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無人不網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面臨新風險

2024-01-29 09:12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3年12月2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等發佈的《第5次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1.93億人,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7.2%,幾乎達到飽和狀態。

面對如此大的“無人不網”的群體,到底採取哪些措施才能真正保護未成年人?這需要每個成年人做出回答。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並不是新話題,尤其是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近些年,更成為各方關注熱點。從綠色內容、網路沉迷到個人資訊保護、網路素養等,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工作已全方位鋪開。要使未成年人保護更有效、更深入,必須補上網路保護短板,在走深走實上下功夫,從而實現網路保護質的飛躍。

五大新風險點未成年人網路保護仍需各方關注

《報告》不僅展示了未成年網民的時代特徵,也讓我們看到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面臨的五大新風險點,需得到各方關注。

農村未成年人網路使用風險更大。《報告》顯示,城鄉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接入水準差距持續減小,從2018年相差5.4個百分點到2022年相差1.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城鄉網際網路接入的鴻溝已經消弭。農村未成年人把手機作為上網設備、用手機玩遊戲的比例均比城鎮未成年人更多,用手機看短視頻和直播與城鎮未成年人比例接近,但在安全防範意識上與城鎮未成年人差距較大。農村家長對孩子的網路保護意識更弱,保護能力更弱。有的農村家長為獎勵孩子考得好給孩子買手機,結果發現孩子玩起手機一發不可收拾。也有的農村家長説本以為管好了孩子的手機,沒想到孩子省出早飯錢買二手手機玩。

住校未成年人網路使用易被忽視。《報告》顯示,住校未成年人網路依賴比例更高,感到非常依賴、比較依賴的比例,比跟父母雙親、父母一方、親屬同住的監護方式高約12-16個百分點。住校未成年人節假日使用手機時長更長,尤其是使用5小時以上的比例,比與父母雙方、父母一方、與親屬同住的監護形式高14-17個百分點。然而,很多家長把對孩子的手機管理寄希望於學校,甚至找關係讓孩子住宿,以為學校能管住孩子的網路使用。很多孩子因寄宿學校管理不到位或回家後補償式“惡補”,網路依賴問題反而更嚴重。

新型智慧設備易生保護盲區。《報告》顯示,新型智慧設備如智慧手錶、智慧檯燈、詞典筆、平板學習機等在未成年人中佔比較2021年又有增加,尤其是兒童智慧手錶佔比已經達到四成。環顧周圍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戴上了智慧電話手錶。手錶功能五花八門,內置App眼花繚亂,有些App內容與功能非常不適合未成年人。也有的家教機、電子字典內容涉黃涉暴,有的智慧檯燈可直接連結成人網站。手錶、檯燈、字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手錶、檯燈和字典……然而,近半數家長並未意識到這些風險,在為孩子購買新型智慧設備時忽視可能産生的保護盲區。

對網路學習功能缺乏引導。《報告》顯示,未成年人通過網際網路學習成為遙遙領先的網路活動,比玩遊戲、看視頻、聊天等活動均超過20個百分點。認為網路給學習帶來積極影響的比例也比2018年提高了24個百分點,這説明網際網路一代已經習慣了線上學習方式。線上學習存在網路迷航、時間難以控制、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有些未成年人上網學習經常“東看看西看看”“逛著逛著想不起來要學什麼了”。此外,未成年人用網路搜索資訊、看新聞資訊等學習功能不多,超半數未成年人缺乏甄別資訊權威性的意識。然而,很多成年人認為孩子只要不玩遊戲、不看短視頻就皆大歡喜了,忽視孩子在網路學習、網路資訊獲取等方面的保護與引導。

沒有跟上未成年人追逐新技術的步伐。《報告》顯示,未成年人對新技術變革有強烈的好奇心,四成多表示對人工智慧等知識非常感興趣。但是,多數未成年人對新技術帶來的風險如虛假視頻、音頻等缺乏安全意識和分辨能力。他們獲取這方面的知識主要靠網路和課外閱讀,來自學校的輔導與服務不到四成,來自家庭的幫助更少。這説明教師和家長比未成年人追逐新技術新變革的腳步慢了半拍,難以及時對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網路安全風險進行提示。

四方面“走深走實”為小網民做好大保護

要實現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高品質發展,需要在“走深走實”上下功夫,這樣才能把網路保護抓緊抓好、落實落細。

現有法律法規實施要走深走實。近些年來,我們國家採取了多種措施對未成年人進行網路保護。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的“網路保護”專章,到新近實施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以及其他管理措施的出臺,均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權益的高度重視與保護決心。良法還要善用,法律、政策、制度等在落實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走深走實。例如,仍有未成年人上網未使用電子身份實名認證,這導致未成年人用成年人身份資訊玩遊戲、打賞等情況始終未能得到根治。因此,要進一步強化已有法律制度的嚴格實施,使好的法律法規在各實施環節均得到不走樣的落實。各方還要協同共治,保障好的政策與制度實施起來不拖拉不推諉。

未成年人模式升級要走深走實。青少年模式是保護未成年人健康用網的“防火牆”。過去,未成年人對青少年模式喜歡不起來,認為內容太低幼,形式太呆板。如今,青少年模式已經升級為未成年人模式,要升級的絕不只是名稱,更要在內容特色化、功能多元化、標準統一化上實現升級。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內容池建設,開發更適合未成年人的使用功能,並儘快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使各平臺網站無論規模大小,均嚴格按標準化要求設置未成年人模式,不搞擺設、不應付了事,使網路保護系列難點堵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行業自律機制建設要走深走實。《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再次壓實了平臺企業的主體責任,如要求智慧産品終端內置網路保護軟體、定期開展網路保護影響評估、建立健全網路欺淩行為預防、識別和處置機制等。因此,要進一步調動網際網路行業的積極性,使各企業平臺形成可持續的戰略思維,自覺自願承擔社會責任,把對未成年人保護升級為平臺企業追求的首要目標,這樣才能把行業自律機制建設落到實處,使未成年人網路保護不走形式、不做表面功夫。

網路素養教育要走深走實。對未成年人的網路保護最終要落實到網路素養提升上,使未成年人自覺運用良好的網路素養應對網路使用風險。近幾年,網路素養教育已得到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多種網路素養課程已經開發出來。要切實把網路素養教育課程送到未成年人中,使未成年人想看愛看並且看了有用。更要重點將網路素養課程投放到農村未成年人、留守少年兒童、寄宿中小學生中。網路素養教育不能走過場,要強化未成年人生活體驗,樹立網路育人“雙主角”思維,把網路素養教育紮根到未成年人生活裏,使未成年人産生情感共鳴,形成良好習慣。還要把網路素養教育送到成年人中,提升家長和教師的網路素養和網路育人能力,真正實現未成年人網路保護見行見效。

(作者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孫宏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