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實踐團隊開展“以文塑旅由旅興民”品牌設計調研與學習
7月31日—8月3日,雲南大學“雲上滄源”社會實踐團隊赴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開展2024年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青春篤行”計劃。
實踐團隊與團縣委工作人員合照
以文塑旅話發展 由旅興民繪藍圖
“以文塑旅由旅興民:品牌設計賦能滄源佤族自治縣文旅融合發展”項目由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法學院師生組成,經校團委選拔審核,省團委推薦申報全國示範性團隊。項目學生團隊在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設計係品牌教研室的指導下,赴滄源佤族自治縣進行實地調研,從文旅融合的角度,剖析歸納品牌設計在鄉村振興中的應用路徑,在滄源縣建立文化旅遊産業推廣、視覺創新和文化挖掘體系,更好地推動滄源縣文旅産業的整合與優化升級。
8月1日下午,實踐團隊師生與滄源團縣委召開了關於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的研討會。會議由滄源團縣委副書記洪天菲主持,團縣委相關工作人員參與本次研討會,實踐團隊進行主題彙報。
實踐團隊與團縣委開展研討會
會上,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2022級會計學專業本科生孫夢琦同學向與會領導介紹了團中央青年發展部施行全國大學生“鄉村振興,青春篤行”計劃的理念以及雲南大學組織引導雲大學子以社會實踐形式“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實踐育人模式。昌新國際藝術學院2022級繪畫專業本科生張永琦向與會領導彙報了團隊預期實踐方案。昌新國際藝術學院2024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胡湘袖向與會領導展示了目前項目設計進程。昌新國際藝術學院2022級視覺傳達專業碩士研究生陳卓向與會領導介紹實踐團隊本次的調研和設計規劃。
實踐團隊進行主題彙報
項目設計進展 作者:趙潔、渠雪鑫等
滄源團縣委副書記洪天菲在聽取了雲南大學實踐團隊的主題彙報後,對項目團隊的實踐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向實踐團隊介紹了滄源縣概況、民風民俗、佤鄉文旅特色和設計需求,並表達了對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全力支援和殷切期望。
重溫佤山歷史,共譜佤鄉新篇
為深入了解佤山歷史文化,追尋佤鄉發展情況,8月2日,雲南大學“雲上滄源”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滄源佤族自治縣國家綜合檔案館進行參觀學習,感受新時代滄源縣革命老區建設新成就。滄源縣檔案館圍繞美麗的家園、不屈的民族、奮進的佤山、滄源新時代四個篇章,全面立體呈現了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基本縣情與建設發展歷程。實踐團一行跟隨檔案館講解員劉明芳老師的腳步,認真聆聽和觀看,透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檔案和圖片,感受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生活厚重的歷史、崢嶸的歲月和偉大的變革。
實踐團隊在滄源縣檔案館進行參觀學習
8月2日下午,實踐團成員們前往葫蘆小鎮參觀滄源佤族自治縣成立60週年成就展。此次成就展以“風雨兼程六十載·揚帆起航譜新篇”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包含第一篇章“百業待興艱辛歷程”、第二篇章“團結奮進鑄就輝煌”、第三篇章“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三個主題展區。
實踐團隊參觀滄源佤族自治縣成立60週年成就展
追尋秘境滄源 踐悟文旅脈絡
為深入了解滄源獨特的文化內核,挖掘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並通過創新的方式設計出能夠代表滄源的標誌形象,進而助力當地文化旅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8月3日,實踐團隊在滄源縣當地工作人員羅繼武的帶領下,走進滄源體驗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産。
實踐團隊進行滄源縣旅遊文化資源調研
團隊首先來到了被譽為“最後的原始村落”“活著的歷史博物館”的翁丁原始村落,深入村落,與當地居民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期待。隨後,實踐團隊探訪了班鴿村,在這裡團隊成員親身體驗了佤族的傳統生活習俗,並觀看了大型佤族原生態歌舞劇《族印·司崗》。實踐團隊前往永和口岸的途中,途經著名的佤山雲海觀景臺以及幸福村。在滄源司崗裏崖畫谷,實踐團隊還見到了具有3500多年曆史的古老崖畫。
實踐團隊觀看古老的滄源崖畫
踏尋紅色足跡 汲取奮進力量
佤族人民歷來愛黨愛國愛家鄉,有“班洪抗英”“班老回歸”“班洪四大嫂”
“佤山抗日”等系列感人肺腑的歷史紅色資源。8月3日,雲南大學“雲上滄源”社會實踐團隊踏尋紅色足跡,汲取奮進力量,了解脫貧攻堅給阿佤山帶來的深刻變化。
在動董鎮永和社區國門新村,實踐團隊深刻感受了阿佤人民生活環境、生産條件和精神面貌的巨變。實踐團隊站在永和口岸和S166號界樁傍,更加深刻感受到祖國的繁榮昌盛和邊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的滄源縣正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共同唱響阿佤人民的幸福新歌。
實踐團隊與團縣委工作人員合照
下一步,雲南大學實踐團隊將會把在滄源縣的學思踐悟轉化為實際行動,挖掘滄源美、宣傳滄源美、助力滄源興,在助力邊疆鄉村振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展現青年智慧、彰顯青年擔當、踐悟青年篤行!(文:孫夢琦、盧燦 圖:何柱成、胡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