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如何建設教育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系統部署

2024-09-13 08:20

來源:中新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全國教育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時如是指出。

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在關鍵時期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通過系統闡釋為何建、建什麼、如何建,習近平對建設教育強國這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作出最新部署。

回顧歷史,中國重視教育的傳統自古有之。無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還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引經據典,道出對為學之道、為師之道一以貫之的關注和思考。

著眼當下,中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品質的教育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準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專家學者認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召開全國教育大會,凸顯建設教育強國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講話中,習近平強調,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衡分析稱,這表明教育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被賦予了動力機制的意涵。

錨定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習近平擘畫了教育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讓外界清晰認識中國建設教育強國的鮮明特點。

比如,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又如,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習近平強調——“要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重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這一戰略定位,並首次提出教育強國的六大特質——“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

“六大特質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科學內涵的進一步闡釋,充分彰顯了教育強國建設的中國特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黨委書記、教授施克燦説。

他進一步分析稱,六大特質全面體現了教育的三重屬性——思政引領力體現政治屬性,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反映人民屬性,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國際影響力凸顯戰略屬性,為中國建設教育強國指明目標方向。

有了定位和方向,這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應如何“施工”?習近平提出五對重大關係,給出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方法論和“路線圖”。

習近平指出,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範有序和激發活力、紮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等重大關係。

“這為教育強國建設確立了基本原則和方法路徑。”施克燦認為,五對重大關係指導教育強國建設須遵循全面、系統、辯證的原則,各對關係之間不可偏廢。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王衡認為,五對重大關係分別體現出教育的政治屬性與社會屬性相統一,以及對於德與才、個人與集體、秩序與活力、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的全面考量。

“五對重大關係將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具體到落實抓手上,提供了撬動教育改革發展的支點,更好發揮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功能。”王衡説。

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興起的關鍵因素。從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到這次全國教育大會系統部署建設教育強國這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國正以更為細膩的筆觸,書寫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篇章。(完)

原標題:(近觀中國)建設教育強國 習近平作出系統部署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