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調結構,專碩專博為何擴招
近日,新一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公示名單公佈。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專家核查及評議結果公示》,全國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9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共計新增2755個。其中,新增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566個,佔比約80%——遠超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
按照一些高招專家的分析,在本輪新增學位授權點的變化來看,最大的看點就是專碩擴招。為適應新一輪産業升級和社會發展需求,優化研究生培養結構勢在必行。未來的研究生教育,或將成為專碩、專博的主場。
另一方面,在社交媒體上,關於“研究生就業比本科生更難”等來自就業市場的統計數據,也持續引發眾人對“學歷貶值”等話題的討論。
對當前的研究生教育,該怎麼看?對“考研族”來説,哪些重要的改革風向不容錯過?
增量集中于專碩,專博也將擴容
記者梳理髮現,本輪新增的碩士、博士學位點在數量上再創新高,相比上一輪2020年新增2023個,此次的增幅達36%。從碩士學位點來看,增量主要在專碩。
“未來幾年,開設專碩的院校層次將更加豐富,招生規模也將繼續擴大。”上海杉達學院校長陳以一接受採訪時介紹,2023年,專碩招生比例接近60%。今年4月,教育部要求,穩步擴大研究生人才培養規模,增加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到2025年,專碩招生規模將約佔碩士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專碩不僅在數量上將佔絕對優勢,地位也與學碩相同。説得直接一點,此次調整就是專碩與學碩的‘並表’。”
值得一提的是,專博也同樣將迎擴容。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專業學位授權點總數由2012年佔學位授權點總數的37.6%提升至2022年佔比44.2%,其中,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數量增長了3倍。在本輪新增中,專博學位點也較以往顯著提升,831個博士點中有35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
記者注意到,在新增的專業學位點中,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做出了不少“貢獻”,比如,積體電路科學與工程、國家安全學、設計學、遙感科學與技術、智慧科學與技術、奈米科學與工程和區域國別學等交叉學科,以及數字經濟、智慧財産權、食品與營養、醫學技術等新設學科。
按照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端鴻的分析,碩士、博士學位點的增長集中于理、工、農、醫領域,實際上可視作高等教育對産業人才需求的回應。比如,新增的博士點中,有10個智慧科學與技術專業,這正是從人才培養的供給側做出調整,向人工智慧産業輸送高端人才。
加快專業更新,緩解“結構性過剩”
有一種觀點認為,研究生持續擴招可能導致學歷貶值,“碩士”“博士”頭銜的含金量將大不如前。此外,智聯招聘2024年發佈的《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國內研究生就業率首次低於本科生,碩博學歷畢業生offer獲得率為44.4%,低於本科生的45.4%。一時間,“研究生就業比本科生更難”“碩博過剩”等話題也引發熱議。
一邊是“入口”擴招,一邊是“出口”乏力,為何供需兩端的“體感”截然相反?對此,多位高教專家認為,這實際上説明,我們的研究生教育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具體而言,學術型人才過剩,實踐型人才短缺;部分文科及傳統專業的研究生過剩,而理、工、農、醫及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生短缺。
陳以一認為,隨著智慧時代的到來,未來,很多具有重復性、機械性特徵的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慧替代,一些過時的專業教育已不能勝任社會的用人需求。為此,大學必須進一步適應社會需求變化,主動調整乃至淘汰一批專業,同時,進一步深化産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品質。“未來,不同學校和學科應根據各自特色差異化發展。因此,學位點的設置要應時而動,加強專業更新。”
張端鴻進一步指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時期,高層次實踐型人才培養不足,是抑制新興産業發展、傳統産業升級的關鍵問題,特別是在工程技術領域,産業亟需更多的高層次應用型領軍人才。比如,人工智慧、新能源等新興領域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正持續增長。與這些專業“對口”的碩士、博士非但不會因為擴招飽和,恰恰相反,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專業教育“上移”的趨勢未來會更加明顯,即本科階段以打基礎為主,研究生階段以職業教育為導向。“研究生教育正不斷加大調整步伐,加大實踐創新型人才供給力度,更主動著眼于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支撐需求。”
作者:儲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