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貢獻“中國智慧”! 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團隊刊文國際頂刊

2024-06-25 11:18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腦卒中合併高血壓患者在送往醫院的救護車上,該不該進行降血壓治療?這個問題,全世界沒有明確定論。近日,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上海市東方醫院和澳大利亞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共同發起的INTERACT4項目研究結果,在全球首次明確:針對出血性卒中患者在發病2小時內啟動強化降壓治療,將收縮壓降至130-140mmHg,可減少25%的致殘致死風險。“也就是説,出血性卒中患者在救護車上啟動強化降壓治療,是能夠獲益的。”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者林亞鵬博士説,“這一結果支援中國乃至世界診療指南的更新,為世界醫學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

據了解,5月17日,世界頂級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影響因子158.5)線上發表了這一項在中國開展的救護車上對急性卒中患者超早期啟動強化降壓治療的前瞻性、開放標簽、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INTERACT4研究結果,該成果同步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的第10屆歐洲卒中組織年會(ESOC)上公佈。該項目的主要研究者、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林亞鵬博士表示,“配備CT掃描器和其他診斷工具的急救車(移動卒中單元),可以幫助及時識別腦出血患者,然後啟動強化降壓治療,是患者獲益的關鍵。”

2019年啟動INTERACT4研究項目

歷時6年在西部、東部的58家醫療機構展開

腦卒中,又稱“中風”,大致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全世界大約70%的腦卒中是缺血性的,出血性腦卒中雖僅佔所有中風病例的四分之一左右,卻是最致命的中風類型之一。為更好地解決腦卒中臨床治療中的問題,2019年,INTERACT4研究項目啟動,歷時6年,在中國西部、東部的58家醫療機構進行。項目在四川、上海、山東、江蘇、安徽、雲南等省份篩選了5487例疑似腦卒中患者,並成功入組2425例患者,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最具挑戰的腦卒中救護車血壓管理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作為該項目的主要研究者、西部團隊的項目經理的林亞鵬,不僅參與研究方案撰寫、臨床研究國際網站註冊、臨床試驗保險購買、倫理委員會申請審批等諸多工作,還負責組建西部分中心的研究團隊,協調管理四川、雲南兩省41家參研醫療機構。“項目前期籌備、啟動培訓及實施監控流程複雜且繁瑣,參與單位和研究人員多、橫跨多個臨床科室,又要保證項目實施品質同質化、研究數據真實嚴謹性,使得INTERACT 4 項目極具挑戰性。”林亞鵬笑著説,“這幾年,為了保證項目的入組效率和數據品質,我不是在各醫院出差進行培訓、督察,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70後帶頭與大家攻堅克難

學校將全面推動臨床科研高品質發展

1990年出生的林亞鵬,是INTERACT4項目最年輕的主要研究者。在成都醫學院本科學習時,林亞鵬代表該校參加第四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獲團體全國二等獎、西南西北賽區一等獎;在他攻讀研究生學習時,在70後導師楊傑教授的指導下,林亞鵬進入INTERACT4項目,見證了從“點子的産生”到項目立項、開展的全過程,也在項目中快速成長。而在該項目的西部分中心團隊中,全職科研助理CRC(臨床研究協調員)9人、研究生科研助理9人、本科生科研助理(含勤工儉學)20人,“團隊中,楊傑教授是領軍和中堅,但絕大部分是成都醫學院的研究生科研助理、在校本科生,都是90後、00後。”

該校“00後”常超是成都醫學院2021級臨床醫學卓越醫生試點班一名學生。在擔任科研助理期間,常超和其他科研助理一起接受了系統的臨床試驗、病例報告表、數據採集等培訓。“我不僅掌握了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科研思維能力、溝通技巧以及面對各種挑戰的應對能力。”常超表示,這個過程中,他感受到了老師們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學術精神,體會到了醫務工作者所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對於林亞鵬而言,收穫更多,“我們習得了國際先進的、全流程的臨床研究實施、管理經驗,也養成了遇到問題、迎難而上、絕不退縮的工作精神。”下一步,林亞鵬計劃獨立發起或聯合國內醫療單位共同發起多中心、高品質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項目,希望為未來世界診療指南的更新提供“中國證據”,為世界醫學進步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學校和附屬醫院將進一步加強有組織臨床科研工作,以此增強學校和附屬醫院跨學科協同合作,實現多學科融合發展。”成都醫學院黨委書記來建表示,“同時,學校將通過強化支撐,構建人才、學科、平臺、經費等全方位支援格局,全面推動學校臨床科研的高品質發展。”(王李科)

供圖:成都醫學院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