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學校路在何方
近日,半月談記者聚焦鄉村學校“空心化”現象刊發報道,一針見血指出其面臨的三大發展“瓶頸”——“被動”淪為教師培訓基地、教師積極性不夠、教育品質不斷下降,引發社會強烈關注。
鄉村學校“空心化”問題由來已久,並呈現加劇趨勢。近年來,隨著出生人口持續減少、孩子隨家長進城、跨區域人口流動增多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適齡生源數量逐漸減少,鄉村學校亦隨之走“下坡路”。有數據顯示,2001—2021年,我國鄉村小學從416198所減少至81547所,減幅達80.4%。與此同時,大量鄉村學校規模不斷減小,逐步演變為鄉村小規模學校,諸如“一個教師兼任三四門課程”“全縣鄉村學校的英語成績及格率僅為18%”等教育困境令人擔憂。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短板在鄉村學校。現實中,造成鄉村學校“空心化”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一,優秀生源與師資“出走”。鄉村留不住人,不少學習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師生往往選擇進城謀發展。其二,經費保障難言“給力”。“按人頭”撥付公用經費,一些學校不免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其三,家校共育淪為紙上談兵。與城市家長的“強輔助”不同,鄉村中的家庭教育是薄弱環節,不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僅能得到來自學校的“精神食糧”。
“再窮不能窮教育。”鄉村學校是我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是我國義務教育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必須下大力氣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一段時間來,各地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積極探索:北京開展學區、集團內幹部教師按需交流輪崗,重點加強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一般學校流動;武漢推動城區79所優質學校與242所鄉村學校結對,內容包括校長在內的幹部交流任職、同步教育教學、共用遠端數字資源等……鄉村學校建設事關地方政府的“錢袋子”,事關任教老師的榮譽感,必須以真金白銀的投入、真情實感的付出推動我國義務教育發展“再上新臺階”。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村小”從不是“弱小”的代名詞,“村小”與鄉鎮寄宿制學校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在不斷改善鄉鎮寄宿制學校、城鎮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能力的同時,亦需要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保障農村孩子必要的上下學交通條件,助其能在“家門口”上到“好學校”。(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