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今年高招錄取哪些新現象? 工科院校和專業"火出圈"

2024-08-21 09:0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高校招生錄取已落下帷幕,大學新生即將開啟人生新篇章。與往年相比,今年高招錄取出現了一些新現象,比如,選考科目調整第一年,物化組招生計劃很充裕;工科院校和專業的錄取分數、位次上漲勢頭明顯;非985、211院校錄到了一些高分考生;傳言“不吃香”的師範院校錄取沒有想像中那麼冷……

現象一

中低分段考生報考不限組較多

北京印刷學院本科生招生辦公室主任 劉芳

2024年是選考科目調整的第一年,和往年相比,各高校專業組的分數有一些變化。

先説説選考科目對於報考專業的影響。2021年,各高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確定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從2024年起,理、工、農、醫四大科類的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基本都是物理+化學,選考物理和化學,專業覆蓋率是最高的,可以達到95%以上。如果只選擇物理,沒有選擇化學,專業覆蓋率在50%左右,理工類的大部分專業無法報考。以我們學校為例,2023年在京普通類招生專業在本科普通批分成4個專業組:不限選考科目組(9個專業)、限選物理組(8個專業)、限選化學組(1個專業)和物理或化學專業組(2個專業)。2024年按照選考科目要求調整為3個專業組:不限選考科目組(8個專業)、限選物理組(1個專業)和物理+化學專業組(10個專業),所有的工科專業都在物化組。選考了物理和化學,2023年、2024年可以報考我們學校所有院校專業組的全部招生專業;如果選考了物理,沒有選考化學,2023年除了限選化學組的1個專業不能報考,可以報考我校其他院校專業組包含的19個專業,2024年只能報考不限選考科目組和限選物理組一共9個專業。

再來看看專業組。專業組分數的高低變化主要受招生計劃、報考人數多少的影響。從招生計劃看,2024年北京高考人數比2023年略有增長,本科普通批的招生計劃比2023年增加2000余人,我們學校2024年本科普通批的招生計劃較2023年增加了69人,2024年整體招生計劃相對充裕。2024年,北京本科普通批次共有591所高校、1258個院校專業組參加錄取,其中物化組共有486個,大約佔39%,物化組招生計劃佔本科普通批總計劃的49%。2024年北京選考物理+化學考生人數在24000至25000之間,在一分一段總人數佔比44%左右,低於2023年選考物理學生人數比例,可以看出,物化組的招生計劃相對充足。

從生源結構看,一分一段總人數中高分段考生選考物理+化學佔比較高,物化捆綁對這一分數段學生影響不大,所以錄取分數相對穩定。中低分段的考生中選考物理+化學的佔比較低,選考物化組人數不足,不限組相對人數充足,而且分數段越低,選考物理和化學的考生越少,對錄取分數影響較大。我們學校2024年不限選考科目組和限選物理組招生計劃有所增加,2024年錄取的分數、位次與2023年基本持平,物理+化學組錄取的分數、位次相較于2023年有所下滑。從北京市錄取情況看,2023年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448分錄取的院校專業組有38個,其中理工專業組15個。而2024年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434分的院校專業組有68個,幾乎都是物理+化學組。因為物化組招生計劃相對充足,所以低分段選考物理和化學的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選考科目的確定對於學生來説非常重要。不同的學校、專業對選考科目有不同的要求,各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都可以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進行查詢。學生從高一開始就要做好規劃,根據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科基礎、未來發展等明確專業方向,確定好選考科目,最終步入自己滿意的大學。

現象二

工科院校和專業“火出圈”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創新創業學院院長 呂朝偉

2024年本科招生錄取已經結束,整體來看,工科院校和專業的錄取分數、位次上漲勢頭明顯。電腦、電子資訊類專業仍然是最熱的,通信、自動化的地位難以撼動,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等新興專業持續受到關注,航空航太、國防軍工特色院校“火出圈”,連前幾年被歸類到偏傳統領域的電氣、機械等專業今年都受到了相對中分段考生的追捧。

我認為這種現象是合理的,這也是當下國家需求、社會發展、個人(家庭)抱負三者相向而行的一個必然結果。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自覺將自己的個人發展融入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他們明白,未來大國之間的競爭就是科技生産力的競爭,當前國家前沿尖端、新工科、國防裝備等領域急需我們自己的科技創新人才和技術;另一方面,工科專業的就業需求更大,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實體工業的高品質、體系化發展,工科生未來大有可為。這兩個主要原因促使考生和家長們在志願填報時做出了更偏愛工科專業的選擇。

高考不光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高校也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努力辦好專業是高校吸引優質生源的基礎,雖然大家對工科專業更關注,但不同的學科門類和專業方向還是有較大的差異。近年來,不少高校在招生專業設置方面做了很多突破傳統的努力和變革性探索,既滿足了考生對新工科專業的追求,也是積極應對新興産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像機器人、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新材料、積體電路、大數據、新能源等,成為很多高校先後申請的熱門專業。北京科技大學2018年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2019年人工智慧、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始招生,2021年至2023年新增了儲能科學與工程、統計學、智慧感知工程、智慧採礦工程等專業。2024年,作為國內高校開辦的第一個材料智慧技術專業,首次招生便吸引了很多考生關注和報考。

考生不光是高考志願填報時可以直接選填這類“新工科”專業,進校以後還有二次選拔進特色工科實驗班的機會,譬如北京科技大學的機器人科創班、卓越創新班、黃昆英才班(半導體方向),每年也有很多理工科學生爭相報名。不論是新工科專業,還是特色工科類的實驗班,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交叉融合,重視複合型人才培養。

此外,北京科技大學從2023年開始,材料高精尖班和奈米試驗班這2個本博貫通班直接面向考生招生,受到很多高分考生的青睞,在部分省份的錄取最高分達到了近年來的新高。而且,材料科學與技術作為科技創新和技術迭代的基礎,作為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越來越多的考生家長對材料專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輕信網路上的“天坑”言論,未來,材料專業特別是高性能金屬、新能源、奈米器件、半導體等新材料方向還會有一波持續的熱度。

工科院校在2024年可以説都是“贏家”,新工科專業的熱度估計也還會持續下去。就如勇擔“製造強國、科技興邦”使命是北京科技大學向廣大優秀學子發出的邀約口號一樣,在這個時代很多工科特色鮮明的高校對學生都有著類似的期待。當然,讀大學選專業並不只是工科,包括醫、法、經、管等都是推動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學科,每一行都需要精英人才,希望學生們都能成就非凡的未來。

現象三

部分考生選擇“高分低就”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牟成梅

高校本科招生採取“知分報志願+平行志願錄取”以來,考生填報志願時都盡可能“貼近”自己的高考分數,盡可能地提高每一分的“使用率”,滑檔風險已經大大降低。在這種形勢下,2024年的高考錄取出現了一些新現象,比如,人們印象中錄取分數並沒有那麼高的高校錄取到不少高分考生,像北京著名的“三首一工”(即首都師範大學、首都經貿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中的首師大,其最高分達到了661分,而首醫大的最高分更是達到了677分,比一些985院校錄取分數還高出很多。

是什麼原因導致考生選擇“高分低就”?一個重要原因在於2024年高考選科改革。2024年是高考選科改革的第一年,物化捆綁才能報考理、工、農、醫類專業。因此,存在某些專業組報考人數與招生計劃不匹配,特別是某些分數段的人數或過於集中,這就導致了錄取中的“高分低就”現象。另一個原因是,2024年北京高考高分段考生人數較2023年明顯增多。2023年670分以上有1066人,2024年有1420人,增加約33%,這也意味著高分學生的競爭壓力有所增加。而高分段學生的大幅增加,客觀上為“三首一工”等高校招到高分學生提供了可能。

當然,“高分低就”在很大程度上是考生的主動選擇。客觀地説,高分學生主動做出這樣的選擇,首先考慮的是就業問題,所謂的“低就”,也是看中了報考學校的就業前景。比如2024年北京警察學院選考“思想政治”專業組女生最高分就達到了638分,選考物化專業組男生最高分達到了647分,這兩個分數都可以進入985高校,但是他們都選擇了警校。實際上,2024年各地警校錄取分數紛紛上漲,公費師範生的報考熱度也在持續走高。相對於一些熱門且競爭激烈的學科,警察和教師的職業路徑更加明確且穩定,在職業變遷加速的今天,考生選擇一份穩定且有保障的工作完全在情理之中。

實際上,這種現象也反映出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在轉變。隨著高考改革的持續深化,學校更加重視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也更加關注個人興趣與職業規劃的契合度。不少學生和家長已經有了這樣的觀念:與其去讀一些含金量低、專業冷門的985、211,還不如選擇一個相對普通高校的王牌專業,體現出一種更加成熟、理性的教育價值觀和擇業觀。

現象四

在京師範院校仍然“吃香”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副部長 呂曉慧

2024年,全國有49所師範院校在京進行普通批招生,涉及109個專業組,招生計劃1700余人,招生院校層次豐富,錄取並沒有像社會上流傳得那樣慘澹。北京教育考試院公佈的數據顯示,北京師範大學普通批各專業組投檔線在658到663分之間,報考熱度不減。

近年來,由於學齡人口處於“高峰”,教師這個職業也被視為“香餑餑”,連年受到高考考生的追捧。為保障教師供給數量,各層次師範院校的招生計劃也有增無減。不過,隨著學齡人口數量走向“低谷”,很多人擔心未來教師可能也找不到工作,師範似乎不再“吃香”了。

畢業後成為一名教師,仍是一份受人尊重、穩定性強的職業。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教育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好老師永遠是人民幸福生活的追求。未來,各級教師招聘的總趨勢將隨著我國學齡人口的變化,從過去師資總人數“量”上的保障,逐步向師資品質“質”上的提升和教育均衡發展方向調整。作為首都,北京堅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希望吸引更多人才服務北京、建設北京,優質的基礎教育成為一種服務保障,當然更離不開優質師資。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初高中選聘教師普遍錄用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為了引進優秀人才,滿足崗位需要,初高中也會積極接納優秀的師範專業外地生源。但同等條件下,北京生源師範專業畢業生仍是基礎教育學校招聘教師的優先選擇。從整體來看,由於各學校老教師退休需要新教師頂崗,以及各基礎教育小學、初高中紛紛組成集團校或新設分校,教師結構向更高品質調整,為服務首都教育提質增效,北京的新教師聘用需求並未減少。

覺得師範院校吸引力不強了,這種擔心往往是出於對師範院校的不了解,或者對學科專業發展不清晰,師範院校的含金量並未降低。師範院校除了鞏固做強傳統的師範特色外,目前學科發展也都向綜合性方向進行了拓展。比如,北京師範大學在發展歷程中,除不斷鞏固師範特色外,也是國家科學研究和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不僅承擔著人才培養任務,同樣在國家重大項目、重點實驗室建設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貢獻凸顯。師範院校不僅在師範類專業建設、教師教育上彰顯特色,還設置了綜合性較強的非師範學科專業,如很多師範院校建有法學、環境科學、管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經濟學等多元的學科專業,學生報考師範院校的師範類專業和非師範類專業選擇餘地很大。

師範類專業通常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除招生時確定定向培養、需要履行師範就業協議的公費師範生外,師範院校招收的師範類專業學生其實並不一定必須選擇未來入職教師崗位,他們還可以選擇入職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或者選擇和普通大學生一樣參加國考、省考,入職機關、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或企業等。師範類專業畢業生所具有的師範素養、紮實的專業基礎、全面的綜合素質,普遍受到各類用人單位的歡迎。以北京師範大學為例,近幾年,每年大部分畢業生進入教育領域工作,還有部分畢業生選擇入職其他非教育類崗位或繼續深造。學校在北京招生的專業投放覆蓋理學、教育學、法學、經濟學、哲學、工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學生就業擇業和未來發展路徑的選擇靈活性還是比較高的,發展前景廣闊。

老師提醒

高三換選考科目需謹慎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年級主任 甄兆敏

今秋開學後,新高三學生將正式進入高考復習階段。在這個階段可不可以更換選考科目?答案肯定是可以的。應該説,此前確有成功先例,但相比之下,失敗的教訓更多。所以,換科有風險,決斷需謹慎。

假如學生有了這個念頭,那麼在做決定之前至少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換選科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如果原來的選科出現了重大問題,如興趣突變、職業規劃調整等,可以考慮更換選科。只是有一點需要提醒,那就是:現有選科的匹配度低不代表其他選科的匹配度一定會高。我曾有個學生,覺得自己生物沒學好,想換歷史試試,結果成績更糟。

第二,換選科後能否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進入高三後換選科,表面上看只比其他同學晚了一年。實際上,由於其他同學在高一就已經確立了意向科目,在那個時候學習就已經有所傾向,實際的學習時間不止一年。

第三,換科後能否承受必要的心理壓力。新科目學習幾乎需要從零開始,適應新學科體系需要時間,成績難免出現劇烈波動或者很難達到預期……這一系列的問題會影響情緒,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高三這一年學生本來就有很大備考壓力,再疊加這種換科壓力,需要進行良好的心理建設。

第四,換科後是否有合適的學習計劃。更換選科後,需迅速調整學習計劃,積極融入新教學班的學習環境,與老師和同學多交流,尋求學習方法和資源上的幫助,逐步適應新科目的學習節奏。

如果以上問題都進行了仔細考慮,經過了謹慎評估,那麼學生可以更換選科;如果只是一時興起或者無法承擔這些後果,那建議學生還是收回這些想法吧。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