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企業猛增,市場快速擴張亟待規範
教培機構、網際網路公司等紛紛跨界入場,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因良莠不齊而帶來一些問題
研學企業猛增,市場快速擴張亟待規範
閱讀提示
近年來,研學遊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大量經營主體紛紛跨界入場,而我國對研學旅行涉及的部門職責規定較為寬泛,並未對具體操作層面上的部門分工進行明確,因此存在監管不到位問題,也缺乏統一服務標準,導致産品和服務品質缺乏規範。
8月初,重慶涪陵藺市美心紅酒小鎮拓展訓練營聯合城市鷹雄戶外學院、可樂營兒童美育中心,特別開展“小戰士特訓營”軍旅夏令營活動。萌娃們穿上迷彩服,模擬射擊體驗、駕乘體驗、翻越障礙、應急處理、團隊協作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紀律意識。
攜程、飛豬等OTA(線上旅行社)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暑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親子研學類産品備受歡迎,相關産品訂單同比增長七成。
近年來,研學遊得到了快速發展。記者在“天眼查”“企查查”上,以“研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相關結果超過4萬條,其中,成立不滿一年的公司就有近3000家。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網際網路公司、網紅講師等紛紛跨界入場分一杯羹,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無法回避的問題。
研學遊成為暑期旅遊新風尚
“今年以研學為代表的主題遊受到青睞,7月份,車站已承擔了12批研學團體運輸。”重慶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7月,重慶火車站暑運共計發送旅客690萬人次,最高峰日全站發送旅客26.7萬人次。
“暑假時間長,孩子天天關在家裏,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研學旅行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家住重慶龍湖西苑的彭女士説,她希望孩子能通過研學旅行去認識世界、拓寬視野、增長學識,讓書本上的知識“活”起來。
“近年來,研學旅行市場的火熱是政策引導、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多方共同推動的結果。根據不同線路、不同配置,研學旅行的價格低則幾百元,高則數萬元。”攜程集團區域政務總經理張大偉説,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旅行産品琳瑯滿目,主題也是五花八門,包括進博物館、科技館,探尋歷史、科技的奧秘,深入戶外營地,感受自然之美、天文地理之美等。
艾媒諮詢數據則顯示,2022年中國研學遊行業市場規模達909億元;2023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超過1600個,市場規模達1469億元,同比增長61.6%,預計2026年將達到2422億元。
“今年親子遊研學在景區鄉村振興項目中有一個明顯的增長趨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推出了‘大人小孩都能兼顧’的産品。”8月4日,重慶美心紅酒小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景區通過政府引導、科學規劃、讓利扶持等一系列鄉村旅遊産業扶持舉措,推動鄉村研學旅遊,吸引了周邊遊客來此體驗、互動,感受鄉村文化,助推鄉村振興。
研學遊市場緣何爆髮式增長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文化旅遊發展報告》認為,研學旅遊已成為我國旅遊的基礎市場之一。
“近年來公司累計組織研學2.6萬人次,軍訓2萬餘人次,隨著市場熱度攀升,還吸引了更多經營主體跨界入場,如教育公司、網紅講師等。”重慶勵兵戶外研學公司總經理田戰修説,今年的夏令營設在著名避暑勝地重慶石柱千葉草場,10天一個營期,每期學員上千人,較好滿足了工作繁忙又想讓孩子假期充實又放鬆的家長。
“作為全國首批研學旅行試點地區,重慶一直十分重視研學旅行發展,出臺了系列政策性文件進行大力扶持,已形成完整的研學旅行目的地産品體系和産業體系,並獲評‘中國研學旅行目的地·標桿城市’。”重慶市文旅委相關負責人説,今年暑期,全市推出了博物館暑期“研學季”活動,推出45項精彩的互動體驗。通過“取消預約、豐富供給、延長時間”等組合拳,讓博物館服務既有“熱度”,更有“溫度”,人氣十分火爆。
作為重慶旅遊國際化試點區縣,武隆以“做深産業鏈、提升貢獻度”為主線,持續深耕研學、運動、藝術、康養、婚戀、服務六大文旅産業鏈,聚焦品牌、項目、基地、活動、主體、貢獻、特色七個要素,把更多的經營主體引進來,全力構建旅遊“新場景”,積極創建世界級旅遊度假區、世界級旅遊景區。
武隆區委書記何慶告訴記者,全區圍繞通用航空器的研發、生産、應用、飛行培訓及配套産業,積極打造集“産-學-研-旅”于一體的航空文旅基地,積極引進海亮研學、龍炎傳人等經營主體,推動旅遊市場從“風景”到“場景”演變。
儘快建立監管規範服務標準
重慶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説,目前,旅行社、教育公司、培訓機構、網際網路企業等紛紛涉足研學旅行,雖推動了行業發展,但進入者良莠不齊,導致這一市場在快速擴張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研學效果達不到預期,部分商家涉嫌虛假宣傳,一些機構隨意轉包業務,出行食宿存在隱憂,導師行為有待規範等。
“一些研學遊産品就是智商稅,是披著學習外衣的高價遊!”家住渝北區魯能星城的袁女士説,今年暑期給孩子報了一個8000余元的6日北京研學團,結果所謂的清華北大名校遊,不過是在校門口拍了一張照片。
“研學遊的前提是‘遊’,中心是‘學’,既不可重學輕遊,使學生背負沉重學習負擔,也不能輕學重遊,將研學旅行變成一般性的觀光遊覽,要把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實現真‘研’、真‘學’。”羅茲柏説。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研學旅遊涉及組織、招攬、接待等各環節,也涉及研學營地、研學基地的選擇。所以需要文化和旅遊部門以及教育、科技、文物等部門聯手,加強協同,建立全鏈條、全環節、全覆蓋的監管規範服務標準。
羅茲柏建議,推動研學遊高品質發展,首先要明確行業主管部門,加強行業監督引導。其次,要完善監管制度,制定全國統一的研學旅行管理辦法。
近日,人社部將“研學旅行指導師”職業名稱變更為“研學旅遊指導師”。這意味著,該行業日益規範,對從業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對此,羅茲柏建議,應抓緊建立健全人才機制,進一步推動人才專業化。(工人日報 記者 李國 本報實習生 張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