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首都體育學院:大力推動“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

2024-08-29 09:30

來源:前線客戶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時強調:“當今世界,科技在競技體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建設體育強國,必須實現高水準的體育科技自立自強。要綜合多學科、跨學科的力量,統籌推進技術研發和技術轉化,為我國競技體育實現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首都體育學院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領會、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分類發展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組織保障,積極探索體育科技創新發展路徑,通過實施有組織科研,大力推動“體醫工”融合創新,紮實推進高水準特色型大學建設,探索出體育院校高品質特色發展的新路。

首都體育學院自主研發的科技創新産品亮相科博會

大力推動“體醫工”融合創新,拓展內涵發展新賽道

學校堅持面向世界體育科學技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體育和健康事業主戰場、面向北京高精尖産業發展需要,在全國體育院校中首創提出“體醫工”融合創新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動運動科學與醫學、人工智慧、理工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聚焦競技體育、大眾體育、青少年體育等領域“卡脖子”問題實施“有組織的科研”。

組建高水準科研團隊,凝練高精尖研究方向。近年來,學校完成了結構性資源調整和人事制度改革,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在全球範圍內引進了體育學、醫學、電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百餘人,有力支撐“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學校精心培育新興交叉學科方向,確定了體育運動訓練中運動生物力學關鍵技術研究、運動心理與腦科學研究、科學運動和智慧測試分析關鍵技術研究、基於精準組學技術的體醫融合機理研究與工程轉化、運動健康新材料、“人工智慧+中小學體育”研究及應用、智慧運動康復關鍵技術、身體運動功能訓練、運動營養與恢復、田徑運動能力診斷與主動健康促進、運動科學訓練與監控、體育經濟與産業創新研究等12個研究方向,同時積極開展體育科技在競技體育訓練、全民健身與主動健康、中小學體育教學和青少年體質健康中的應用和實踐,著力打造“體醫工”融合發展創新模式。

科學訓練與主動健康研究中心

搭建高精尖創新平臺,大力推動體育科技創新。學校聚焦體育領域的科學問題和任務需求,成立了體育人工智慧研究院、體醫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兩個校級研究機構,搭建全國首個體育醫學工程學交叉學科平臺,包括1.4萬平米集中科研平臺、0.78萬平米科學訓練與主動健康平臺和5.6萬平米智慧場館資訊採集和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立了跨學科、跨領域交叉研究與聯合攻關機制,大力推動體育科技創新。按照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科技需求,系統建設中小學體育健康研究平臺、運動與腦科學創新中心、科學運動與主動健康研究中心、運動生物力學研究中心、體醫工精準組學實驗平臺、體育大數據研究中心等高精尖平臺,有力支撐領軍人才及其團隊開展前沿科技創新活動。

體醫工精準組學試驗平臺

強化科研統籌力度,科技創新成果實現重大突破。近年來,學校聚焦體育領域“卡脖子”問題實施有組織科研,大力推動“體醫工”融合創新,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大項目、大平臺”謀劃能力顯著增強,連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3項,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4項,近三年新申報和授權專利超過過去10年總和的5倍,實現辦學歷史上的重大突破。牽頭建設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體育人工智慧專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體育運動與健康分會,2023年成功舉辦首屆全國體育與健康大會、第一屆全國體育人工智慧大會。2024年7月,學校攜自主研發的體育科技産品亮相第二十六屆北京國際科技産業博覽會,學校確定的“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的辦學思路和研究成果得到了體育界、醫學界、工程界以及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在全國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體醫工”融合創新反哺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取得新成效

學校聚焦“體醫工”融合,秉持科研反哺教育教學的理念,構建“體醫工”融合創新創業培育體系,全力打造“體醫工”交叉學科研究高地和創新人才培養高地。

近兩年,一系列依託“體醫工”融合的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在“挑戰杯”“精彩大創”“網際網路+”等國家級及省部級大賽中獲獎60余項,取得了歷史突破。

此外,學校基於“體醫工”融合的相關教學、訓練、科研等應用場景正在全面搭建並逐步實施。申報的“人工智慧賦能教育教學與訓練評價”項目,入選首批北京市高等教育人工智慧典型應用場景名單。

突出“體醫工”融合特色優勢,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和新時代首都發展

學校充分發揮“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特色優勢,主動服務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實施和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

聚焦競技體育,以“青少年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國家特需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為抓手,舉全校之力服務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舉辦。師生團隊常駐國家隊開展科技攻關和訓練保障,共服務20多支國家運動隊,累計助力國家隊獲得世錦賽和奧運會冠亞軍百餘項,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聚焦群眾體育,以主持“全民健身資訊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究”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為抓手,為全國和北京市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供有效服務平臺,註冊用戶達400余萬人,有效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進健康中國建設。

聚焦學校體育,以服務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和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日監測為抓手,在北京市42所學校開展試點應用,全面助力學生體育運動和體質健康水準提升,推動健康北京建設。

未來,學校將繼續強化市屬高校分類發展要求,進一步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內涵建設,大力推動“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以科技創新賦能我國體育學學科發展,助力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為體育強市築基,為健康北京賦能,為科創中心助力,為文化中心增色,為國際交往中心添彩。

作者:李春治(首都體育學院供圖)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