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沒有圍墻的大學,讓教育更有溫度

2024-04-25 16:5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最後一站的第36棒火炬手是跳江救人的外賣小哥彭清林。彭清林的英勇行為曾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讚揚,被授予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而他自己則表示,他得到的最好獎勵,是收到了一份開放大學的入學邀請書。彭清林只讀過初中,他一直渴望繼續學習,但由於家庭困境而被迫放棄,現在他終於有了上大學的機會。

彭清林收到的入學邀請書來自於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是一所以促進終身學習為使命、以現代資訊技術為支撐、以“網際網路+”為特徵的新型高等學校。在浙江,“沒有圍墻的大學”叫“浙江開放大學”,前身為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創辦于1979年,2020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為浙江開放大學。

像彭清林這樣的新就業群體在杭州有很多,他們穿梭于街頭巷尾成為城市煙火氣中的一分子,但“小哥”們的學業晉陞之路、職業發展之路卻頗模糊。2021年,浙江開放大學針對外賣小哥專門設立的一個夢想加油站“小哥學院”,在西湖區總工會的支援下,計劃三年出資100萬資助100名小哥培養100名大學生。在浙江開放大學,這樣的“加油站”有很多,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溫度。

浙江開放大學始終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聚焦新型農民、産業工人、新就業群體等求學需求,不斷深化全省辦學體系綜合改革,致力於將有溫度的教育普惠所有人。

補短板,把大學辦在“家門口”

20年來,浙江高校數量由68所增加到109所,普通本專科、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分別增長到2002年的3.19倍、9.28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6.3%,較20年前增長了46個百分點。然而,最新人口普查等數據顯示,全省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73年(全國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75年);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人口占58%(戶籍人口為7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占17%(戶籍人口為12%)。可見,浙江勞動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較低。

教育,既要“頂天”,培養尖端科技領軍人才;同時也要“立地”,培養大量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應用型專業人才。浙江開放大學堅持面向基層辦學,通過“小哥學院”、“輔警學院”、“末梢課堂”等“家門口”的大學,為普通高等教育無法覆蓋的弱勢人群,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其他各類教育的機會,把教育送給像彭清林一樣的人。

20年來,依託市縣及直屬72家地方開放大學,1150所鎮街級社區學校,15000多所村居級市民學校或村民學校,81所老年開放大學,累計培養近60萬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畢業生,並保持著每年社區教育培訓1500萬人次、老年教育招生2萬人的規模。成人雙證制教育累計完成13.6萬餘人,全省大專及以上學歷提升累計39.2萬餘人。

振鄉村,把大學辦在田間地頭

浙江開放大學立足全省辦學體系,于2007年推出“農民大學生培養項目”。20年來,通過實踐探索,逐漸構建起“以現代遠端教育理論為指導,以農民大學生為中心、以農村發展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開設園林技術、休閒農業、農村電商等11個涉農專業,專業設置緊貼浙江農業産業變化、農村經濟發展、鄉村管理需求實際。農民大學生的培養有效促進鄉村振興的“裏子”問題,為推動農村産業發展注入了內生力量。

以“賣風景”成為全國鄉村休閒示範村的後岸村,一場熱火朝天的村播助農直播活動正在開展。短短兩個小時內,點讚量超2.3萬,銷售額6萬餘元。直播主角便是農民大學生陳文允和林曉靜夫妻。

這樣的農民大學生遍佈全省,如推廣青創電商的獼猴桃專家崔忠傑,優化變革大米産業鏈創始“群飛模式”的金華豐群飛,採取“村婦聯+合作社+婦代會”管理的平湖宋珠英,讓柯橋漓渚鎮棠棣村蝶變成全國聞名的花木專業村的全國勞模劉建明,被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茭白大王”縉雲李春萌等等。農民大學生們在學中乾、在幹中學,互學互鑒、互幫互促,充分彰顯了學校農民教育所釋放的巨大能量。

助發展,把大學辦在行業車間

浙江的“騰籠換鳥”政策讓民營經濟迅速騰飛。但騰飛的背後,技術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大。“稀缺的不僅僅是‘掐尖兒’的高端技術人才,還有製造業‘中流砥柱’的基礎技術人才。”有公司負責人反映。而技工的缺乏導致地瓜的藤蔓延伸受到嚴重阻礙。

浙江開放大學深入調研企業技工工學之間的矛盾點、學業基礎的薄弱點,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地設置課程、安排課時,把課堂搬進工廠車間。先後與亞太集團、榮盛集團、桐昆集團、海興電力等眾多企業開展合作辦學,開展助力藍領圓夢行動。

“學習過程很靈活,比如實習實訓環節可以在實踐教學基地完成,也可以在企業車間裏進行,還可以在虛擬倣真實驗平臺完成。”海興電力一位車間職工表示。

通過構建企業廣泛參與、資源共建共用、與市場緊密對接的辦學模式,推動辦學走進工廠車間,培養了一大批契合企業需求的“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為浙江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基礎人才支撐。

重靈活,把大學辦在智慧雲端

2003年,浙江進入數字化建設的“新賽道”。浙江開放大學緊密銜接省委省政府“1612”和“141”數字化改革要求,積極參與“教育魔方”工程。浙江省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管理中心、高等學校線上開放課程管理中心等先後落戶學校。通過整合建設“在浙學”學歷教育應用場景和“浙學通”非學歷教育應用場景、打造互聯互通“雲教室”、實現共建共用“資源庫”、搭建學分銀行“立交橋”,構建起線上與線下、同步與異步、分散與集中、固定與移動相結合的浙江省終身教育一站式雲平臺。

“沒想到以前的學習成果還會有學習積分,現在還能用積分來兌換禮品,以後學習就更有動力了。”在湖州“學習有禮”活動中,一位市民打開“浙裏辦”的個人可信數字學習檔案,用學分銀行存儲的積分兌換了一份小禮品。

“在浙學”創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網際網路+教育模式”,正為全省近10萬成人初高中、15萬開放教育社會學習者提供線上學習服務。“浙學通”註冊用戶300多萬人,入駐機構近5000多家,累計開展活動8萬多次,完成學習成果記錄達4000多萬學時。“學分銀行”已建成11家市級分部、99家縣級分中心、2000余個受理點,為1700多萬學習者建檔開戶,存入各類學習成果資訊7000多萬條。全省高校課程共用平臺累計入駐學校632所,匯聚全省高校慕課課程4000多門,200多萬名大學生通過平臺實現跨校選課。

作為一所新型大學,浙江開放大學將不斷以推動教育公平為使命,辦好“老百姓身邊的大學”,讓人人都能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讓教育更有溫度,普惠所有人!(浙江開放大學 胡央波)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