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小學吳海麗:教好每個班 發展每一個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為吳海麗的班本課程題字
5日上午,在崇川小學教學樓二樓連廊見到語文老師吳海麗時,她剛上完課,手裏拿著教材和備課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各個注意點。“下午是兩節作文課,之後要幫幾位老師磨課,放學前還有一節閱讀課。”吳海麗的臉上笑意盈盈。開學剛一週,她的時間已經安排得滿滿噹噹。
從教25年、支教8年,傳承發展情境教育、創新教育教學實踐,吳海麗探索出小學語文“閱讀·觀察·表達”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走進語文、學好語文、愛上語文,讓班上每一名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讓孩子們愛上語文
2016年,已在百年名校通師二附工作15年的吳海麗,經組織派遣到新建僅5年的崇川小學支教交流,擔任語文老師、備課組長。
“不管在哪所學校,教哪個班,我相信只要竭盡全力,一定能把學生教好。”在新校,吳海麗從一年級教起,聚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各個方面,開發了融閱讀、觀察、表達于一體的個性化定制班本課程。
“我們一起數一數,池塘裏有多少蓮花?分別是什麼顏色?哪一朵開得最好看?蓮葉的形狀像什麼?”二年級的一堂閱讀課上,吳海麗帶領學生精讀了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的散文《花宴》。恰逢初夏時節,校園裏的蓮花開得正盛,吳海麗“就地取材”,帶著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觀察説話課。
“蓮花有的歪著腦袋,像是和誰做鬼臉;有的還是花骨朵,就像快要滴落的雨滴……”“遠望去,池塘像是蓋上了一層綠地毯;走近看,每一片蓮葉上都有一張‘小嘴巴’……”課後,孩子們文思泉涌,一篇篇洋溢著真情實感的作文雪花般飛向吳海麗的案頭,擺脫了“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類似的“表達套路”,全班52篇作文如百花齊放、姹紫嫣紅。
這是吳海麗提出的“閱讀·觀察·表達”三部曲的生動縮影。她立足統編教材,結合班級學情,每學期更新“吳老師書單”,供班級精讀或學生自由閱讀。在此基礎上,她挖掘校園的課程資源潛力,四季更替、溪流田埂、花鳥魚蟲,都成了孩子們最生動的教材。短短幾年,碩果滿枝,一年級時,全班出版了拼音寫話集《蒙以養正——我們的語文生活》;二年級時,人人在報刊上發表了習作;畢業時,全班佳作結集為教育文叢《美的歷程》;班級語文教學品質更是躋身全區前十的第一方陣。
“從以前半天寫100字,到300字、500字,再到後來兩小時寫800字,孩子的進步全是您的功勞!”正如學生小毛的爸爸所説,“吳老師,遇見您,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發揮學科育人作用
“當我滿含微笑地站在孩子面前,我就是孩子最喜歡的微風。”在一篇文章中,吳海麗曾這樣寫道。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班主任工作經歷的語文老師,吳海麗關愛學生身心健康,發揮學科育人作用,將生命教育與學科教學、班級管理緊密相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學生小雨是名轉校生,一進班就表現得“與眾不同”,不服從班級管教,喜歡欺負同學。班主任無奈地求助:“吳老師,您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仔細觀察一段時間後,吳海麗從端正寫字開始,慢慢引導小雨。“這是我見過最認真的作業!”“看著這麼漂亮的字,我很開心!”“你讓我刮目相看!”……只要小雨有了點滴進步,吳海麗就會送上“花式”表揚,有時甚至用手機拍照發到班級群裏大加讚賞。在一堂作文課上,吳海麗還提議全班學生為小雨寫小傳,題目就是《他進步了》。吳老師的鼓勵,換來了小雨的堅持,幾個月後,調皮搗蛋的“壞孩子”變成了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教書最終指向育人。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吳海麗用耐心和柔軟幫助一批學生實現了轉化和提升。在她看來,語文學科中豐富的課程資源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豐富內心,感悟如何與他人、社會、自然和諧相處。
教學繪本《我永遠愛你》時,她引導學生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悟生命的可貴和愛的力量;閱讀《安徒生傳》時,她指導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安徒生的一生,感受其與命運抗爭的精神;班級共同飼養小兔時,她用高超的育人智慧一一化解矛盾和衝突,為全班留下寶貴的回憶和生命的教益……
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原定的兩年支教期到了,可吳海麗放不下這群孩子,孩子們也捨不得吳老師。於是,吳海麗選擇留下來,繼續帶班教下去。這一留,就留到了今天。
培養青年教師隊伍
在做好學科教學的同時,吳海麗還有一個身份——崇川小學青年教師成長導師。
崇川小學是一所新學校,教師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針對專業基礎不強、缺乏經驗等特點,吳海麗鼓勵青年教師勤讀書、強素質、細研究、多練筆,實現專業成長和品質提升。
“剛到校時,師傅帶著我打磨一個個教學環節,斟酌一句句教學語言,幾乎我的每一堂課背後都有師傅的付出和汗水。”2018年,青年教師張天鈺入職。當時,吳海麗是該年級的備課組長,兩人結為師徒。
讓張天鈺印象深刻的是,師傅愛讀書、愛寫作,也愛贈書,家中珍藏的一本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就是師傅給她的“見面禮”。“師傅常説,要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絕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張天鈺説,受益於師傅的引領,她也養成了“手邊放一本書”的習慣。
“吳老師,我們已經把校園逛遍了,這學期的觀察課上什麼好呢?”開學前,青年教師陸俊余遇到了難題。吳海麗建議,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不要過於糾結觀察什麼、別的班級是否做過,而要注重帶著孩子去感受、欣賞,放大細微處的變化,體會生活中的美好。簡單幾句話一針見血,讓陸俊余豁然開朗。
近年來,吳海麗率先垂范、筆耕不輟,發表論文、案例48篇,出版專著《啟發人性的教育——班本課程實踐敘事》,參編《名師教你讀小學統編名著》《統編版小學語文備課手冊》等5部書籍。在她的指導帶動下,張天鈺、陸俊余等一大批青年教師不斷提升能力、增強自信,有的獲評崇川區“教壇新秀”“教學能手”,有的在市級教學觀摩活動中執教展示課,還有的成為備課組長,開始獨當一面。
“上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班,發展每一名學生。”吳海麗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她的身上,折射出堅守在教育教學一線的南通優秀教師們愛崗敬業的精神風貌和全情育人的無疆大愛。本報記者高陽 (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