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小而精”課程緊扣前沿 高校微專業如何發揮大作用?

2024-04-10 09:0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最新探索 吸引年輕人自願參與

高校微專業如何發揮大作用?

“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虛擬空間文化生産與管理”……這些都是高校開設的“微專業”。

近年來,“微專業”在高校中火了起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微專業”並未進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其建設與發展全是高校的“自選動作”。

沒有官方的“扶持”,“微專業”拿什麼吸引年輕人自願參與?高校已開設的這些“微專業”又能夠走多遠?專家表示,“微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最新探索。而“微專業”的發展也需要接受“檢閱”,進而得到完善。

特點

“小而精”課程緊扣前沿

近期,西南政法大學和中國重慶人力資源服務産業發展研究院聯合建設的“人力資源服務微專業”在西南政法大學正式開班。這也是全國首個系統培養人力資源服務領域本科大學生的“微專業”。

其實,近年高校推出的“微專業”一直被廣泛關注。去年,“西南大學開設公務員專業”的話題曾一度衝上熱搜。據校方介紹,該“微專業”全稱為“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整合了歷史學、民族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行政管理學等學科及專業資源,是教授公務員和行政事業公務人員公開遴選所需核心知識的應用型專業。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劃分,“微專業”課程多由5到10門、共20個學分左右的課程模組組合而成。“小而精”是其課程體系的顯著特點,文科多緊扣國家政策,理科則瞄準前沿科技。

“微專業”雖被冠以“專業”之名,但在學信網等官方學位網站上卻無備註資訊,屬於非學歷教育,並不授予學位。與社會上各種考級考證的培訓機構不同,高校開設“微專業”的初衷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的專業與社會需求更對口,選擇“微專業”的學生,雖不能獲得學位證書,但能獲得相應的學習證明及學分。

學生想多學點知識,可以選擇輔修專業,學校為何還要新開“微專業”?

根據教育部對本科生輔修專業的規定,不少高校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所開設的輔修專業(學位)必須是學校現有的、具有學士學位授予資格的本科專業。而“微專業”則沒有這些要求,即便高校沒有該專業,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主設置。

2022年,中國傳媒大學12個“微專業”首次啟動招生,共錄取校內學生近400名。官方招生簡章顯示,其“微專業”旨在為學有餘力的同學提供更多元的跨學科課程資源,為學生開拓視野、培養跨學科思維、提升社會競爭力提供支撐。

李一丁就是該校新聞學院的學生,她報名的是電視學院開設的“短視頻創作”微專業,學制半年。

她之所以有此選擇,源於大一時想報廣播電視編導的雙學位,但因為種種原因計劃被打亂,“微專業”于她而言是個替代。“ ‘微專業’課程設置更加靈活,更突出實踐,一些課程和雙學位的授課老師也相同。”

理由

為就業或研究充當“跳板”

在清華大學,輔修課程證書項目就相當於“微專業”。

黃振宇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19級學生,他選擇了數據科學與思維課程證書。該項目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主辦,統計學研究中心開設。

課程證書項目要求,只要是在校本科生,都可以參加並自主選課,需在畢業前完成學分要求即可申請證書。

黃振宇説,“這個項目中的課程有很多數學和統計類的課,比如概率論、統計推斷、回歸分析、多元統計、貝葉斯統計以及R語言編程等。”

對於選擇這一“微專業”,黃振宇有自己的考量,他本身就對應用數學感興趣,當下人工智慧又是各研究領域最熱門的方向,課程中學到的統計學和數據科學都是人工智慧的基石。

報名後,黃振宇加入一個300人的微信大群,裏面全部是和他一樣修讀該項目的同學。在他看來,“清華學生對這種課程證書還是比較熱衷的。”

黃振宇認為,課程證書確實能為就業或做相關研究充當“跳板”;另外,因為不會影響主修專業的成績,大家更能拋下學分和績點的顧慮,用心去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雖然因為個人身體原因,黃振宇當時並沒有完成課程要求的修讀學分,沒能拿到最後的證書,但他認為,這些課程帶領著他跨入數據科學領域,也為研究生選擇方向提供了思路。

“我現在研究生做的是人工智慧嵌入環境模型,需要進行數據分析和預處理,‘微專業’的學習經歷對我很有幫助。”黃振宇説。

黃振宇覺得,通常這類項目的實踐性較強,需要學生進行大量應用與操作。能否將所學與未來發展相契合,是選擇“微專業”的學生需要考慮的。如果相契合,它就會成為後期的助力;如果不契合,可能一時的喜好會逐漸被消磨。

黃振宇還認為,如果是以找工作為目的,可能輔修一個學位會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微專業”證書是學校發放的,僅能證明參與者對該領域有所了解,真到了就業時,還要看用人單位認不認。

招收

有開班人數限制及資格審查

各大高校的“微專業”內容豐富,但招生的要求各不相同。李一丁介紹説,那年中國傳媒大學“短視頻創作”共招收30人,她報名比較早,在學校指定的二維碼連結上填寫了個人資訊和申請理由後,並沒有筆試面試等流程,就直接收到了錄取通知。

2023年春季,她又報名了“傳媒英語”微專業,招生20人,結果只有5人報名,就沒能開班。

而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的眼裏,該校的“榮譽輔修”就等同於“微專業”。人大的“微專業”會比一般其他院校的學業壓力重些。

正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就讀的李佳珞,參加了本校開設的“微專業”——社會人口學院的定量數據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的學習。

還在大二的李佳珞對於自己未來是選擇做學術還是就業,她還在猶豫中。之所以選擇這一項目,主要是為了提升自己本專業的能力,拓展一下視野。

“它對於我的主專業有鋪墊作用。我們在課上會學到定量分析的方法。已經大二了,要開始科研的話,有這樣一個系統化的研究方法學習還是比較重要的。” 李佳珞説。

相比正常課程,“微專業”招生時宣稱的“小班教學、及時反饋、針對性強、拓展豐富,還有更多‘獨家秘籍’”都是吸引李佳珞的點。

而她所選的這門“微專業”報名後,需要經過選拔,並非報了名就能上。

因為本身學習的是經濟學,李佳珞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從大一就在準備國賽、美賽等含金量較高的數學比賽。所以,比賽中學習到的建模和數學理論,還有C語言、Matlab的應用基礎等恰好成為她報名該“微專業”的敲門磚。

體驗

需權衡主專業學習安排

學生們被選拔的同時,也在用各種指標和性價比衡量著“微專業”課程本身及授課的老師。最終對課程的體驗感也並不相似。

李佳珞對於這個項目的期待是,老師能帶著進行科研項目,或者能在寒暑假進行外出實踐,最終帶領學生有一些成果産出。

但實際課程上下來,李佳珞覺得“微專業”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並沒有太多創新點。一些課程也並未像宣傳説的一樣小班教學,而是和其他大類的同學一起上。她覺得,人數一多,老師就沒法針對每個同學的疑問作出解答,體驗感並不好。

此外,“微專業”的課程和她本專業的學習安排也有衝突。“我本專業上學期學了統計學,這學期‘微專業’又開了社會統計學,這兩門課高度重合,用的教材都是同一本。”於是,李佳珞選擇不修這門課,用之前的課程代替。

到了新學期,經濟專業的必修課難度增大,為了給本專業預留出足夠的學習時間,她又放棄了“微專業”中的另一門分類數據分析課程。

李佳珞表示,選定“微專業”後,除必修課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選修課,最終修夠30個學分即可。

不同於一些學校開設的“微專業”只需修夠學分就能拿證的情況,李佳珞還需要為所選的“微專業”提交一份畢業論文。

即便和想像中有所差異,李佳珞依然覺得自己確實學到了很多紮實的技能。比如,如何使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問卷設計,如何使用R語言和status。

“當時有一個大作業是讓你抽取一個題目,然後選一個省做抽樣。最後要抽到具體的村或者社區,每個地方抽多少個人。這些都需要自己去找數據算。” 李佳珞舉例説。

解讀

“微專業”將融入專業建設課程改革中

開設“微專業”,開始成為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項重要探索。在教育學者艾萍嬌看來,高校開設“微專業”的探索路徑相對清晰,就是由各院係開設“微專業”,面向全校其他專業“招生”,由學生自主選擇並組建一個微專業班。

與輔修另一專業不同,“微專業”的教學方式更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專業課程設置陳舊、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科交叉,培養複合型人才。

但小而美、小而特的“微專業”還只是少數學生的選擇。要進一步推進“微專業”建設,也有難以回避的問題:何時能做到全校所有學生都上到自己感興趣的“微專業”?隨著“微專業”的增多,又如何使“微專業”教學與傳統專業教學差異化?“微專業”的課程建設和傳統專業課程建設怎麼協調?

艾萍嬌認為,過去20多年來,我國高校一直在推進完全學分制教學與管理改革。因此,開設“微專業”是推進完全學分制教學的階段性舉措。最終,“微專業”將融入所有專業建設的課程改革之中,成為各專業學生完成大學學業所需選修的跨學科課程學習模組內容。

“微專業”課時相對較少、課程系統性和約束性都相對較弱,是否真的能讓學生具備專業能力?採訪中一些選過微專業的大學生表達了自己的疑慮。

“‘微專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演變過程,也需要接受‘檢閱’,進而得到完善。”在重慶郵電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張挺看來,“微專業”的內涵與特徵將隨著行業、學術界和社會對教育品質的評價和反饋有個調整的過程。

他堅信,一些適應性強、認可度高、教學品質突出的“微專業”,很可能在未來發展為全新的專業。同樣,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微專業”,也可能因組織實施不當被淘汰。

建議

激勵優秀教師開發更新更優微課程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吳克明認為,“微專業”在國內高校的興起有一定的時代性。由於專業對就業具有重要影響,每年高考後的志願填報期間,高考生如何填報合適的專業都會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在這一背景下,高校為了緩解熱門專業的供求矛盾,紛紛採取應對措施。這其中就包括大家熟知的“專業調劑”政策以及近年來推出的“微專業”政策。

吳克明覺得,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微專業”更偏向於職業性,在一定程度上為“冷門專業”學子提供掌握“熱門”技能的機會,有利於他們擴大就業範圍,提高就業率和就業品質,對促進大學生就業具有積極意義。

高校開設的“微專業”是否會變成4年制的“專業”?它的未來又會走向何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張家勇表示,“微專業”是高校應對數智時代挑戰的有益嘗試,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最新探索,它可以作為全民終身學習的突破口,對校內外的學習者全面開放,為本校校友及更廣泛的學習者服務,有可能重塑高等教育形態。

張家勇還建議,高校開設“微專業”應從以學科專業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需求、時代需求為中心,同時要有配套的教育評價制度,激勵更多優秀教師開發更新更優的微課程,縮短課程迭代週期,更好地與時代對接。(北京青年報)

本版文/本報記者 朱健勇 實習生 白悅瑤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