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以教育理性防花式“經驗帖”陷阱

2024-05-15 10:21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據《北京日報》報道,“升學簡歷套用模板”“小升初志願填報攻略”“手把手教錄幼升小面試視頻”……進入中小學招生季,五花八門的升學“經驗帖”在網路平臺冒頭。記者向多所中小學進行求證,結果表明所謂的面試視頻和入學簡歷的要求並不存在。可見,一些商家或個人將自己包裝成“專家”,誇大其詞販賣升學焦慮,誤導家長做無用功。

由於一些家長依然難以擺脫教育焦慮情緒,各種升學“經驗帖”應需而生、層出不窮,分享所謂的成功秘訣、捷徑和技巧,吸引著家長的目光,試圖從中牟利。然而,這些“經驗帖”往往隱藏著陷阱,給家長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經濟壓力。因此,廣大家長應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長,防止落入花式升學“經驗帖”陷阱。

其一,辨識“經驗帖”中經驗的局限性。經驗作為感性認識必然有其局限性,即便一些升學“經驗帖”有一定的真實性,但依然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條件限制。升學成功案例的背後,可能是學生自身天賦、家庭教育資源、所在地區教育制度設計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非單一升學經驗或方法的直接效果。在升學和育兒上,簡單複製他人的經驗並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其二,認識到“經驗帖”有基於利益的誘導性。不少“經驗帖”背後有一本經濟賬。有的假借“專家”的名義編造虛假資訊,誘導家長繳納高昂的諮詢費;有的打著分析政策和考情的旗號,想要吸引流量漲粉,為直播帶貨生意作鋪墊。出於利益的考慮,“經驗帖”往往製造焦慮,提供的資訊價值經不起推敲。其三,警惕“經驗帖”對學生價值觀和學習心態的負面影響。如果家長對一些“經驗帖”過於迷戀,將孩子學習的目標窄化為對升學的單一追求,會容易導致孩子喪失自主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讓他們産生較大的心理負擔。

現實中,一些家長對網路平臺上的各種“經驗帖”並非沒有防範意識,只是由於渴望獲取更多的資訊資源而容易被套路重重的“經驗帖”帶偏。因此,在升學招生等關鍵節點,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儘量簡化升學流程,提高升學資訊的透明度,及時消解家長的疑慮。在日常的辦學過程中,學校要多傾聽了解家長的心聲,主動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處理好孩子短期發展與長期成長的關係,少一些教育功利主義。

良好的教育生態需要共同營造。隨著國家對網路平臺責任的不斷壓實,網路平臺應重視對教育內容的審核和把關,對發佈教育資訊的主體設置一定的門檻,不能讓片面追逐利益而不顧內容品質的自媒體賬號“大行其道”。對於一些賬號虛假宣傳、擾亂升學秩序的行為,網路平臺要積極配合政府做好監管和懲處。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可短視功利。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合理規劃學生的成長與成才路徑,才能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對於充斥網路的各種“經驗帖”,必須慎之又慎。

(作者係復旦大學博士生)

作者:肖綱領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