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0名通大新生開啟新旅程 十年後,我要從這裡看世界
今年新學期,南通大學共有8200名新生從四面八方匯聚江海大地,開啟他們人生新的旅程。這群新生中,有來自新疆伊寧的少數民族,也有十年前就和南通大學相約的有緣人,還有更多追逐夢想的年輕人……新生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10日,記者走進通大校園,了解背後的故事。
廣西人夏星星,今年被南通大學服裝設計與製造工程專業錄取。而她和南通大學的淵源開始於十年前的那次支教活動。
2014年,南通大學伯藜學社支教團,開始前往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知了小學開展支教。也就是那年,還在讀三年級的夏星星,第一次見到了來自南通大學的老師。
“我記得有一節繪畫課,要求我們畫一棵櫻桃樹。是來自南通大學的老師讓我平生第一次接觸顏料。老師將白色和紅色兩種顏料混合,調出了非常漂亮的粉色。我對於這個細節,印象十分深刻。這節繪畫課讓我對外面的世界産生了興趣,也讓我鼓起勇氣,要走出大山。”夏星星激動地説。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2024年,夏星星參加高考。她在填報志願時毫不猶豫地將南通大學填上。
她表示,特別感謝學長學姐們在知了小學開設的創意課程,為她埋下一顆“走出大山看世界”的種子。夏星星説:“我要學好專業知識,畢業後回到家鄉,把民族傳統服飾文化傳承下去。在校期間,我也要向學長學姐看齊,成為伯藜學社支教團的一員,將愛心繼續傳遞。”
一封信,讓我來到這所大學
東鄉族少女馬麗亞來自新疆伊寧,是所有新生中家鄉距離南通最遠的人。“我就是想到沿海和內地看看,想看看大城市,看看大海,所以就填報了南通大學。”
馬麗亞的家鄉伊寧距離南通3600公里,坐火車要花兩天時間。她説:“到南通大學後,我覺得這裡的老師和同學都很友善,學校學習氛圍非常不錯。”
馬麗亞選擇的專業是康復治療學,授課地點在南通大學啟秀校區。8日晚,她在校區旁的濠河邊漫步,感受江南水鄉的別樣風情。“這裡什麼都好,就是和家鄉相比,熱且潮濕,我需要適應這裡的氣候。”
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新生鬧日卓瑪,因為高一時的一次偶然機會,與南通大學醫學院學生高倩君成為筆友,從此堅定了報考南通大學的決心。“學姐在信中不光教我學習方法和技巧,鼓勵我努力學習,還經常分享南通大學的美景、美食,讓我提前認識了鐘靈毓秀、茹古涵今的啟秀校區和百年通醫的歷史底蘊。”她説,自己一直很想來學姐的母校看看,今年被南通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錄取後,自己終於圓夢了。“我和學姐直接從筆友變校友了。”走進啟東校區,她更是開心異常,“我已經開始暢想以後伴著海浪聲入睡的生活了。”
新學期,開始我的“大學夢”
今年,南通大學有6名來自天南海北的新生,名字都叫劉暢,外國語學院就有兩名。
日語專業的劉暢説,同名同姓同一學院的特別經歷,將是自己大學生活的美好記憶,今後有機會也想認識其他幾位劉暢,大家建個小群,一起了解“世另我”的別樣風采。
新生薑銘君和孫宇豪是同一所高中的好哥們,兩人分別被南通大學物理師範專業和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在得知這個情況後,兩人相約用騎行的方式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7日,他們騎著自行車從常州市新北區出發,歷時9個小時,跨越百餘公里,途經無錫、蘇州,經通沙汽渡過江進入南通。“年方二九,正當青春。我們希望通過此次騎行展現青年人昂揚的姿態、磨礪不屈的意志,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增添一抹堅毅頑強的底色。”姜銘君説,這次騎行路上的顛簸與坎坷將化作以後前行道路上的一束“光”,幫助自己披荊斬棘。
報到當天,恰逢30名新生的生日,南通大學相關學院為當天過生日的同學舉行了簡短的祝賀儀式。吃生日蛋糕,送生日祝福,30名新生對自己的大學報到日終生難忘。
“既是通大人,我們必將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進’的校訓精神,提升專業技能,強化綜合素養,用奮鬥成就青春,用青春點亮夢想,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新生陳昱彤説出了2024級本科新生共同的“大學夢”。本報記者沈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