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守望成長,溫潤未來 邛崍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舉辦培訓活動

2024-05-13 15:39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更是他們性格塑造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基石。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家長們往往充滿著急、困惑與無奈,為助力家長更好地與孩子溝通交流,5月10日,邛崍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在西街小學舉辦培訓活動。

本次活動由邛崍市教育局、邛崍市民政局、邛崍市婦聯聯合主辦,特邀華東師範大學兩位博士作現場專題講座,四川省教育評估院校家社協同育人測評研究人員、正高級教師李淑英親臨指導。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成武,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毅,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智媛,以及邛崍市27個未保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各學校相關負責人、教師及家長代表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在講話中感謝了遠道而來的專家傳經送寶;並指出家庭教育很重要,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失敗的遺憾,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局外人,呼籲全市各未保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家長要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華東師範大學健康與臨床心理系主任嚴超帶來題為《兒童青少年情緒健康與家庭生態系統》的專題輔導。嚴超指出,12-18歲的青少年會因生理特點導致情緒不穩定,該階段也是情緒障礙的高發期,其間更需要家長的理解與引導,幫助青少年成長。講座過程中播放的《溝通與信任》小視頻引起全場共鳴,許多參會人員都感動得流下眼淚,並深刻反思自己作為父母這一角色的表現。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髮展障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鄧賜平作題為《家校協同指導兒童發展:數據驅動的學校心理學應用》的精彩講座。鄧賜平指出,家校協同,構建數據驅動的學校心理學服務體系是解決當下心理健康教育單一、專業隊伍嚴重缺失、學校情況千差萬別等諸多困境的新出路。基於跟蹤測評的學生發展指導實踐,使用數據驅動的學生問題預警與干預,數據驅動的學生班集體建設與管理,讓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及心理健康工作更加精準有效。

此外,專家組還到南街小學、西街小學、白鶴學校實地調研。調研過程中,專家們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趁早,家訪是深入實施家庭教育的好方法,交流的話題要有針對性、專業性。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合,學校可以抓住學生的年齡節點分段設計,教師培訓可以與高校聯動,發揮高校研究生、博士生的專業性,帶動學校一批教師走向專業研究。要充分結合本地資源,做好學生入學適應校級方案,讓優秀家長現身説法,由以點帶點擴大到以點帶面。(圖/文 邛崍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