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下以集體備課方式的作業設計和實施
摘要:按照“雙減”和新課標的要求,開發優質、高效的作業,讓作業更有創意,成為一線教師的重要課題。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當下新時代教師必須樹立的一種重要觀念,由此單元整體教學下的集體備課又是一種實現“減負提質”的重要方式,其中作業設計便是最核心的一點,因為“學教評”強調教師需要先明確教到什麼程度,所以,毋庸置疑,高品質的作業設計必將是理想教師設計理想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本文就“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趨勢和類型作簡要敘述。
關鍵詞:雙減、集體備課、作業、核心素養、評價
在“雙減”背景下,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刻不容緩。關於作業,一線教師都有個相同的體驗感受,對於優等生而言的作業內容簡單缺乏挑戰性,處於中下等學生而言存在作業偏難,解答過程困難重重的問題。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作業中提升,讓作業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可以創設各種類型的作業。
一、作業設計的目的
教師設計作業是以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掌握作業設計方法,提高作業品質,做到精選、精準、精巧、精心設計。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對作業多維度評價和展示,樹立大視野,深化作業理念,站在比分數更高的層面,放眼教學常規過程,實現減負提質的關鍵在於常規打底,課堂為重,課程引領,教師保障。
二、作業設計的趨勢
無論是“雙減”還是當下的熱門詞“單元整體教學”都指向“集體備課”的模式,其中的“學教評”一致性能引領備課,備課首先需要明確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教到什麼程度指向常態化的評價方式——作業設計。優質高效的作業設計更能明確學到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和過程性特徵,教師需要設計適合、豐富的作業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作業設計的實施
1.單元類作業:整體性學習
單元類作業是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執行和評價的左右的集合。單元類作業設計遵循一致性、統整性、多樣性和差異性原則,這也是備課的要求,具有“高結構”“強關聯”和“共成長”的特質。學生在完成單元類作業的過程中,突破了傳統作業固化的框架體系和碎片化的學習模式,以統整而非疊加的系統學習方式拓展原有知識框架,發展思維品質,完善情感價值,形成核心素養。
2.合作類作業:合作性學習
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社會建構,它是在與家長、教師和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合作類作業是與他人共同完成的,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能會産生不同的意見,學生不僅要完成作業,更要學會交流、學會接納、學會寬容。
六年級下冊“百分數(二)”中學習“利率”,利率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並且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但僅僅在成年人中應用廣泛,學生時代接觸較少,特別是小學生幾乎沒有接觸,設計合作類作業,宜寓教于樂、樂中求教、激活思維、開啟智慧、展示才華、發展個性,所以創設合作類的作業可以事半功倍。通過向銀行諮詢了解、家長協助、同學互補的方法近距離認識和理解利率的來歷、計算方法,同時播種理財意識。
3.體驗式作業:感悟式學習
新課標歷經幾十年的改革,始終不變的是不斷強調學生的身心體驗並從中獲得知識的感悟。體驗式作業是引領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現與建構過程、切身感受學習內容的趣味與價值。注重學生“習得過程”中的知情意行同步協調發展,著眼于作業情境活動對學生個體的潛能喚醒和情感浸潤,體現出學習者沉浸式的作業特徵。
學生年齡特點的原因,特別是小學生學習知識時必須依託情境,以“情境中的學習活動”為作業載體,發掘、拆分“體驗”要素,創設真實或虛擬的體驗情境,設置既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又利於學生認知與情緒交互作用的作業,有利於促進學生體悟學習。
學習“量感”特別需要體驗式作業。面積單位“公頃”的認識、換算和應用,可以設計小組合作完成學校足球場的測量並與平方米進行換算來深刻感受公頃的大小,用一段文字表達公頃帶來的直觀體驗。
4.自主式作業:主動式學習
自主式作業是學生依照教師設計的作業範圍,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認知風格和學習水準,自主選擇作業內容、作業完成形式;同時根據作業要求,學生自主管理作業完成過程。
設計自主式作業時,可以採用喜聞樂見的思維導圖,這個作業一般可以設置在單元學習完成或總復習時間,教師通過創設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相適應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激發學生求知欲。採用多維度評價體系,鼓勵學生,讚揚學生,在學生完成自主式作業的過程中,教師還需適時引導學生生成意義、建構知識。
5.主題類作業:創新式學習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個人核心素養的塑造與追求。主題類作業聚焦核心素養,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關,更能體現探究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等價值追求。教師圍繞某一主題設計、佈置主題類作業,可以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途徑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會知識、提升能力,不斷積蓄成長的力量。
6.表達類作業:突破式學習
表達類作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作業,也是新課標中“三會”的目標之一。目的在立足自主發展視角,引導學生在課內學習實踐、場景體驗等學習活動後,突破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構建認知和現實世界的橋梁,用語言或非語言形式表達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會用數學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是新課標中的第三會,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注重關注學生表達中的個性特點呈現、情感體驗釋放以及其心理機制詮釋,激發學生內源性學習動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發現自我、接納自我和展示多元自我。其能力要求高,素養發展明顯,可以通過學生獨立評講不同層次的作業來帶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甚至可以錄製學習講題視頻分享至視頻號,以榜樣的作用帶動更多人主動學習,同時還可以提升每位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每一位學生能説、敢説、想説,核心素養自然生成。
無論採用何種形式作業,作業設計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採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和學生的過重作業負擔,是新時代對理想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了培養時代新人的最優途徑,沒有固定模式,只要把握整體方向,一定會實現“立德樹人”的總體目標。(樂山市新建小學 徐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