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描畫“路線圖” 細化“施工圖” 繪就“實景圖” 紮實推進學校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

2024-01-24 15:4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日,北京農學院先後發佈“學科建設高品質發展十大舉措”“科技創新助力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品質立校工程十大行動”,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對市屬高校分類發展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學校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聚焦“分類發展”“高品質發展”,對學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等工作進行系統部署,不斷推進都市農林特色高水準應用型大學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農林教育。

描畫“路線圖” 分類發展特色項目激發新活力

2023年,學校聚焦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緊密圍繞國家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申報並獲批“都市農林特色高水準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項目”和“都市農林特色教師隊伍建設項目”,紮實推進學校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

“通過‘都市農林特色高水準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項目’的實施,建成結構規模優化、培養特色鮮明、綜合實力突出、服務需求有力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學校將聚焦社會需求,優化都市農林特色專業體系;以産業需求為導向,實行多種形式專業學位碩士專項化培養;圍繞高水準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求,構建高水準農林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科技小院”,實現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綜合育人成效。

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需要持續提升師資隊伍水準,實現人才的有效輸出和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學校“都市農林特色教師隊伍建設項目”,著力構建“引育一體化”教師培育機制,建設具有優良師德師風、精湛學術水準的高水準應用型教師隊伍,聚焦都市農林業生態、生産、生活三大功能領域,開展産學研融合與科技創新,有效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2024年1月,北京市抗汛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青年突擊隊選樹結果揭曉,“北京農學院災後重建青年突擊隊”光榮入選。2023年下半年以來,學校組建教師團隊,針對北京暴雨洪災後農業生産用地土壤品質下降等問題開展大量研究和服務工作。未來學校將圍繞“北京自然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都市農林業生産關鍵技術應用、都市農林業生活功能拓展”三大領域,大力建設院士工作坊、行業領軍人才工作坊,不斷推進關鍵技術整合與推廣等,為補齊首都農業農村現代化短板、保障首都重要農産品穩定供給和品質安全、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貢獻“北農方案”。

北京農學院教師助力溜石港村災後恢復生産

細化“施工圖” 交叉學科平臺建設催生新動能

自2023年10月獲批都市農林學新興交叉學科平臺以來,學校先後組織召開4次學科建設專題研討會,出臺相關管理辦法,成立工作專班,真正把新興交叉學科平臺“藍圖”細化為“施工圖”。

交叉學科平臺論證會

學校聚焦首都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凝練出5個都市農林學新興交叉學科方向。“北京的農業生産結構已經由傳統農業轉向都市型現代農業。”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段留生説,這5個交叉學科方向瞄準北京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需求,真正把學校發展擺進經濟社會發展中,把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緊密地統一于科教融合和産教融合中。

“一個學科做不了的事,幾個學科交叉融合起來就有可能完成得很好。”2023年,學校打造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專家團隊,支援延慶發展香檳果産業和軟棗獼猴桃産業。“學校將繼續組建跨學科團隊,系統整合服務京郊鄉村振興與農業高品質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水準和社會服務貢獻力。”學校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

繪就“實景圖”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産出新成果

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學校充分發揮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在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不斷産出新成果。

2023年,學校2名教師獲批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經費9000余萬元。獲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獎7項,首次在蔬菜加工領域取得省部級獎勵,76名教師入選北京市“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産業特派員。

昌平區2023年首批科技副總聘任大會

學校持續推動校地、校企、校院協同發展。先後與延慶、平谷、懷柔、昌平、密雲、河北承德等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系統佈局40個教授工作站、20個科技小院,承擔密雲、延慶、平谷、房山4個區、16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幫扶任務。堅決扛起糧食穩産保供責任,2023年“北農103”“北農106”等5個豆漿特用大豆品種在通州、平谷示範種植應用1700畝;“北農青貯368”成功入選《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累計推廣200余萬畝。承擔北京市休閒農業“十百千萬”暢遊行動推介策劃與指導提升。

學校與懷柔區政府合作簽約儀式

北京農學院黨委書記趙鋒表示,學校將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市教委關於高校分類發展項目和交叉學科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堅定不移推進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全面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都市農林特色高水準應用型大學,奮力在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譜寫高等農林教育新篇章,以實際行動回答好“強國建設、北農何為”。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