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弘揚優秀文化 這一培訓班在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開班
“隔帳陳述千古事,燈下揮舞鼓樂聲。”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光與影是平凡的,二者的組合卻是精妙的。旦暮雲水遠,一櫓山河闊。皮影的設計與演繹,光與影的雙重奏,搖曳了千年的藝術,融聚了剪紙、古代帛畫、壁畫、樂器演奏、小調吟唱等民粹形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雲山開墨、光影綽綽,方寸之間自有川壑。”6月11日,由成都大學主辦,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成都大學社科處、影視與動畫學院共同承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藝術人才資助項目“中國傳統皮影數字化創新人才培訓”在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鳳凰山7號樓學術報告廳舉行項目開班儀式。據悉,該項目由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
成都大學黨委常委、黨委專職副書記胡秀強,四川省藝術研究院院長、《四川戲劇》主編謝竹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四川皮影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四川川北皮影藝術團團長王彪,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副會長、黨委書記郭桂玲,國家藝術基金監督專家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原副院長、四川工商學院科研與學科辦主任汪代明,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垚,四川音樂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高中立,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周小驥,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特聘學術副院長郭道榮,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影視與動畫學院院長張娟,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影視與動畫學院黨委書記陳揚等嘉賓,與該校相關部門、學院負責人以及該項目授課導師和全體學員參加了開班儀式。
以此次培訓為契機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學校高度重視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希望‘中國傳統皮影數字化創新人才培訓項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更強的歷史自覺,講好皮影故事,推動中國傳統皮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班儀式上,胡秀強介紹了成都大學近年來綜合實力的發展,以及承辦項目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與國際合作交流方面取得的亮眼成績。
“皮影藝術與很多傳統民間藝術一樣,在如今的文化大潮之中‘光影搖曳’而鮮見其影,瀕臨消亡。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傳統皮影的數字化創新更顯必要,因為既是傳統皮影融入現代數字技藝後藝術形式的創新,也是抱著對中國傳統皮影藝術的自覺化保護思考與責任擔當,更是傳統文化數字化戰略的重要實踐。”謝竹峰表示,“希望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學員們學習結束以後能夠繼續發揚培訓班的精神,把中國文化的傳統發揚光大。”
同時,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副會長郭桂玲在致辭中講到,需要借力數字化手段為非遺賦能,通過數字化為中國傳統皮影的保護、傳承、傳播增加趣味性、交互性,不斷擴大中國傳統皮影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讓其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及價值,增加受眾人群與非遺的互動,為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新增多元化收益渠道。
“文化在於傳承,要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在創新表達中,讓非遺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四川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四川川北皮影藝術團團長王彪表示,“希望通過中國傳統皮影數字化創新人才培訓,每個學員能不虛此行,不枉此訓。在提升自我文化修養和思想境界的同時,創新非遺傳承路徑,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很榮幸作為學員代表發言,並向為學員們創造和安排這次學習機會的各級領導及所有的專家導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學員代表、重慶郵電大學傳媒藝術學院教師向飏博士表示,“希望通過努力,能夠為皮影戲的傳承與創新做出貢獻。”
來自全國各地的25名學員參培
聚焦五大課程培訓為期180天
“此次培訓名家薈萃、大咖雲集,真正體現了國家藝術基金‘名師高徒’的培養理念,以及‘小批量’‘高層次’的培養目標。”與此同時,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影視與動畫學院院長張娟表示,“希望此次活動能夠助力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保護,並對我院專業教學與學科建設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我院也將盡全力做好各項組織服務工作,確保本次培訓圓滿完成。”
“本次數字化創新人才培養將立足傳統皮影的原生藝術性,把通過數字藝術、數字技術、數字媒介、數字思維四個維度進行數字化創新的‘多幕皮影戲’技藝,推廣到更多的基層皮影劇團,幫助傳統皮影戲在造型藝術、舞臺、表演程式等方面適應當代審美和觀演體驗,實現中國傳統皮影藝術‘文化的、本土的、傳統的’藝術與技藝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中國傳統皮影數字化創新人才培訓班項目負責人秦潔教授介紹了該項目基本情況。
“來自全國的青年人才和知名導師在這裡聚集實屬難得,相信本次培訓班將會開花結果。”此外,國家藝術基金監督專家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原副院長、四川工商學院科研與學科辦主任汪代明表示。
“本次培訓總時長為180天,邀請了多位國家級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和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專家學者擔任導師,培訓將通過《新時代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的內涵及世界意義》《皮影傳統皮影技藝研究》《皮影戲的數字化創新策劃與管理》《文旅融合背景下皮影藝術的數字化創新設計》《中國傳統皮影的數字化創作實踐》五大課程,進行系統理論學習和創作實踐,創作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培養一批專業人才,以此推動中國傳統皮影戲的發展。”成都大學動畫係系主任、該項目組核心成員余洪教授介紹,參與培訓的該項目25名學員經全國招生、專家嚴格遴選和公示,來自全國各地,均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者副高職稱。“成員中包括了從業10年或在行業裏有影響有資歷有獲獎的學員,學員整體素質高,專業技術硬,有力地保證了項目成果的呈現。同時,該項目的實施,將極大增強中國傳統皮影在全國的影響力,同時推動學校美術學的學科建設和創新發展,學校將全力做好各項組織保障工作,確保本次項目順利推進。”
“皮影手作藝術的意義不在於幫助我們知悉了什麼內容,而在於身處其中獲得了怎樣的思考與感動。”成都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承千年精粹,興一方影窗,如何將這份思考與感動寄予藝術,這是需要一個獨立的思考過程來解答的課題,或許就像皮影戲製作與演繹一樣層次分明、意向深遠。”(文/圖 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