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賦能更好的教育丨聚焦區域教育創新發展,國家重點課題成果發佈
6月2日,跨學科教育區域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成果發佈會在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成功舉辦。
會議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主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北京師範大學《基於學科融合的課程設計與評價方法研究》課題組、學科網承辦,獲得了來自全國各地關注跨學科教育的專家學者、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參與,得到了“光明教育家”以及各地教科院、教育局、教研室、學校的關注和支援。
會議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張慧星主持。張慧星認為,跨學科教育需要學生從問題情景、挑戰任務出發,融合運用多學科知識、過程、方法解決問題,培養高階問題解決能力,提升核心素養。跨學科教育的背後是知識整合的邏輯,強調複雜問題的統領、多學科知識的精準運用和核心素養的真實落地。
課題組副組長 張慧星
嘉賓致辭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技術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劉雍潛出席會議並致辭。劉雍潛認為,教育技術學科的核心是設計。跨學科教育的發展標誌著教育改革的未來,其方向路線是正確的,但真正深入學校實踐層面目前仍有難度。《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以設計為理念,將課程開發方法提煉成設計技術。一線教師在掌握統一的思想和方法後,就可以開發複雜問題統領的跨學科項目式課程,解決跨學科教育落地最後的“離地三尺三”問題。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劉雍潛
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總經理,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中關村課後服務數字化創新研究院院長趙偉鵬在會上致辭。趙偉鵬認為,跨學科教育作為教育創新的重要方向,已成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應用能力和開放協同精神的必然選擇和重要途徑,對於推動教育深層次改革、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具有深遠的意義。跨學科課程建設是核心和重點,希望本次活動發佈的課題成果能夠提供對教育改革有價值、可複製的示範樣本,實現更好的引領作用,激發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進來,帶動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資源合理分配。
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總經理 趙偉鵬
主旨報告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組長楊開城帶來題為《跨學科教育的困境與新教育學的解決之道》的主旨報告。楊開城認為,新教育學的研究對像是教育系統,有教育科學和教育技術學兩個分支。教育科學解釋教育系統的運作規律,兼具描述性和解釋性。目前跨學科教育面臨缺乏課程支援、教師專業能力不足、教育過程管理待完善等困境,要以新教育學的視角進行跨學科教育的設計和實施,讓學生學以致用,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去理解和解決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課題組組長 楊開城
主題報告
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跨學科教學指導專委會委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框架研製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郭華帶來題為《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需要注意的幾個基本問題》的視頻報告。郭華認為,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落點是學習,跨學科是路徑,主題是載體。有意義的主題、有挑戰性的任務、可落實的目標,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頭腦、心靈和情感,讓他們投入有意義的、沸騰的真實生活。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華
北京市大興區教育工委委員、大興一中執行校長劉娜帶來題為《區域整體推進的跨學科課程建設與骨幹教師培養實踐探索》的報告。對於經開區的跨學科教育實施工作,劉娜總結為三步:一是區域統籌,整合資源;二是整體設計,推進跨學科課程研發流程;三是整體推進區級骨幹研修班落地,其中骨幹研修班的培訓方案設計和實施得到了北師大課題組的大力支援。
北京市大興區教育工委委員、大興一中執行校長 劉娜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十四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眾籌式跨學科數字化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公平帶來了題為《跨學科課程建設與骨幹教師培養一體化實施方案》的報告。公平介紹了跨學科項目化課程庫、《中小學跨學科課程開發技術規範(內部版)》、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跨學科課程開發流程及關鍵技術、跨學科課程建設與骨幹教師培養一體化實施方案等課題成果,並邀請全國教育局、學校、名師工作室加入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與北京師範大學發起的跨學科教育聯合研究團隊,共同推進跨學科教育的高品質實施。
課題組副組長 公平
學科網跨學科教研總監崔立佳帶來題為《落實新課標,助力跨學科教育高品質實施——學科網的跨學科教育實踐與規劃》的實踐分享,介紹了學科網與北師大課題組聯合推出的包括跨學科課程資源庫、跨學科教師成長訓練營、跨學科校長高研班在內的跨學科教育解決方案。
學科網跨學科教研總監 崔立佳
圓桌論壇
在校長圓桌論壇環節,北京市十一學校通州實驗學校執行校長胡春麗,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小學支部書記、校長張岩,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中學部副校長唐瑞鶴,杭州市余杭區良渚七賢小學副校長劉治富,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課程教學中心主任林琳圍繞“中小學集團校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的主題展開討論。
圓桌論壇
北京市十一學校通州實驗學校執行校長胡春麗介紹了學校的跨學科教育項目。胡春麗認為,跨學科課程著眼于長遠,服務於當下。十一學校有“不唯高考,卻贏得高考”的説法,高品質的課程一定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應該既能包含國家的課標要求,同時也有利於長遠育人目標的實現。
北京市十一學校通州實驗學校執行校長 胡春麗
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小學支部書記、校長張岩介紹了鄉村學校在跨學科教育方面從“摸石頭過河”到深入研究的過程。張岩認為,在與北師大課題組共同進行跨學科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老師們能夠從教材中跳出來,以課程設計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育人,這對教師成長和職業發展有很大幫助。
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第二小學支部書記、校長 張岩
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中學部副校長唐瑞鶴介紹了學校在跨學科課程建設方面的進展。唐瑞鶴認為,推進跨學科教育需要課程、師資、機制三個條件,跨學科教育要讓孩子主動投入到項目研究當中,以積極的生命狀態反哺日常學習的投入度和驅動力。
北京市建華實驗亦莊學校中學部副校長 唐瑞鶴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七賢小學副校長劉治富認為,教育應該回歸到人的生命成長規律,回歸到教育的本質規律之上,不能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展來換取分數的進步。跨學科教育需要融入團隊、閱讀、文化、研究等多個方面,全方位推進落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七賢小學副校長 劉治富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課程教學中心主任林琳認為,跨學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時深度理解問題並進行應用分析,能夠超越淺層理解,産生創新性關聯,運用高階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發展和突破。
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課程教學中心主任 林琳
本次活動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跨學科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平臺,更展示了教育工作者們在推動跨學科教育創新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隨著跨學科教育的不斷推進,相信未來教育事業將呈現出更加多元化、開放化和創新化的發展態勢,促進學生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與會專家合影
(圖文來源/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 編輯/杜汴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