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節日專稿丨陳耀輝:端午,包裹大地深情

2024-06-10 09:1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端午就像一片有筋有脈的碧葉,包裹著華夏兒女既浪漫又現實的情懷,展示著一個民族靈魂深處永恒的詩意,貫穿著古老與現代生活的燦爛悠遠的色香。

這是中華大地上最深情的節日。

農曆五月,繁盛的景象在廣袤的土地上次第鋪開,芒種剛過,大地從芳春漸漸地進入清夏。南國的木棉石榴,北方的紅杏海棠,趁著良辰,用爛漫的花色,為滿懷期待的人們,演繹著一場盛大的賞心樂事。

綠蔭之下,清流之側,叢叢簇簇的三葉草隨處蔓延著,仿佛甜夢中甦醒的嬰孩,鮮嫩而又舒展,感受著悠長的夏日微風。一陣雨一陣晴,白雲悠悠,河水盈盈,岸邊的香蒲與稗草隨風輕顫,晴日的光影在葉片上明滅流動。

楊柳等高大喬木的新葉,仿佛涂上了翠綠的膏脂,油光可鑒,經過陽光的烘烤,淡香微苦的氣息,在雨後純凈的空氣中,靜悄悄地融入人的呼吸。

楊花和柳絮也開始飄舞了,似乎在演奏舒緩而且沒有盡頭的音樂,時空萬象,也因此緩慢起來。一切都那麼從容,從容又盛大。在盎然生機的節點,在光影斑駁安寧靜好的歲月中,盪漾著令人欣悅的光色。生命的表裏,潤澤而蓬勃。

仰看飛雲,俯視流水,我總覺得,這是自然造化為端午節呈上的豐盛禮物。

西曆五月下旬到六月之初,城市的街頭攤點上,已經開始叫賣端午節的應時雜貨,小巧的鈴鐺,五色手環、彩紙葫蘆、香草荷包,款式變化不大,但都很精美,各有特色。還有小販舉著的竹木架子,兩三層的橫樑上挂滿有聲有色的小物件,琳瑯滿目,極艷麗的色彩,極古樸的氣息。民俗節日,宜俗不宜雅,宜濃不宜淡,這樣才接地氣,才貼近原生態,才能從眉眼落到我們心裏來。

大小城鎮的早市上,在端午節前幾日,就開始出售竹葉和菖蒲葉了,家家準備包粽子吃粽子。對於北方的居民而言,竹子和菖蒲這些異鄉的物産,只有在包粽子之前,浸泡在清水裏,才可以恢復南國草木本然的青翠,以及在山在水時候的靈韻與清芬。糯米的香味兒,穿透層層包裹,翠竹嘉禾,麗日熏風,諸般意象融在一起,在我們的味覺與嗅覺中,於心靈深處,合成悠遠的感動與感慨。

如今的城市裏,門上插艾草的風俗,已經漸行漸遠了,但是也有深愛風俗之美的人,以其智慧與深情,給人一份驚喜。早些年的端午節,許多訂報的家庭,都曾在門口的報箱上發現一束新鮮的艾蒿。艾香悠長,端午安康。多麼令人緬懷的風情啊!

按照北方人的習慣,端午節又稱“五月節”。我的幼年時代,端午是一年中最青黃不接的節日。熱鬧的舊年已經遠去,瓜果蔬菜都還沒有成熟,已經好長時間不知肉味了。不過,對於孩子們而言,節日是不嫌多的,何況每個節日又各有各的好處。

東北鄉下過五月節,還有很多有趣的“説道”。五月初五的早晨,一睜開眼睛就會驚訝地發現,手腕上已經奇跡般地繫上了五彩線,房門和棚頂上挂著大紅大綠的彩紙葫蘆,洗臉盆裏浸著幾枝翠綠的艾蒿。童年的我基本上見不到粽子,故鄉的農作物以玉米高粱為主,不種水田,至於糯米和竹葉菖蒲什麼的,對我而言就只能是傳説了。當年南北方農副産品流通渠道有限,那種正宗的粽子,實在是很奢侈的東西。

俗話説,有錢沒有錢,各過各的年。即便是缺少條件,也要追隨大眾,跟住風尚,這就是文化風俗的力量。每到五月節,我可以分得幾個熟雞蛋,用浸濕的紅紙染色,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勾起饞蟲。母親總是把五月初一這天撿回的雞蛋另放著,到初五的早晨全家每人分一個,説是吃了這天的雞蛋,一年之內,可以預防肚子疼。後來接觸南方習俗,才知道端午的雞蛋是要用艾葉等草藥來煮的。

“端者,初也。”端午又稱“端五”“端陽”。這個“端”指的是夏季的起始。古人用地支的順序,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份,農曆的正月是寅月,第五個月份就是“午月”,而初五又屬於“午日”,所以又稱“端五”,也稱“重五”或“重午”。又因為午時為“陽辰”,所以又稱之為“端陽”。

遠古時代,人類生存條件十分惡劣。在與自然環境相互鬥爭、相互適應的過程中,我們的先民,逐漸形成了未雨綢繆、預防為主的生存理念。端午“避暑”活動也是由此而來,利用禮儀和風俗兩個渠道,在全天下廣泛傳播。

據《禮記》記載,先秦時代,每年的五月初五,國家都有相應的儀式,作為配合節令的禮儀活動。此時氣候相對濕熱,毒蟲頻繁出沒,人最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在《禮記·月令》中,記載了相對科學的生活經驗:用蘭草煮水沐浴,把艾蒿扎成人形懸挂在門上,飲菖蒲酒消除濕氣、用雄黃驅除毒蟲。選擇寬闊敞亮的宮殿、山頂、亭臺樓閣,遠眺風景、通風避暑。古人的物質條件是有限的,然而他們十分用心地對待可能發生的疾疫,為此做出了相對週全的防範。

先秦以前的端午,只是春末夏初兩季更替的節令,禮儀上的規定雖然很多,但是尚未形成具體的節日。

端午節的發源地,在先秦的楚國,其後風俗遠播,整個中國以及亞洲許多國家,都受到了深遠的影響。南北朝時期的宗懔編寫的《荊楚歲時記》,翔實地記載了古代端午節風光鼎盛的場景。

每年的端午之日,民間盛行“競渡”,也就是今天的賽龍舟活動,這是一場萬眾矚目的水上運動會。排滿江岸的輕舟清一色刻畫著龍頭圖案,遮天蔽日的旌旗迎風招展,在震天的鼓聲裏,江水波濤翻涌。觀禮席上坐著地方最高長官,以及隨行的官員、紳士、學子,還有富人家眷和不計其數的平民。古代端午競渡的觀禮規格很高,相當於官方大型活動,官吏士大夫都要身穿朝服,平民百姓則是無拘無束,爭奇鬥艷,仿佛一場時裝盛會。

宮廷與民間沒有條件參與競渡活動的人們,在裝扮上也是各顯其能,花樣百齣。杜甫有一首五律,題為《端午日賜衣》,描述了肅宗皇帝賜給他的時尚夏裝:“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端午節所包含的國泰民安的願望,祥和美好的寄託,則是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女人與小孩子身上。一支青翠芬芳的艾草在髮鬢上隨步搖曳,圖案新奇做工精緻的香囊佩在腰間,五色的絲線纏繞著雪白的手腕,步履生香,顧盼生姿,每個人都仿佛是天外仙子降落人間。即便家道貧寒,也要認真修飾,頭面光鮮,乾淨整潔的粗布衣裙,配著鮮翠的艾草髮簪,仿佛隱士的眷屬,別有一種美妙的風韻。

從節日氣氛的熱烈,推想古人對待生活的心意,或許不難理解。不論富貴還是貧賤,不論如意還是艱難,都該無愧天地,傚法自然。生命可貴,快樂年年!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這是唐代江南詩僧文秀的名句。兩千多年以來,端午節祭祀屈原,已經成為不變的習俗,成為中華民族端午文化的主線。

《荊楚歲時記》的作者、北周時期的宗懔認為,荊楚一帶五月五日的競渡,是因為屈原在端午這一天,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為屈原之死而悲痛,在他投水的江畔,每年都要舉行龍舟競渡活動,投擲五色絲繩捆紮的香粽,一遍遍排演著悲壯的獨幕戲劇——拯救屈原。最強最壯的漢子,最輕最快的船,最響亮最熱切的呼喊,只為改變那一時刻令人心碎的歷史。

屈原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詩人,其《離騷》和《天問》,想像之神奇,文思之澎湃,都是中國文學史上垂范千古的絕唱。《離騷》的情感,猶如無垠夜空中的一束閃電,以其耀眼的光芒,照徹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天問》以超越時代的思維,開啟了人們對宇宙萬物的沉思。他情思杳渺,能與神靈交談。在他的筆端,諸神的國度美麗如畫,山鬼化為明媚的少女,虛幻的湘夫人有了人類的體溫。楚地的樂曲,因為他的填詞傳遍四方。

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中華民族經歷數次文學巔峰時代,但屈原的成就無人能夠超越,正如馬克思評價希臘史詩——至今都是“高不可及的範本”。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中華文化發展的源流上説,屈原是忠君愛國思想的開啟者。

屈原所秉持的,是始終如一、積極入世的價值追求。他的忠愛之心、憂患意識和進取精神,他的憤怒和抗爭、九死不悔的堅定意志,可以讓我們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理解這位有擔當的政治家、文學家。以至於他的死,想來都是他璀璨生命的奮力一搏,是閃電,是雷鳴,是劍指黑暗的最後一擊。

在中國的諸多歷史人物中,與民俗節日“綁定”的,只有屈原一人而已。端午節的精神內核,已經深深地根植于中華民族潛意識層面。無論怎樣的外力,也難以將它動搖,這就是優秀文化的偉大力量,也是我們增強文化自信的血脈根基。

“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魯迅的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把悲劇看清晰看仔細,進而珍惜人世間的一切美好。

我相信在屈原的故鄉,由於楚國強悍的民風,當時對他的哀悼,一定是情緒在理性之前,激昂在悲傷之後。與其為屈原的死而憾恨,不如秉承他的遺志,學習他的高風亮節,把他的願望,讓人民快樂地生活的心願,落實在眼前的生活之中,傳遞給四方之國與後世之人。那麼屈原的愛國愛民精神,就可以深入人心、流芳百世了。

無論是為了防範天災瘟疫,還是虔誠地紀念偉人先驅,兩者核心的觀念,應該是殊途同歸的——都是對安康的祈望,是中華民族關於天下太平的夢想。

良風美俗,足以觸發人心的感動,滋養人們對生活、對祖國的愛。中國夢,因為愛,而存在。

我喜愛端午這個節日,喜愛五月這樣的季節,喜歡用身體髮膚解讀仲夏,感受波光雲影,體察一切美好。

我願意用生命去愛護這一切,就像屈原熱愛祖國。持守這份欣然,與古今的賢者達成相互的理解。這是源於靈魂深處的情感,百折不撓,九死無悔,溫柔而堅決。(作者 陳耀輝)

本文發表于《人民日報》2017年5月30日8版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