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十位院士談如何選專業

2024-06-17 10:07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年高考成績出爐後,志願填報即將開始。俗話説,七分考,三分報。怎麼選擇專業?這些專業有何前景?做決定時該考慮哪些因素?本報特邀請十位院士,回答考生及家長關心的相關問題。

小學科、大視野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段寶岩:

電子機械工程是個小學科,但是小學科、大視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看似小眾的電子機械工程領域,實則蘊藏著無限的潛力和廣闊的視野。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設備在高頻、高增益、高整合度以及快速響應等方面的需求急劇上升,而電子機械工程正是推動這些性能指標實現質的飛躍的核心力量。

電子機械工程並非傳統機械工程的簡單延伸,其知識體系更為廣泛和深入。它融合了力學、機械原理、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學以及微波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近年來,這一領域更是從簡單的學科混合向深度融合轉變,通過系統的學科群和課程群構建,實現了知識體系的深度整合。

電子機械工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這個專業的學生既能打下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能獲得廣闊的實踐視野,畢業後是做總工程師的“料子”。

數學是一把鑰匙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鄭志明:

如果你還在為選擇什麼專業而迷茫,不妨考慮下數學。數學有著獨特的轉移性,它像是一把鑰匙,能為你打開多個領域的大門。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對其他領域産生了興趣,數學的背景能讓你輕鬆轉型,實現多元發展。

數學,不僅是學科內部的發展,更在於它與其他領域的交互與融合。這種交叉不僅能推動數學本身的進步,更能為其他領域注入新的活力。當然,真正的交叉研究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深入理解技術層面和工程層面的知識,實現從理想到現實的跨越。

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礎科學研究,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試錯。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但正是這樣的過程,才能推動科學的進步。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投身於這樣的研究中,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挑戰,共同推動科學的發展。

打好基礎是關鍵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奈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

學生們常問我該學什麼,我總是説,先把基礎打好,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在工作中持續學習,才能在科研“馬拉松”中穩步前行。

原創的科研想法,都基於對基礎科學的深刻理解。我學物理出身,但物理只是我科研生涯的起點。在博士後階段,我接觸了材料科學,隨後又在機械、電子、醫療和化學等多個領域學習。這種跨學科的學習經歷,讓我能夠創造出新的科研天地。

年輕學子無需恐慌,人工智慧雖然強大,但它無法替代人類原創思想和科學探索。只有我們打好基礎,保持開闊思路,才能在科研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們會面臨許多選擇和挑戰,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好奇,堅定方向,敢闖敢幹。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國家所需,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産品,造福廣大老百姓。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面臨多次選擇,只要我們堅定方向,就能夠一步步走向自己期待的目標。沒有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贏得成功。

通信專業的邊界正在不斷擴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光纖傳送網與寬頻資訊網專家鄔賀銓:

在通信領域,我們正見證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通信專業的邊界正在不斷擴展,從單純的通信連接,到如今的通感融合、通算融合,乃至天地融合,通信的內涵與外延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這一變革的背後,是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人工智慧的加持下,通信行業正迎來新的增長點,也為青年學子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面對這一變革,青年學子應積極擁抱新技術,不斷學習新知識。在選擇專業時,關注那些具有前瞻性和交叉性的學科領域。同時,我們也需要培育更多的創新思維。在人工智慧時代,機器可以執行我們的指令,但創意卻源自人類。青年學子應發揮想像力,提出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推動行業持續創新。

此外,我鼓勵青年學子不要局限于專業學習,更要拓寬視野,涉獵多領域。人工智慧正應用於各行各業,了解不同行業的需求和痛點,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運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推動藝術與科學的交融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資訊學部主任管曉宏: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系統工程這一新興學科,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對網路化、智慧化、資訊物理融合的新環境,我們需要用系統工程的思維和方法去解決更複雜、更龐大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1+1=2”的簡單算術,更是“1+1>2”的系統效應。這就要求不斷更新理論、創新方法,以應對新環境的挑戰。同時,青年學子也要關注國家的重大需求,將個人興趣與國家發展相結合,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談到學科交叉與思維碰撞,我深感藝術形象思維和科學邏輯思維的結合之重要。這種結合能夠啟發我們的科學想像力,幫助我們實現“從0到1”的突破。為此,應積極推動藝術與科學的交融,在交融中培養出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

醫路漫漫,雖苦猶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

大家常常笑稱,醫學生太苦了。但回過頭來再看那些辛苦的時刻,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又一個“加油站”。

在與醫學打交道的幾十年裏,我更加明白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個人的成長,更在於能夠為社會和他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於探索生命的奧秘。

回首往昔,我也曾有過畏難的時候。醫學的知識浩如煙海,需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數不勝數。但漸漸地,我發現正是這些知識的積累,讓我在醫學的道路上面對科學難題時更加從容。

學習醫學相關專業大有可為。北京大學醫學部擁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等多個學院。北大臨床醫學高等研究院也剛剛成立不久,它涵蓋了醫學的各個領域。各個附屬醫院也在多個學科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上都走在國際前列。無論你是喜歡做科學研究,還是喜歡管理,又或是想成為一名醫生,為每一位病人服務,都有廣闊的未來和前景。

對於年輕學子,我想説,醫路漫漫,選擇醫學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的決定。希望學子們能夠把對醫學的熱愛融入國家發展的大環境中,産生更多的價值。

古生物學,很“熱”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地質係教授舒德幹:

從小我就對大自然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喜歡探尋生命的奧秘,對於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十分著迷。也正因如此,我決定選擇古生物學作為我的未來研究方向。

有人説,古生物學是“冷板凳”,但我相信,任何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探索都是熾熱的。恐龍為何會滅絕?人類又是如何演化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推動著人類對自身的認知。古生物學不僅揭示了地球生命的過去,更為我們理解現在、預測未來提供了寶貴的基礎。

獻身科學需要好奇心、勇氣和毅力。如今,人們對生命起源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古生物學正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希望學子們可以點亮古生物學前路的星星之火。

地學天地廣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方小敏:

我時常會回想起自己與地質學的奇妙緣分。初入大學時,我原本懷揣著學醫的夢想,卻誤打誤撞地踏入了地質學的世界。那時的我,對地質知之甚少,甚至有些抵觸,因為地質工作的艱辛和不確定性讓我心生畏懼。

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逐漸感受到了地學的魅力。研究生階段,我選擇在母校蘭州大學攻讀自然地理學專業,我發現地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地學相關的研究成果影響著人類的現在和未來。

能源、農業、科技等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命脈,均與地學密切相關。比如,它可以為新能源選址做好科技支撐,為農業提質增效。同時,地學也是在和過去對話,它可以從地球滄桑巨變留下的歷史痕跡裏,找尋一絲又一絲線索,從而搭建模型預測未來,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

從事地學研究並不需要具備哪些特殊素質,只要你熱愛大自然,熱愛腳下這片土地,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你就會産生對地學的興趣,而當你把興趣與國家的需求有效結合,人生也將會非常幸福。希望有志青年可以在這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尋求技術背後之“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褚君浩:

物理和數學作為現代技術的“源代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相互關聯,為科技發展奠定基礎。物理學在探索自然世界的過程中,揭示了許多規律和現象。然而,僅發現這些規律和現象並不夠,我們更要將這些發現定量化。定量化的關鍵在於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數學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表達和應用物理定律的精確工具。

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人機共進成為趨勢,但我們應尋求技術背後的“道”,掌握其深層次原理。因此,要鼓勵學子築牢基礎並培養創新能力,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在選擇專業時,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傾向來選擇方向,兼顧個人興趣和社會需求,興趣可以引領我們投入熱情,而社會需求則像帆一樣,為職業發展提供動力和方向。

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郝躍:

微電子學是資訊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微電子技術就是利用微細加工方法實現電子資訊系統的微型化。積體電路晶片就是微電子技術的直接産物,對資訊化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於青年學子的成長,我始終強調興趣的重要性。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就是最好的例證。年少時,我便對無線電充滿熱情,自己動手裝配收音機、電視機,這種強烈的興趣引領我走進了半導體物理器件的研究領域。所以,青年學子們不要在題海中迷失方向,而是要發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真正熱愛的細分領域。

此外,青年學子還應具備紮實的知識基礎、敢於創新的勇氣和勇於實踐的精神。在面對科研或産業挑戰時,不妨問自己四個問題:研究的重要性在哪?難點是什麼?有何解決辦法?解決難題後會産生怎樣的效益?這四個問題,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定位研究方向,找到突破口。

每個人的發展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希望青年學子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本文得到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科學報國正當時”項目支援)(記者 陳鵬 光明網記者 宋雅娟 蔡琳 武玥彤 戰釗 肖春芳 涂子怡 李欣哲 張夢凡)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