對話等領域,深化新時代中烏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中烏校領導現場在簽字板上簽字。
8校倡導建立“中國-烏茲別克大學聯盟”並在簽字版上簽字留念
大會還舉行了中國—烏茲別克“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北方工業大學與烏茲別克7所工科院校強強聯手,搭建升級科研合作平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立峰,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建穩,黨委常委、副校長栗蘋為聯合實驗室授牌,雙方將在新材料、儲能科學、交通控制等領域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
中國—烏茲別克“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授牌儀式
在主旨報告環節,北方工業大學校長張立峰、烏茲別克塔什幹國立技術大學校長圖拉布賈諾夫、費爾幹納理工學院校長薩洛莫夫、納沃伊國立礦業技術大學校長馬爾多諾夫、安集延機械製造學院副校長謝爾博耶夫、吉扎克理工學院副校長阿卜杜納扎羅夫,分別以《從冶金工程視角淺談中國研究進步以及中烏高校合作》《中烏高等教育體系新視角》《能源可持續策略:烏茲別克2030計劃》《納沃伊國立礦業技術大學概況:探索學術卓越之路》《探討在教育數字化、電子發展、移動教育、各地教育背景下提升高等教育教學品質》《中烏教育與研究合作》為題作了精彩的報告。
在當天下午的七個分論壇上,中烏學者圍繞“鋼鐵行業的低碳、綠色和智慧化發展”“‘一帶一路’中亞地區的能源科技合作發展思路與實施方案”“大數據科學中的數學與統計學:學科融合與相互促進”“城市韌性建設與安全發展:挑戰與解決方案”“高等教育的數字化與智慧化”“建築3060——基於低碳理念的智慧設計”“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商業管理”等主題,分享了經驗和成就,總結了科技創新合作的進展和成效,探討了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以及推進創新絲綢之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此次會議是2024年中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元首兩次重要會晤以來,在京舉行的規模較大的一次高校科技創新會議,是與會高校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的積極舉措,對於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為推動全球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首屆中烏(茲別克斯坦)大學科技創新會議代表合影
圖文/北方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