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測之“芯”大學生科創團隊:做現代科學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我們要做現代科學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緊跟國家産業發展戰略,瞄準國家重大需求,致力於助力高速模數轉換器(ADC)技術的蓬勃發展,聚焦並嘗試解決行業中的關鍵問題。他們是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電”)機電工程學院劉雯雯、張碩岩、王海宇領銜的一支“高精度”大學生科創團隊——精測之“芯”。
在通信、雷達、測量儀器等國家科技重點領域中,高速ADC的精度至關重要,對國家科技發展和行業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在我們團隊專注的測量儀器領域,ADC性能的不足導致當前國産高端儀器性能與進口差距巨大,無法滿足高標準雷達對高速、瞬態信號的測試需求,這直接影響著雷達的相關製造。”談及項目開展的初衷,精測之“芯”技術負責人張碩岩這樣説。
2022年,團隊負責人劉雯雯開始在實驗室召集人手,嘗試把想法落到實處。當團隊初具雛形,劉雯雯組織大家去測量儀器相關企業調研,結果卻讓人沮喪,“我國生産的ADC晶片關鍵指標,還不到進口的50%。”
“難!”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但年輕的團隊不怕困難。研究過程中,大家各司其職,默契配合,與專家、學者積極交流,不斷嘗試開拓思路、解決問題。
在搭建實驗系統的過程中,團隊很長時間找不到符合功能需求的器材,導致實驗一度停滯不前。直到一次學術會議中,他們發現一名研究生的實驗系統正好使用了團隊需要的器件。儘管研究領域不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覆交流溝通後,團隊終於解決關鍵器件這塊“攔路石”。
無數個日夜,啃原理、想方法、做實驗……在歷經數次迭代後,團隊終於成功研發出了ADC線性化校準與抖動補償應用軟體。
在指導教師陳曉龍的幫助下,團隊得以前往電子測量領域的頭部企業進行測試。“公司和實驗室不一樣,需要考慮環境、産品、適用性等更多因素。”接連幾個月的“枯燥”聯調,團隊技術負責人張碩岩、王海宇卻越來越興奮:“每次聯調,我們都能從中發現可以改進的點,相信能做得更好。”
為加快項目落地,團隊首先想到了陜西本土的創新驅動平臺——秦創原。通過學校團委牽線,團隊得以參加相關路演活動,觀摩學習優秀項目。這樣的機會,使項目受到了秦創原孵化基地的青睞,並在基地對接下很快推進落地。
最終,團隊研發的ADC線性化校準與抖動補償應用軟體在權威企業的産品中成功應用,顯著提升産品相關性能指標,全面超越國際同類尖端産品。産品還應用到太赫茲無損檢測儀、掃描探針顯微鏡中,實現了技術成果的轉化和示範應用。
目前,精測之“芯”團隊已發表多篇SCI高品質論文,授權多項發明專利,與中電科思儀、普源精電等多家企業達成合作。
回顧研究過程,團隊的每個人都深刻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市場調研、痛點分析、技術研發到産業落地,每個環節都需要不同學科背景的成員合作完成。正因為團隊匯集了來自儀器、金融、工商管理、自動化、電子資訊等多個學科領域的成員,大家各展所長、交流提升,才能不斷開拓思維,確保了項目在每個階段的順利推進和最終實現。
“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這是毛澤東當年給中央軍委無線電通信學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院刊的題詞。如今,這句話已紮根于團隊每名成員的心中。“未來,團隊會繼續致力於解決相關行業中的關鍵問題,為開啟中國ADC‘芯’時代貢獻青春力量。”團隊成員表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