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聚焦社會準備,共話熱愛集體 這場教研活動在天府四幼舉行

2024-05-17 15:39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為進一步促進聯組幼兒園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創設開放共用、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教研環境,實現聯組園所教育資源共用的目標,5月15日,四川天府新區學前教育教研聯組(社會組)“聚焦社會準備 共話熱愛集體”教研活動在四川天府新區第四幼兒園舉行。四川天府新區成南幼兒園園長、社會聯組組長劉曉艷,成南幼兒園保教主任、社會聯組副組長周梅,天府四幼副園長盧姚及社會聯組全體成員、天府四中教育集團學前部公民辦幼兒園教師4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天府四幼保教主任、社會聯組副組長余運梅老師主持。她以“破冰互動”開啟此次活動。“為什麼加入社會聯組?説説自己加入社會聯組的感悟?”聯組老師們就互動話題以“明信片”的方式進行記錄,指間流露出對聯組深深的熱愛。

余運梅以《幼小銜接視域下社會準備的實踐探索——熱愛集體》為主題,圍繞“幼兒社會性發展概念”“培養幼兒熱愛集體的重要性”“應遵循的原則”“年齡特徵及具體表現”“教育建議”“引導與評價”六個方面進行了精彩的分享,為在座的老師們明確指出了幼小銜接視域下培養和提升幼兒熱愛集體的方向。余運梅強調,幼兒熱愛集體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是一個持久的過程。要從幼兒一日生活和遊戲入手,早培養、早準備,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以幼兒喜歡並能欣然接受的方式進行培養,使他們能在教師、家長的引導下,在與同伴互動中産生歸屬感、集體榮譽感,輕鬆、自然地過渡到小學生活。

天府四幼李明芋老師圍繞大班幼兒在一次晨會活動中産生的話題“我們為什麼得不到流動紅旗”進行《流動紅旗我來了》案例分享,為老師們提供了寶貴的教育啟示:生活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參與,也是一種體驗。老師巧妙捕捉孩子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並給予支援,可以讓幼兒集體意識、責任感的種子在心底生根發芽。老師要關注幼兒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的培養,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如何利用主題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呢?”天府四幼徐婷老師帶來《主題背景下中班幼兒熱愛集體培養的課程實踐》專題分享。徐婷圍繞中班3月主題活動《我的家鄉》,從“主題來源”“審議明方向”“課程實施”“成果展示”詳細分享了幼兒園基於幼兒經驗現狀,幫助孩子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家周圍的環境、感受社區的文化、熟悉家鄉的特産、品嘗家鄉的小吃、聆聽家鄉的童謠、講講家鄉的方言等,逐漸萌發孩子們熱愛家鄉的情感,建立歸屬感。

隨後,老師們圍繞教研前置話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研討結束後,老師們結合專題培訓、經驗分享,以及自己在幼兒社會準備之熱愛集體培養中的實踐經驗,積極發言、分享心得,進一步豐富了培養幼兒熱愛集體的指導策略。

最後,劉曉艷感謝天府四幼帶來了一場高品質的活動內容,對參研教師的積極參與、深度研討表示肯定。她強調,熱愛集體是一種表現,熱愛家鄉是一種情懷,熱愛祖國是一種精神。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要牢記“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的責任使命,引導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受“集體”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中深化“我們”的概念,在活動中昇華對集體、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

幼兒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熱愛集體、融入集體,為集體貢獻力量,才能形成良好的集體,我們個人才能在集體中更好地成長!”(圖/文 四川天府新區第四幼兒園)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