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華北電力大學暑期“三下鄉”實踐團探尋“農光互補”振興之路

2024-08-30 10:09

來源:宣教之窗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這些光伏板全部採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組件,正反雙面都採用了雙面硅材料這一特性使得它能接受地面的漫反射光線,同時還具備超低工作溫度系數,在太陽剛升起的時候就能達到發電的要求,從而大大提升了發電的效率。此外,超低衰減的特性使它在戶外‘服役’週期裏能將發電的衰減控制在20%以內……”

8月3日上午,在海南省萬寧市禮紀鎮西良田,國家能源集團“海南萬寧禮紀10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專工王天旭正聲情並茂地給來自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瓊光璀璨,能源先鋒”社會實踐團的黃曾煒一行人介紹用於該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光伏板。該團隊入選2024年全國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知海南、聚海南、享海南”專項活動團隊。經過多次方案研討,團隊成員于8月從祖國四面八方奔赴海南萬寧,與當地成員匯合,共同探尋能源項目的振興之路。

到達國能萬寧禮紀光伏發電站後,同學們即刻開啟觀摩學習。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先後參觀了光伏發電區、集電線路區和升壓裝置區等廠區,並對附近村民進行了走訪調查和綠色發展宣講。通過實地調研、跟崗體驗等方式,深入了解該電站從建設、並網到運營的發展歷程,感受新能源、新模式在鄉村振興和能源強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實踐團了解到,在項目開展初期,萬寧禮紀光伏發電站和農業公司展開了合作,通過積極改善土壤條件,探索適合該佈局模式的農作物,最終化腐朽為神奇,將這一千多畝農地變廢為寶,在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經濟收入,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八月似火的驕陽和電站蒸騰的暑氣也擋不住同學們學習實踐的高漲熱情。同學們手持筆電,認真地記錄專業知識和交流了解到的相關問題。同學們了解到,集電線路的材質、粗細和佈局等均會影響電能的傳輸效率,線路位置不同可能導致老化速度有差異,絕緣保護也至關重要。成員們積極向工作人員提問,如線路暴露位置的影響、絕緣保護的優化等,深化了對集電線路的認識。

在廣闊的光伏發電區,實踐團成員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細緻觀察著光伏組件。在升壓裝置區,面對碩大的升壓裝置,同學們眼睛裏充滿了新奇,專心地聽著工作人員講解電能是如何在此進行轉換和升壓的;在中控室內,大家盯著大螢幕上的各項數據,雖然有些專業術語剛剛接觸,但依然努力去理解整個系統的運作邏輯。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參觀了實時數據監測系統、儲能系統和中控系統。

大型高精度儀器令人震撼,智慧化、自動化程度更讓同學們倍感驚嘆。電站自主研發的系統與中控室相連,減少了看守維護人員。智慧無人機對 1400 余畝的發電廠智慧巡檢,能及時發現電板常見問題,保障電站高效穩定運作。王天旭專工稱,智慧系統併入降低了維護成本,中控室設備能迅速鎖定故障並確定原因,減少了排除和篩查時間,大幅縮短了故障空窗期。

實踐團在參觀中了解到,為解決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這裡建有由 9 個電池儲能箱構成的儲能系統,用於調配發用電量、平衡供需關係。但王天旭專工指出,儲能系統是發電站薄弱環節,高溫下高故障率令人頭疼,雖目前技術問題尚未有成熟解決辦法,但公司正積極與外部合作探索改良升級之路。這讓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儲能技術的重要性與發展中的挑戰。

參觀結束後,實踐小隊走訪附近村民。交流中發現居民對光伏發電項目反響積極,稱其帶來諸多好處。項目不僅使光伏板下的農作物生長良好、産量保持穩定,讓村民們增加了經濟來源,而且農光互補項目帶動周邊基礎設施完善,提升生活品質。實踐團認真記錄並分析討論,對新能源與農業融合有新思考。此外,實踐團在發電站附近進行宣講,從促進經濟多元化、推動農業産業升級、增加就業、保護生態環境四方面,突顯萬寧禮紀農光互補項目對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讓人們深刻認識到該産業與鄉村振興緊密相連,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此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能源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讓我了解到了部分技術的現有局限性,也激發了我勵志學習氫能知識,投身氫能事業,解決氫能領域難題的抱負。”團隊隊長黃曾煒表示。

這個暑期,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以“能源強國,青春挺膺”為主題,組織四十余支團隊奔赴社會大課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引導各實踐團隊緊扣學科專業特色,發揮專業專長,開展探訪科技助農、宣講農科互助、助力鄉村振興等專項實踐,讓同學們在實踐中上好“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以實際行動為能源強國貢獻青春力量!

圖文/華北電力大學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