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天府家長“慧”:辦好家門口的優質學校,讓孩子實現就近“上好學”

2024-04-29 11:23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家門口就有“好學校”是每個家庭的美好期盼。如何讓更多孩子實現就近“上好學”?如何讓每一所學校都實現孩子喜歡、家長滿意?4月26日,四川省家庭教育公益宣傳活動《天府家長“慧”》公益講座邀請了專家和家長代表,一同暢聊“辦好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秉持優質共用的理念 推動名優教師跨學校跨區域服務

家長代表許志香在主題分享環節中説道:“我們家和千千萬萬家庭一樣,是普通的雙職工家庭。小升初時,我們也曾有過一些困惑: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去一所好學校,有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孩子上學安全、方便,家長可以給孩子更多陪伴。所以後來,當我們得知被搖號到離家較近的成都市列五中學時,一家人都很高興。因為離家近,我和孩子爸爸能給他更多生活上的照顧和情感上的陪伴,有了很多難得的‘親子時光’。同時,我也真切地感受到,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校;家長的愛和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表示,教育是農耕式的慢節奏,需要慢與等待,孩子生長髮育乃至情智發展都有固有的生物節律。家長選擇就近入學有助於落實他所説的育兒三定律:主動鍛鍊、深度睡眠、科學陪伴。保證孩子鍛鍊的時間更充裕。就近入學,可以把時間節約出來,讓孩子充分地鍛鍊。青少年正處在一種身體發育的關鍵期,通過鍛鍊可以促進發育,增強體質健康。其次,鍛鍊還可以通過激素等內分泌調節,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緩解焦慮;保證孩子睡眠的時間更充足。就近入學可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這對他們的身體發育和心理健康都有益處。如果上學近,每天早上可以多睡30分鐘,孩子們一年可以多睡100小時。睡眠是資訊重整,是知識重構,是與自己的對話,沒有良好的睡眠,就沒有創新;保證親子陪伴的時間更充盈。就近入學可延長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促進親子關係。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高品質地陪伴。此外,就近入學孩子可以避免乘坐擁擠的交通工具,減少感染疾病的風險,還有更多自由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周榮談到了成都在“有學上”和“上好學”兩個方面的經驗做法。周榮表示,“有學上”包括一個初心、三個關鍵詞。一個初心指便民、惠民,三個關鍵詞則是方便辦、有選擇、可綁定。其中,方便辦——根據國家、省關於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要求,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成都市教育局在省教育廳指導下採用統一平臺採集資訊、聯網校驗、網上報名、電腦隨機錄取、學位確認等,資訊採集及核對從過去需要7天縮短到只需要7分鐘。有選擇——成都市的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在全面保障每一個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有一個公辦學位的基礎上,還可以自願選報一所民辦學校,實行公辦、民辦同步報名、統一錄取;對於符合條件的小升初孩子來説,可以選報市直屬的三所初中,還可以參加區域內公辦學校劃片搖號錄取和民辦學校報名電腦隨機錄取。被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的孩子就有公辦和民辦兩個學位,家長可以在指定時間進行公辦、民辦學位的選擇。可綁定——2021年以來,成都市在全國率先實行多子女同校就讀政策,雙(多)胞胎子女、多子女家庭的子女因電腦隨機錄取或劃片調整導致不能就讀同一學校的,均可線上申請綁定,符合條件的,可實現多子女同校就讀。

周榮表示,成都市關於“上好學”始終秉持優質共用的理念。在解決了“有學上”問題之後,一直努力做好三件事。校領辦——從1999年起,成都市就致力於探索名校集團化辦學的方式,探索出“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農校”等有效方式;優質輻射——為了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打破時間、空間的阻隔,今年成都市正在建設“蓉易學”教育資源共用平臺,通過“優質資源到課堂”等五大功能模組,整合國家、省教育平台資源和成都市中小學名校資源;教師共用——為解決個別學科教師短缺、豐富課程資源,成都市率先試點創設市級教師共用中心,推動名優教師跨學校跨區域服務。

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

“帶著‘建一所,成一所,起步即優質’,讓孩子們在自己家門口接受優質義務教育的使命,我們一直在努力。”成都墨池書院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四川省特級教師謝治國介紹了學校的做法。他表示,在文化引領方面,學校將校名定為“成都墨池書院小學”,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新區科技文化融合重構。學校精心佈置了“墨池”“子云亭”“漢字天空”“子云讀書檯”“九思堂”等景觀場域,孩子們經常在這些地方讀書誦詩、彈琴吹笛、寫字作畫、舉棋對弈;學校“童韻”合唱團把“古詩新唱”從學校唱到了中央電視臺。在協同育人方面,學校不僅注重學校、家庭協同共育,重視與大源片區益州小學、教科院附屬學校、石室天府小學、蒙彼利埃小學、霍森斯小學、公園小學等學校的協同,同時堅持深化幼小銜接與協同,與周邊的幼兒園共同開發課程,實現無縫銜接,幫助孩子們適應幼小銜接。

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總督學、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區教育考試中心主任張勇表示,青羊區一直將“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作為區域教育追求,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滿覆蓋。突出教育優先,夯實優質均衡根基。優先保障教育投入,近五年義務教育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長率15.26%。全力保障學位供給,通過建、改、擴、租等多種方式,累計調整用地200余畝,新增學位36900個。“一校一案”資源配置提檔升級,通過騰挪轉換、整合擴建、地下延伸等在校內拓展育人空間;依託區域文博資源優勢,打造“一公里學堂”,在校外拓寬育人厚度。

張勇談到,青羊區聚焦育人品質,切實落實“五育並舉”。堅持樹“德”,確立以德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一的品質觀,實施思政提質行動,培育思政“金課”;圍繞增“智”,聚焦核心素養,從課程、教學、評價、支撐及科學教育等方面改革,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全面健“體”,落實每天一節體育課,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籃球、網球、冰雪運動等特色校32所。

張勇表示,青羊區深化提質擴優,助力全域優質均衡。新建學校,辦一所優一所,新建學校全部納入傳統優質學校集團,建立新建學校成長培育機制,建校前三年按照最優等級進行考核認定,給予充足成長期;集團引領,共建共用,現有17個教育集團,建立了“四同三共用”集團內部合作機制,規範集團發展考核,集團之間和集團內部差異不斷縮小;特色發展,各美其美,30年來青羊教育一直推進“一校一品、一校一景”學校特色發展,培育了一大批“站得住、立得穩、叫得響、有特色”的品牌學校,更好地滿足家長多樣化的需求。

成都市武侯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羅虹談到,武侯區通過集團化辦學、教育數字化轉型、校家社協同育人等舉措持續辦好家門口的好學校。區域出臺了《武侯區關於加強名校教育集團工作的管理辦法》,強化名校集團的成立、管理、運作保障,並逐步建立成員學校“分層審批”準入及孵化退出機制。集團化辦學的關鍵是龍頭名校的引領、輻射、示範作用。區域通過完善集團章程、推進集團治理的現代化,實現名校在辦學理念、教學理念的共用,實現幹部教師互派,教學資源共用。

羅虹介紹,武侯區緊抓教育數字化轉型,以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為契機,以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為指引,以學情數據分析為基礎,以多種資訊技術手段深度應用為抓手,引領區域學校探索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持續提升課堂教學品質,提升各校教學品質。立足學生畫像、教師畫像、學校畫像等3個畫像,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師發展評價,以及學校發展的增值評價。 

羅虹還談到,武侯區作為全國校家社協同育人實驗區,著力推進規範化家長學校建設,圍繞弘揚家國情懷、交流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長素養、築牢家校溝通紐帶等目的,常態化開設“武侯家長學堂”、家庭教育“120工作室”、喜馬拉雅“雲聽”學堂等,對不同需求家庭和困境兒童提供支援和幫助。

“成都高新區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建好‘新學校’,提升‘薄弱校’,培育‘優質校’,以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供給助力每一個孩子的健康全面發展。同時,著力推進‘五好’工程,創新思路,多措並舉,努力為高新學子的幸福成長保駕護航。”成都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總督學匡世聯説到。他表示,高新區歷來重視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落實食材集中採購、統一配送制度,強化食堂內部管理,規範烹飪操作,實施教師陪餐制,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開展食品安全教育;區域統籌部署開展中小學生睡眠保障行動,加強作息管理,保證學生午間休息時長,在有條件的學校,推動午小憩項目,讓學生能夠“躺平睡”。同時,大力推動課堂提質增效、統籌作業佈置、加大家校協作,努力保障學生晚間睡眠時長;堅持“健康第一”理念,切實做好“減負增體”,上好體育課、用好“大課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努力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區域秉承“素養導向 綜合育人”,“學習為本 成長可見”的教育理念,努力構建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區校兩級學科拓展課程為兩翼,德育、閱讀、科技創新、綜合實踐、國際理解、藝術審美六個特色課程群構成的“一核兩翼六群”綜合育人課程體系。積極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大力開展問題式學習、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高新區積極推進重大主題教育進校園、進課堂,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人生目標。大力開展綜合學習,上好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課,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全區中小學按要求配齊心理教師,開齊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打通家校、教衛、校社三個通道,建立前端預防、中端預警、後端干預的心理健康動態服務鏈,構建立體化心理服務體系,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

優化調整學校佈局,擴大城鎮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是《義務教育法》確定的法定原則。對此,國家和我省已出臺了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其中,免試是指所有公辦、民辦學校都不得通過考試、面試等方式或以競賽證書、學科成績等為招生依據選拔生源,不得與培訓機構掛鉤招生。就近則是‘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教育部門要根據生源和學校設置情況科學劃定服務片區範圍,保障片區內的適齡兒童少年都有一個公辦學位就學,所有公辦、民辦學校均不得違規跨區域招生。”四川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羅濤表示,自2021年起,四川省建設開通了全省招生入學管理服務系統,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均通過“全省系統”由教育主管部門實施統一管理,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均可以通過系統實現線上辦理。

羅濤表示,四川省還通過優化調整學校佈局,努力擴大城鎮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通過學區制治理和集團辦學,廣泛建設城鄉學校共同體,推動優秀骨幹教師交流輪崗和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用;通過構建四川雲教等遠端教學模式,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輻射到廣大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的薄弱學校;通過狠抓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品質。(圖文:四川省教育廳校外教育監管處、四川省教育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