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校正歐洲標準 四川農大牽頭的四川省首個中醫藥類ISO國際標準發佈

2024-03-20 16:1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3月20日,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了解到,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近日對外發佈了《中醫藥-川芎》國際標準(ISO 8071:202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gusticum chuanxiong rhizome)。該標準由四川農業大學特用植物生産學系侯凱團隊聯合荷蘭萊頓大學王梅博士領銜完成,這不僅是四川省首個中醫藥類ISO國際標準,也是四川中醫藥領域國際標準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突破。

“此次發佈填補了我省中醫藥國際標準制訂的空白,為川芎藥材國際貿易取得了規則上的主動權,對培育我省中醫藥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具有積極作用。”四川農業大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正逐漸獲得國際認可,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勢不可擋。而國際標準的制定則是中醫藥國際化發展的先導和保障。國際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或國際標準組織通過並公開發佈的標準,是各國進行貿易的基本準則和基本要求。

川芎是著名的川産道地藥材,應用廣泛。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共收載中藥成方製劑和單味製劑1607種,其中含川芎成方246個,佔比15.3%。2019年,在國、省兩級市場監督及中醫藥主管部門指導下,由四川農業大學侯凱博士與荷蘭萊頓大學王梅博士領銜,省中醫藥標委會組織協調省藥品檢驗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省産品品質監督檢驗檢測院等科研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共同組成技術團隊,聯合發起了“中醫藥-川芎”國際標準提案,並於2021年7月通過投票獲得ISO正式立項。提案針對川芎藥材在國際貿易中的困擾問題,結合相關國家和區域藥典等標準收載情況,對包括揮髮油、水分、浸出物、農殘、重金屬等重要指標進行深入研究和考察,通過反覆磋商和充分討論,與各國在指標設置及限值規定達成共識。

此外,侯凱團隊對川芎藥材基原進行了科學考證,以科學證據説服各國專家,並未採納《中國植物志》及其英文版中川芎的命名(分別為Ligusticum sinense 'Chuanxiong'及Ligusticum sinense cv. Chuanxiong,意為藁本栽培種),避免了國際標準中川芎與藁本兩種藥材的基原混亂。該團隊還對川芎藥材重金屬、農殘、指標成分及分級標準等控制項進行了大量測試和研究,相關指標更加科學,更符合産地生産實際,有利於川芎藥材國際供給。(王李科)

供圖:四川農業大學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