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AI+作業”進入課堂 不應只是拍照搜題

2024-04-17 10:1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年來,隨著ChatGPT等模型的快速迭代,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技術逐漸成為大眾廣泛關注的焦點。據《中國青年報》近日報道,一些在“網際網路+”時代出生的中學生已經無縫連接到了“AI+”,將文科作業或者比較“水”的小作業交給AI軟體,再在AI軟體反饋的材料基礎上修改和完善。

這讓人不禁想起前段時間頗具爭議的“拍照搜題軟體”——通過拍照題目上傳到App,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解法。老師們根據日常作業反饋的情況,本以為學生已經掌握了80%的知識點,但是考試時才發現其中不少是AI代勞的內容。借助AI逃避思考過程,“偷懶”行為消滅了思維培養的“過程性”。

目前,AI技術雖然看起來能解答問題,但是還難以真正契合考試的思維邏輯。而那些依賴於“AI+作業”的中學生,只是浮皮潦草地應付了作業,並沒有真的掌握知識和考試技能。

“AI+作業”進入中學課堂,不應僅僅是拍照搜題軟體和應付交差的工具。拍照搜題軟體背後是“拿來主義”思維,目的是解決單一問題。而多位教育專家皆言,“AI+教育宜疏不宜堵”。在人工智慧發展浪潮面前,如何利用AI技術促進教育水準提質增效,值得人們站在更高維度深思。

與其對“AI+作業”嚴防死守,不如讓AI技術在教育中發揮其真正的潛力,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智慧化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站在更高維度進行思考,進而實現人從“單能”向“多能”的轉變。如何利用AI技術為作業設計提供更多創新與可能空間,促進學生的思考與創造性,從某種程度而言也是教育演進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必修課”。

AI技術的出現與廣泛應用,既是對於教育行業、教師隊伍提出的培養學生的新挑戰,也是對當今內容生産行業乃至各行各業提出的新課題。目前,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也將人工智慧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將人工智慧教育體系建設納入全學段,以期在未來獲得更多人工智慧技術主導權。

縱觀社會發展過程,教育與技術發展總是相伴而行。書籍、報紙的大量傳播,電視、電腦、多媒體等媒介的興起與演替,都在推動甚至迭代了教育的形態。對此,教師需要以新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創新。正如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張雲泉所言,“AI大模型目前可以作為各種知識和資訊的壓縮和檢索工具,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新渠道,我們應該嘗試把它看作學習的助手”。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對AI工具的功能和使用範圍進行明確界定,制定合理的作業標準和評估機制,加強對學生使用AI工具的監督和管理。通過充分發揮AI技術的潛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善教學品質,促進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共同構建一個更加智慧、高效的教育環境。(申竹月)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