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北京高校黨委書記現場述職——以龍頭之力形成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2024-01-26 17:5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高標準開展主題教育、深化“大思政課”綜合改革、突破“卡脖子”技術……1月26日,2023年度北京高校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會召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20所高校黨委書記現場述職。一年來,北京高校砥礪前行、接續奮鬥,堅定不移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不斷提升高校黨的建設品質,凝聚強國建設的強大合力,引領推動首都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

築牢政治力 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持續打好政治建設攻堅戰,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研究制定首都教育高品質發展措施,通過清單化、項目制,逐一抓好問題整改……市委教育工委統籌指導北京高校以主題教育強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政治擔當,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北京大學形成成果轉化清單53項,推進專項整治任務5項和校級整改任務10項,優化“接訴即辦”體系。清華大學系統推進理論學習,成立13個“同題共研”調研組,完成246件服務師生實事。北京理工大學建設黨的創新理論知識圖譜,雲端學習形式獲《新聞聯播》報道。北京化工大學一體推進“五化五促”行動,被教育部主題教育領導小組作為樣板推廣。中國政法大學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校內平臺投訴量較去年下降50.6%。北京舞蹈學院用舞蹈精品呈現總書記講述的《那些故事》,開啟《唱支山歌給黨聽》巡演。

回顧習近平總書記與大學生朋友們交流交往交心的故事,殷殷囑託,催人奮進。中國人民大學組織全校680多個基層黨支部開展“4·25”主題黨日活動,舉辦一週年主題展。北京師範大學召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一週年座談會,深化推進“強師工程”。中國農業大學制定實施學習貫徹重要回信精神的意見和行動方案,將總書記的殷切囑託轉化為感恩奮進的生動實踐。北京科技大學建成總書記重要回信展室,接待3萬餘人次參觀學習。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給學校中亞留學生回信精神,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論壇等傳遞“中石大聲音”。中國戲曲學院設立專項課題對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加強研究闡釋,舉辦三週年系列活動。

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北京高校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不斷開拓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夯實引領力 思政工作入腦入心

2023年,市委教育工委以大思政課綜合改革強化師生思想引領,制定實踐教學方案,搭建數字地圖,建立實踐基地,打造“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思政課”等品牌,開展“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組織20萬學生參與“千人百村”、紅色“1+1”等實踐調研,入選29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

千人百村實踐調研

千人百村實踐調研

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思政課

優化思政課程供給,北京交通大學堅持“五步法”組織校院領導班子專題讀書班,黨委書記講“交通強國”微黨課獲教育部示範微黨課展播。中央民族大學組織10所首都高校新生和輔導員代表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參觀。北京建築大學開設“人民城市”大思政課,組織119支實踐團1500余名師生在全國開展實踐。

進一步發揮專業特色優勢,實現思政工作守正創新,中國傳媒大學構建以“光明影院”為代表的“作品思政”育人新模式,錄製系列朋輩思政課。華北電力大學與國家電網等10余家單位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打造能源電力特色“大思政課”。中央音樂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重要論述,開展“音樂+思政”教學。北京印刷學院舉辦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品質發展論壇,構建“以‘書’載道 立德樹人”特色模式。

以實踐促實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建設10個“沉浸式”實踐教學基地,組織273個團隊的1736名青年師生開展“千村千企千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中華體育精神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體”,《冠軍説》沉浸式體育思政課堂上線電視臺。北京物資學院深化“黨團班一體化”,打造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示範工作室。

在黨建工作中學深悟透,上好大思政課,中國音樂學院強化“4+2”分類指導,推進“歌聲中的紅色記憶”等黨建品牌建設。中央美術學院打造學生黨員“星火團”,形成“理論研學+培育實踐+社會服務+分享交流”多元化動態發展模式。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發起成立課程思政高職研究聯盟、全國職業院校紅色文化育人共同體。

北京高校青年學子厚植愛黨愛國情懷,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自覺追求。

提升支撐力 拓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賽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一年來,市委教育工委引導北京高校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落實教育強國戰略部署,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大項目和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

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有力支撐“長安鏈”在北京落地應用,服務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度融入懷柔科學城建設,探索打造新型科教融合共同體。北京郵電大學牽頭舉辦首屆電子資訊特色高校發展大會,聯合發佈《北京宣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深入推進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有組織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多所高校發揮專業人才優勢,推動國家和區域事業發展。北京林業大學設立全國高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組建4支科技團隊服務北京災後重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持續推進“城市道路及地下空間安全探測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中央戲劇學院連續舉辦八屆北京大學生戲劇節,與市文旅局等聯合舉辦“大戲東望·2023全國話劇展演季”。

市屬高校走好分類發展之路。北京工業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高規格成功舉辦科促會,3D列印技術攻克“卡脖子”難題。北京工商大學探索學科轉型,設立“中國食品風味與營養健康創新中心”“數字商科與首都發展創新中心”。北京服裝學院圓滿完成中國-中亞峰會新式外交服、神舟十五號航太員地面保暖裝置、杭州亞運會系列服裝設計任務。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建設醫藥化工與裝備新興交叉學科平臺,打造“+安全應急”專業集群。北京農學院推進都市農林學新興交叉學科平臺建設,為首都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北農智慧”。

加快推進職業本科教育創建,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獲批教育部首批積體電路市域産教聯合體,以優秀等次通過市“特高”驗收和國家“雙高”中期驗收。

統籌推進有組織科研、有效的人才培養、有用的成果轉化,推動新興交叉學科平臺建設……形成新質生産力的更多生動實踐在北京高校落地見效。

增強貢獻力 展現教育開放協調發展新作為

聚焦教育開放,擦亮首都高校“金名片”,首都高校持續深化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為推動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出應有貢獻。

首都醫科大學支援雄安宣武醫院院區建設,深化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醫學教育合作項目。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高校雄安校區開工建設。首都師範大學與北京16個區簽訂教育合作協議,構建京內42所、京外17所附屬學校體系。北京中醫藥大學選派17名教師幹部援藏援疆援滇,超額完成幫扶雙柏縣任務。

有力服務教育對外開放戰略,中央財經大學校領導帶隊出訪6國及港澳地區,開拓20多家世界高水準院校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首個境外辦學項目“BISU學院(摩洛哥)”,持續打造“留學二外”品牌,新增境外友好院校21所。首都體育學院“華夏風、功夫情”巡演團武(舞)動海外,奧林匹克教育實踐平臺延伸至國際奧林匹克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國際奧會青年領袖計劃。北京外國語大學推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教育大系》(40卷)。北京語言大學承辦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

推動職業院校國際化發展,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創設“絲路青年學院”品牌,校領導赴哈薩克授牌。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2023世界中文大會“中文+職業技能”融合發展論壇,聯合申報的“鋰鉀中文工坊”項目是迄今唯一在南美洲開辦的“中文工坊”項目。

市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高校將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戰略部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戰略屬性、民生屬性,堅持以高品質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在教育強國建設充分發揮首都教育的示範引領作用,加速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