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 成都醫學院開展這場校園科普實踐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日前,成都醫學院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部,離退休工作處(籌)和藥學院師生來到新都區西街小學,圍繞“中醫藥文化”主題開展文化講述和手工體驗課,寓教于樂,啟智潤心,為該校學子們帶來了一場不一樣的課堂體驗。
“同學們,大家知道中醫藥學治未病的含義嗎?”成都醫學院黨委副書記蔣通榮和該校師生交流了自己對中醫藥學的理解。他表示,中醫藥學不僅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於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幫助青少年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時代價值。“希望師生們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優勢、科學規劃活動安排,為賡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積極貢獻。”
“端午節馬上到了,我帶大家一起了解和端午節習俗有關的中草藥……”成都醫學院校醫院中醫主治醫師呂茜倩副研究員,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給大家講解了棕、艾束、菖蒲等中草藥,生動形象地詮釋了中醫治未病的理論知識,並向學子們傳遞了“上醫治未病”“未病先防”的中醫理念。同時,成都醫學院藥學院從事藥用植物資源與利用實驗研究工作的秦琴老師,為學子講述了屠呦呦通過中草藥對抗瘧疾,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秦琴向大家講解了傳統中醫藥材配伍,並精心選擇了“藿香、丁香、紫蘇、艾葉、陳皮、薄荷”等幾種中草藥,對其出處、典籍記載、性味、功效等進行了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成都醫學院藥學院副教授昝旺告訴學子們,佩戴中藥香囊源於傳統醫學“衣冠療法”,旨在以芳香化濁氣,通過口鼻吸入、皮膚經絡吸收藥物芳香,達到避穢濁、禦疾病的功效。此外,昝旺還展示了用古代中醫藥材稱量工具戥秤稱量中藥材的方法,並邀請學子們現場體驗。
在成都醫學院大學生哥哥姐姐們的幫助下,西街小學的孩子們完成自己第一個香囊的裝配、製作。在感受中草藥文化魅力的同時,現場老師們循循善誘,點撥引導,從香囊所代表的“禮”“節”“美”“雅”“情”等內涵出發,為孩子們開展了一場美育和德育教育。
據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由成都醫學院和新都區聯合舉辦。“我校將面向新都區中小學生,持續開展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主題的社會關愛教育,以‘正心篤志、崇德育人’為主題的人格修養教育,以‘傳承創新、以文化人’為主題的文化傳承教育。”成都醫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我校充分利用學校校史館、圖書館、醫學人文素質基地、青少年中醫藥科普基地等場館資源,醫學醫藥專家、思政教育專家等教師資源,以及大學生社團資源,‘走出去’與‘迎進來’並行,開展紅色文化宣講、生命觀教育、中醫中藥學科普等實踐研學活動,切實提升青少年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增進校地合作交流的成效,發揮好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王李科)
供圖:成都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