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堅守三尺講臺 潛心教書育人——記2024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2024-09-12 11:3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組織開展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宣傳活動,共推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他們有的深耕思政教育,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有的紮根基層一線,托舉學生成才夢想;有的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他們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是廣大教師的優秀代表和傑出典範。

堅定理想信念

“青年人才決定著祖國的未來,我願把畢生精力獻給經濟學研究和青年人才培養。我的志向在此,追求在此,樂趣也在此。”古稀之年,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逄錦聚信念堅定。

從事高等教育40年來,逄錦聚主持編寫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等重點教材,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等多門課程,累計培養博士生60余名。

“每每遇到學術難題,我都會第一個想到逄老師,他的指點總能使我們豁然開朗。”“逄老師常提醒我們,不做脫離實際的學問。”談起逄老師,南開大學的同學們十分敬佩。教學生們如何為學、為事、為人,逄錦聚成為學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

“沒想到,思政課還可以這樣上!”“王老師的課貼近生活,教學手段也很‘新潮’。”在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王學利的課程很受學生歡迎。

在王學利看來,學生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教師要讓思政課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他創新了問題式專題化“大思政課”教學模式,並在各高職學校推廣。一堂堂思政課,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鬥志。

同樣懷著上好思政課的信念,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張艾平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

組建老西藏精神學習與傳承社團,為21萬人次講解3200多場;創建老西藏精神勞動教育基地,帶領學生開荒植樹,完成110畝荒山綠化;帶領學生調研西藏的紅色文化遺址,設計22條紅色研學線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張艾平努力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一位位優秀教師,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了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

陶冶道德情操

師者,人之模範也。好老師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蓮城鎮北寧中心學校落松地小學,坐落在大山深處。1986年,農加貴來到這裡,成為落松地小學的第一位老師。這一幹,就是38年。

建校之初,條件艱苦,農加貴努力撐起整所學校。而今,農加貴仍堅守這方校園,繼續用知識與愛心照亮鄉村孩子的成長之路。

好老師的道德情操,最終要體現到對所從事職業的忠誠和熱愛上來。

辦公室裏的一張地圖,見證了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興華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教師安慧霞對學前教育事業的執著。

為解決“入園難、入園貴”,2015年起,安慧霞帶領老師們創新開展集團化辦學,接管了多所村辦幼兒園、幫扶普惠性民辦園。為了讓更多孩子上好園,她還持續開展教育幫扶,派出教師團隊外出授課、迎接各地教師跟崗學習。地圖上,星星點點記下育人足跡。

指尖的小小盤扣,見證了安徽省蚌埠工業與商貿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楊梅對職業教育的熱愛。

“服飾配件設計”課上,盤扣是楊梅的教學重點之一。教室裏,楊梅耐心為學生示範指導;工作室中,她帶領師生開展技術創新、新品研發。巧手翻飛間,學生們掌握了過硬本領,也傳承了工匠精神。

“擇一事,終一生。我願紮根職教,助孩子們用知識裝點行囊,用技能成就夢想。”楊梅説。

涵養紮實學識

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院長、教授趙東元是功能介孔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在學生心中,他更是一位以身垂范的老師。

一次,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完自己的研究,趙東元就一路小跑提前離開了——他要趕著去給本科生上“普通化學”課。這門“不能遲到”的課,他一上就是20餘年。

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趙東元,每年都會對課件進行更新,加入前沿科學進展,拓展本科生的知識面。針對學生不易理解的重點難點,他還組織課題組內師生聽自己試講、提出意見建議,確保大一本科生能夠準確理解相關內容。

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亦閃爍在浙江省金華師範學校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教師俞正強的數學課堂。

如何讓小學生們喜歡數學課?“我的辦法是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俞正強説,例如,上“生活中的比”這一課時,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體育比賽的比分、做飯時米與水的比例,都成為教學案例。“聽到這些,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俞正強説,生動的課堂提升了教學效果。

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堅,81歲高齡仍不斷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李堅講授的“木材·人類·環境”公開課,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林業工程。他還時常為各地師生開展學術講座,每次都會認真準備演講PPT,並根據聽課人群及時調整講授內容和方式。他説:“來聽我講座的,都是信任我的人。我要儘量讓大家聽一點不一樣的新東西,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在李堅眼中,樹木與育人有相通之處。如今,他依然保持每天閱讀文獻、追蹤前沿科技的習慣,用紮實學識培育祖國棟樑。

勤修仁愛之心

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有愛才有責任。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深知農村孩子讀書的不易。能為農村孩子們的教育盡點力,是我一生的追求。”懷著對農村孩子的愛與責任,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第二中學副校長、教師賀來虎紮根農村教育33年,為學生鋪就成才道路。

學生小琴家境貧寒,賀來虎為她申請助學金,關心她的成長;學生小陽性格叛逆,賀來虎與他談心,溫暖他的心靈……為身體虛弱的學生尋醫買藥,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傾心輔導,賀來虎用愛心澆灌學生美麗的心靈之花。

從事特殊教育,需要特別的愛心。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教師劉小清樂教愛生、甘於奉獻。

教聽障學生發音時,她常常將學生的手貼在自己的喉部,讓學生感受聲帶的顫動、氣流的強弱。一個發音,往往要教幾十遍,甚至幾百遍。“即便口乾舌燥、喉嚨幹痛,但只要聽到孩子們開口發出一個清晰的讀音,我就感覺一切辛苦都值得!”劉小清説。

好老師,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教師王旭致力於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

從教28年來,一樁樁教育故事,王旭記在心頭:校園裏,喜歡籃球的學生加入了雅禮女籃,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佳績;愛好電腦的學生加入了電腦興趣小組,長大後實現了科研夢想……“尊重差異,相信孩子,激發每一個孩子的天賦、潛能和夢想,才能鼓舞每一個孩子成長。”這是王旭的育人心得。

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故事,是廣大教師感人事跡的縮影。新征程上,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 吳月)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