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2024年DLC中國深度學習年會”即將開啟,聚焦AI與深度學習的融合

2024-09-26 10:52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9月24日上午,“2024年DLC中國深度學習年會暨清瀾山創新教育論壇”新聞發佈會線上上召開。主辦方正式宣佈年會將於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廣東東莞清瀾山學校舉辦,主題為“深度學習:AI時代的趨勢與應用”。本次活動由DLC中國深度學習中心與清瀾山學校聯合主辦。

深度學習的教育概念由惠普基金會于2010年提出,旨在應對21世紀的挑戰,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學術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有效溝通、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術思維能力。通過這些核心素養的培養,深度學習推動學生超越傳統教學模式,主動參與學習並將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美國創新學校美高科高(HTH)所建立的深度學習中心對“深度學習”進行研究與推廣,深度學習年會至今已歷時12年。2019年,首次DLC中國深度學習年會在中國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

本次新聞發佈會上,清瀾山學校校長李文平首先介紹了活動的初衷、形式與嘉賓陣容。她表示,本次活動將匯聚來自國內外的頂尖教育研究機構、技術公司、以及政策制定者,

重點關注AI技術與深度學習理念在教育中的創新應用,分享國內外教育專家的前沿觀點與實踐經驗,探討如何通過AI實現個性化學習、項目式學習以及數據驅動教學,推動教育的深層次變革。活動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演講、深度工作坊、教師經驗分享與跨國圓桌論壇,為與會者提供深入交流、案例解析和探討合作的機會,共同探索AI與教育融合的未來方向。

美高科高(HTH)深度學習中心主任Mary Jones、哥倫布州立大學教授方厚彬也一同出席了本次新聞發佈會,就人工智慧時代深度學習發展的新趨勢進行了交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DLC中國深度學習中心執行主任侯宇嵐主持了發佈會。

李文平:深度學習與AI融合,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人才

“未來社會的不確定性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學術知識,還必須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承擔社會責任。清瀾山學校希望通過AI技術與深度學習結合的學習方式,推動教育的深度變革,培養具備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未來人才。”

清瀾山學校創辦于2017年,是一所民辦雙語國際化學校。清瀾山學校校長李文平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清瀾山學校通過項目式學習,將深度學習融入日常教學中。每個學科或跨學科的項目都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索和實踐,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學校通過提供開放的課程選擇和靈活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夠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深度學習。清瀾山高中實行了“一人一課表”的走班制學習,學校的“清翔計劃”也為高中學生提供了與業內頂尖學者學習互動和學術指導的機會。

李文平表示,傳統的考試方式並不能全面評估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清瀾山學校通過過程性評價、項目展示和學生自評等多元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的衡量,教學支援系統為學生提供專屬的成長報告單。這樣的評價體系更能反映學生在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的成長。

“技術的引入應該是為了輔助教學,而不是成為教學的核心”。李文平談到,清瀾山學校通過設立專門的T.E.C.H中心和科創中心,確保AI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從而在保證課程品質的前提下,使AI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李文平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分享了AI在數據驅動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她談到,AI能夠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需求。這種數據驅動的方式使教師能夠識別出學生的學習困難或優勢領域,及時進行干預和調整,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支援。她特別指出,這種個性化方式對“兩個極端”的學生尤為有效: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AI可以幫助他們查漏補缺;而對學有餘力的學生,AI則提供更多自學的機會,甚至鼓勵他們自學多種語言,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李文平表示,AI技術的引入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瀾山學校加大了對教師培訓的投入,確保教師能夠掌握AI工具,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項目式學習。

方厚彬:教育要有創新性,也要有前瞻性

DLC深度學習中心與全球多家教育機構和創新教育社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致力於引進和推廣國際前沿的教育創新理念。當前全球教育創新浪潮,有什麼特徵與趨勢? DLC深度學習中心創辦人、美國哥倫布州立大學教授方厚彬在此次新聞發佈會上分享了關鍵點。

他介紹,線上教育、虛擬課堂、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在教育中廣泛應用,推動了個性化學習。智慧輔導系統、虛擬實驗室和沉浸式學習越來越普及,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進度和興趣進行自主學習。線上教育和開放教育資源的普及,優質教育資源不再局限于特定地區或社會階層,更多人有機會獲得高品質的教育,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學生。

方厚彬談到,隨著就業市場對新技能的需求不斷變化,教育從一次性的學術學習轉向終身學習。職業培訓和技能提升課程如編程、數據分析、數字素養等成為焦點,強調了實用技能和持續進修的必要性。

創新教育更加注重跨學科的融合,特別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與藝術、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結合。此外,素質教育,如領導力、創造力、合作能力也成為新趨勢,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社會對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性的重視,教育系統正在努力為各類學生提供更加包容的環境,確保邊緣化群體和殘障學生有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教育越來越具有全球視野,跨國合作、國際學生交流項目以及全球教育資源的共用成為教育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夠通過全球教育平臺獲得世界各地的知識資源。

以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框架,教育機構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等議題,培養學生對全球問題的認識和解決能力。

“這些趨勢反映出教育正朝著更加個性化、全球化、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方向發展,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和技術環境。”對比中美教育發展過程,方厚彬認為,通過跨學科融合和項目式學習等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等創新能力,是推動教育深度變革的有效路徑。

方厚彬認為,中國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教育技術的應用上已經有長足的發展,也已經有很多案例。利用所長,進一步推動個性化學習,這種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習效果,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借助技術手段擴大覆蓋面,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和偏遠地區,從而提高人口整體創新能力。

方厚彬表示,教育應關注未來,面對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教育目標應超越學術知識傳授,著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對未來可持續發展責任感的人才,確保社會持續進步和人類福祉。他呼籲更多教育工作者和機構關注教育整體,而不僅僅是局部發展的問題,通過更多的國際合作推動中國學校與全球教育界接軌,提升中國教育創新的競爭力與前瞻性。

Mari Jones:AI可以作為支援深度學習的工具,培養學生的核心特質

美高科高(HTH),是一所位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學校系統,涵蓋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美高科高以其創新的教育方法和卓越的學術成就而聞名。

美高科高教育研究生院深度學習中心主任Mari Jones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表了關於AI技術與深度學習結合對未來教育影響。她談到,隨著世界迅速變化,人類的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不確定,教育必須幫助學生培養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而深度學習的理念正是為此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Mari Jones分享到,當ChatGPT等AI技術首次進入校園時,美高科高的管理層曾採取了禁止使用的政策,但隨著學生對新技術的探索,學校逐漸調整政策,以更加開放的方式應對AI的挑戰與機遇。

許多美高科高的教師已經成功將AI整合到他們的項目式學習中,AI不僅幫助教師設計基於項目的課程,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例如,一位教師設計了一個名為“用AI創新:設計3D社會故事”的項目,學生使用AI工具編寫社會故事並將其轉化為3D現實版本,作為課堂資源或評估工具使用。另一位教師設計的項目“歷史是活的!”,通過AI讓歷史事件重現生機,鼓勵學生深入研究歷史時期及其倖存者的故事。

Mari Jones稱,深度學習源於改變學校傳統教育模式的願望,傳統教育過度關注記憶和基本技能,而深度學習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她指出,AI技術使得未來的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和不可預測,因此學校應著眼于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Mari Jones表示,AI可以作為支援深度學習的工具,通過提供個性化反饋、幫助學生核實資訊來源以及應對虛假資訊。AI能夠增強學生的思考與學習能力,教育可以利用AI技術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特質,如同理心、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有效溝通能力,這些都是未來社會需要的重要技能。(主辦方供圖)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