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農村留守兒童的“明亮世界”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初級中學,專家志願者團隊為附近學校初篩近視的學生驗光配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攝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初級中學,初篩近視的孩子們排隊等待眼部檢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攝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初級中學,專家志願者為需要配鏡的學生測量瞳距。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攝
從縣城出發,驅車去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蕎窩鎮株木樹小學,需要一個半小時。公路沿山而建,狹窄蜿蜒,汽車行駛的公路上,時不時地出現黃牛、山羊,以及玩耍的兒童……
普格縣于2020年11月17日退出貧困縣序列。目前,全縣有1所高中,53所小學和初中,加起來共有1035個班級,近5萬學生。因當地眼科醫療條件有限,很多近視學生無法及時發現得到矯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和生活品質。
“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4月16日下午兩點半,記者抵達蕎窩鎮株木樹小學時,正趕上學校廣播在播放眼保健操密碼,正在上體育課的小學生們立刻排隊蹲在操場上,做起了眼保健操。校長馬海你坡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5天前,上海普瑞公益基金會“點亮明眸”公益項目的專家志願者團隊來到了這裡,為孩子們進行了眼部疾病篩查並提供免費驗光配鏡服務。
馬海你坡説,在專家團到來之前,學校對全校594名學生進行了初篩,發現有53名學生裸眼視力低於4.8,經過眼科醫生和專業驗光師復查,發現共有25名學生需要配近視眼鏡。
六年級班主任阿衣小華老師的班裏篩查出了兩個近視的孩子。阿衣小華告訴記者,學校裏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務工,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每個孩子都有一部手機,在學校時手機由老師保管,放學再還給孩子,以方便他們跟父母聯繫。很多孩子回家後都會熬夜打遊戲、刷視頻,導致視力下降,而老人並不會對此進行管束。
阿地莫子作今年14歲,是阿衣小華班裏的學生。她告訴記者,父母在外地打工,她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她每天放學回家後,寫完作業,再幫爺爺奶奶幹點活,然後就會用手機打遊戲,刷視頻。上個學期,她發現自己看不清楚黑板了,這件事她只告訴了比她大兩歲的姐姐。阿地莫子作的姐姐在普格縣讀初中,視力也不好,在拼多多上買了一副眼鏡,姐姐答應以後也會幫她買一副,但是這個承諾一直沒有兌現。
跟學校裏的其他孩子一樣,阿地莫子作平時很少有機會離開村鎮,更不可能自己去縣裏配眼鏡。她僅在五年級時因為參加舞蹈比賽去過縣裏一次,對縣裏唯一的印象就是“非常熱”。所以,她自己在拼多多上找了一家眼鏡店,由於沒有驗光,她並不知道自己的近視度數,便在客服的推薦下,花了幾十元,買了一副200度的眼鏡。結果可想而知,度數並不合適,她也只好將就著用,“不然就完全看不清了”。在志願團隊來到學校之前,她已經“將就”了一個多月。這次經過檢查,阿地莫子作得知自己的雙眼視力都是4.4,不過讓她開心的是,一個月後,她就要有一副屬於自己的“看得清”的眼鏡了。
阿衣小華班裏的另一名近視學生特覺子色反省自己近視的原因是,“經常熬夜看電視到12點以後”,雖然“看黑板很模糊,越來越嚴重”,但他仍然沒敢告訴在外地務工的父母。“因為爸媽不讓我熬夜看電視,怕他們揍我。”此前他也沒想過自己需要配眼鏡,“聽大人説,越戴眼鏡近視越嚴重。”特覺子色跟爺爺一起生活,家裏還有二嫂和兩個弟弟,兩個哥哥和大嫂也都在外地打工。特覺子色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8歲就會做飯了,現在每天都幫二嫂做飯,兩個弟弟也會幫忙,“我們都是互幫互助的”。説起一個月後就能拿到眼鏡,他開心地笑了起來,“太高興了,好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然後他又像個大人似的補充道,“不用自己花錢了。家裏6個孩子,還是有點窮”。
拉普洪兵也是株木樹小學的學生,今年12歲,家裏有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弟弟今年只有3歲。“爸媽都在外地打工,爺爺奶奶忙著地裏的活兒,也管不了我,他們晚上回來我也不知道。”拉普洪兵是家裏的老大,於是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到吃飯時間了我就給弟弟妹妹做飯”,其餘的時間他都在用手機打遊戲。發現看不清楚黑板後,他只能抄同桌的筆記,這讓他覺得“很沒面子”,因為“同學學習沒有我好”。拉普洪兵覺得自己成績還不錯,在班裏排十幾名,他跟爸媽説過想配眼鏡,但是爸媽都在外地,所以讓他“忍一忍,等到上初中再配”。這次有了免費配的眼鏡,拉普洪兵覺得,“爸媽應該很高興。因為我能看清楚黑板的話,成績還可以再提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