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15所高校入選教育部重磅計劃!何為人工智慧“101計劃”

2024-08-08 14:42

來源:第一財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隨著人工智慧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AI人才的前端培養也愈加重要。

日前,教育部高教司組織的人工智慧領域“101計劃”工作推進會暨指導委員會第二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成立了人工智慧領域“101計劃”建設委員會,建設委員會來自15所高校、2家科研機構、3家企業和2家出版社。

“101計劃”在哪些領域開展?15所高校又有哪些具體培養計劃?

“101計劃”是什麼

加強基礎研究是建設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的關鍵要素。“101計劃”的名稱,源於電腦語言的基礎是0、1組成的二進位數。

2021年12月,“101計劃”率先在電腦領域啟動。該計劃從基礎著手,著眼教育教學基本規律,聚焦基礎要素,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從試點的電腦領域,向基礎學科和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等關鍵領域鋪開。

以電腦領域為例,計劃圍繞課程、教材、師資團隊和實踐項目等四方面展開,建設12門核心課程,形成涵蓋110多個模組、650多個關鍵知識點的核心課程知識圖譜。

“我們會將優秀建設經驗和模式推廣到更多基礎學科和急需緊缺領域,逐步提高各專業類覆蓋率,為構建高品質人才培養體系提供有力支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此前表示。

2023年4月,教育部在電腦“101計劃”探索基礎上,啟動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中藥學、經濟學、哲學等領域的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

核心課程建設是深化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改革的重中之重。上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介紹,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將在每個領域重點建設10門左右核心課程,著力建設一批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一流核心課程,以提升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品質。

而本次人工智慧領域“101計劃”首批確定了15門主幹核心課程(AI基礎的主體核心課程)、10門核心課程拓展(面向場景和系統應用的前沿課程)、2門綜合實驗課程(實踐動手能力培養)。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饒燕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101計劃”是拔尖人才培養的內涵建設的一個深化,是對高校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雙重推動。其中,課程建設其實是一個人才培養的核心,把課程建好了,教育教學的水準明顯地提高。“‘101計劃’實施的時候,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匯聚了目前國內在這個學科領域頂尖的專家學者名師,共同研發課程,因此能夠確保課程的這種領先性、先進性。”

入選高校有何特點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5G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加速創新,推動了以數字經濟為發展趨勢的變革浪潮。在教育部推進新工科建設以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專業增設火熱推進。在2018年新設人工智慧專業以來,我國共有535所(含2所重復備案高校)普通高校成功備案人工智慧本科專業。

根據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今年6月發佈的“2024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人工智慧專業排名中,被評估為A+類學科的院校共有10所,分別是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並列第一,南京大學排名第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四,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列第五,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七,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八,東南大學排名第九,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第十。

另外還有43所高校被評估為A類專業,包括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復旦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等。

本次入選人工智慧領域“101計劃”建設委員會的15所高校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湖南大學。

可以發現,15所高校都在軟科上述A+和A類榜單之中。

排在第一的清華大學,在4月27日正式成立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由電腦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擔任該學院院長。姚期智介紹,清華人工智慧學院重點佈局“人工智慧核心基礎理論與架構”與“人工智慧+X”兩個重點方向。清華大學校長李路明表示,學校將建設100門人工智慧賦能教學試點課程,併為每一位2024級新生配備“AI成長助手”。

並列第一的上海交通大學,于4月揭牌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並在6月宣佈將於2024年以人工智慧(拔尖英才試點班)為招生專業首次進行本科招生。本科階段符合條件者全部納入致遠工科榮譽計劃與國智計劃,實行本研貫通培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在7月的一場論壇上表示,人才培養是大學唯一不可替代的功能。換句話説,大學人才培養的中心位置並不會因為新技術的加入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他稱,現在大家也都有共識,人工智慧會推動大學人才培養的變革,反過來優秀的人才也會推動人工智慧更高品質地發展。所以他認為,誰能把AI和HI(Human  intelligence)結合好,在辦學中更深刻認識人工智慧、運用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誰就更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高等教育和人才的中心。

而理工科見長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在今年6月成立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學院,並直接面向普通高考招收人工智慧專業,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選擇進入人工智慧科技英才班。該學院將服務於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前沿交叉理論及應用研究的高端人才培養,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人才培養。設有“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本科專業,以及“智慧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將圍繞科學智慧、工業智慧、具身智慧等方面進行科學研究。

復旦大學則宣佈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推出“AI大課”,在2024~2025學年推出至少100門AI領域課程,覆蓋全體本研學生。而作為覆蓋全體本研學生的計劃,AI大課的AI-BEST課程體系從四個維度來設計,包括AI通識基礎課、AI專業核心課程、AI學科進階課程和AI垂域應用課程。

“從5月初開始開放全新的AI課程申報後,原本校內自發開設的300多門AI相關課程中進入新課程體系的並不多,事實上,此次的100多門’AI大課’課程有70%以上是新建課程。”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焱教授對第一財經介紹。

同濟大學在今年5月發佈《人工智慧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稱將成立未來技術學院,在國豪精英班基礎上增設未來技術班,並於2024年招收首批本科生。

同濟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新生院院長吳志軍介紹,未來技術班學生將深度進入“AI+”的四個交叉領域進行學習,實現“畢業選題在什麼專業,就能在什麼專業畢業”的跨院係、跨學科的“AI+”領域本研貫通培養。同時面向2024級本科新生,每個大類增設1門人工智慧核心通識精品課“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每個專業開設AI應用類課程,實現人工智慧深度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全覆蓋。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