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中國網小記者>

小記者站採訪紀實|你給我插上科學的翅膀,我帶著創意飛翔

2024-01-19 17:3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靈魂,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中國網新英才學校的小記者們採訪了學校的數字與科學中心:一個基於項目式跨學科學習的地方——“愛創空間”。

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執行校長劉煒博士

小記者吳桐、郭子睿、楊陳可悅、汪笑汀、劉婧伊、趙佳琪採訪劉煒校長

小記者:劉校長您好,我們是中國網小記者。如果愛與創造是新英才學校的心臟,那麼科技與藝術便是使這個學校騰飛的雙翼。請問您學校如何構建這個教育體系,讓學生們插上這樣的一雙翅膀飛翔的呢?

劉煒校長:謝謝小記者,也很高興能和同學們去聊這個問題。我們同學的未來是要展翅高飛的,是要去到全世界各地的,需要能夠去實現自己的人生,也是能夠去傳播我們中國文化的。所以我就想那我們需要什麼呢?一個呢我們需要課程,就是學校呢由我們從幼兒園到高中的課程、各種各樣的課。那這個課程之外呢,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也不可忽略,我就想到了我們需要兩個翅膀——一個翅膀就是藝術。因為每個人他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有文化,活得有審美,活得有情調。當然,它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藝術審美帶給我們內心的這種充盈的力量。

劉煒校長:我們又正好處於一個這個科學在急速迭代的時代,我們從工業文明已經進入了資訊化。我們現在也看到這樣的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確實GPT3.0剛剛發佈還不到一年,現在已經到了GPT4.0。這個新的資訊工具、數字工具越來越多,那未來同學們都要變成這個時代中的一員。我們可能未來從事的不一定是資訊工程師、程式員這樣的工作。但是我們生活的世界一定是需要有這樣的素養。我也經常打個比方,就像現在的人如果不會寫字,不會開汽車,不會用電腦,那他可能在這個社會就會很受限制,舉步維艱,也很難去發揮自己、實現自己。那未來的人他如果沒有一定的素養,他可能也會和我們今天説的文盲差不多上。為了同學們以後的二十年、三十年。我們應該要有這樣的另外一根翅膀,所以我就想讓藝術體育與審美指向我們的內心,素質科學指向我們的外在。我想這兩個翅膀能夠讓同學們的未來展翅高飛。其實不光是同學們,學校裏面也有老師,包括我自己,我也希望我們的老師也能夠在這兩個方面有所學習,也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也能夠更好的去適應未來的社會。所以我想這是我們整個新英才學校共同需要的兩個翅膀。關於這個問題,希望你們去採訪一下魯主任。

魯家鈺:北京市新英才學校數字與科學中心主任、資訊學校隊總教練

小記者:魯主任好,請問iMaker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動?這裡又是怎樣推動同學們自主參與這些活動的呢?

魯主任:小記者好!很高興接受你們的採訪。iMaker也叫愛創空間。主要為技術類課程和學生社團提供場地和設備方面的支援,使用面積2000余平米,包含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金木工坊、音視頻工作室、水下機器人等10余個特色主題工作室。為了鼓勵學生社團入住愛創空間,資訊中心還舉行了每年一度的科創KOL選拔活動。候選團隊通過路演的形式,暢談著自己的科創項目,來自校內外的專家評委從自己的專業角度給予學生一些發展建議,並評選出本年的若干KOL,分配相應的活動空間,並提供五千元的資金支援。

魯主任:自愛創空間成立以來,陸續有十數個學生社團入住愛創空間,如航模社、深藍深藍、極客社等等。學生在這裡探索著科技的前沿,發展著自己的興趣去,也逐漸從這裡走向了世界的舞臺,在國內外賽事上屢獲殊榮。

小記者:是的,我也聽説這裡的同學們經常外出參加國內外大賽,並且屢次獲獎,這些獎項以及在這裡的經歷對他們的未來有怎樣的影響呢?

魯主任:在2019年,MATE水下機器人國際競賽中,董元翕等十名同學奪得了最具創意團隊獎;同一年,在Makeblock MakeX世界錦標賽中,侯昀松和崔智宇兩名同學,獲得了國際三等獎;2020年的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中,王楊和范宸瑞榮獲了二等獎等等。獎項眾多,無法一一列舉。不過這些經歷,不但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創造的快樂,更是培養了對科技的熱愛。董晟同學走進康橋大學的電腦科學專業深造,董元翕同學獲得英國的G5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設計工程專業本碩連讀的0ffer。

魯主任:今年,為了響應國家科技創新拔尖人才培養的政策方針,促進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科創氛圍,將建設“以AI為特色的資訊科技課程體系”提升為學校戰略,並新成立了數字與科學中心和英才少年科學院兩個部門,落實相關工作。

小記者吳桐現場報道:英才少年科學院以學生為主體,並分設五個學院:資訊科技與人工智慧學院、生物與環境科學學院、心理學與腦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學院、天文學院。英才少年科學院不僅有校內的小研究員,學校更是聘請了許多行業專家和各界大咖作為專家委員會成員為小研究員們提供專業指導。

呂超:新英才學校資訊中心主任、教育技術創新探索者

小記者:呂主任您好,我們愛創空間都會舉辦哪些方面的活動?

呂主任:小記者好,愛創空間在資訊工程、生命科學、天文物理等方面都開展了許多活動。面向不同學段的學生都開設了科創特色課程,通過編程、3D設計列印、結構搭建、電子電路焊接等,去完成目標任務。如火星計劃就是新英才學校的項目式學習代表項目之一,這個項目引領學生通過項目實踐來學習人工智慧的知識,在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中,借助各種人工智慧器材和工具,可以體驗火星家園的建設,學生對人工智慧的鑒賞力、理解力和應用力都得到相應提升。

呂主任:其次,我們所做的所有項目都是基於多種學科交匯的,也就是“知識和素養的融合”。近年來,老師帶領學生們一直在探索學科知識和科學素養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溫榆河項目是代表之一,學校離溫榆河很近,因此將溫榆河作為學生探尋學科知識和科學素養的地方。同學們帶著自己喜歡的課題,把課堂搬到溫榆河兩岸,專家、市民、文獻成為他們的老師,研究以學科為經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別為緯線,再現一個跨學科融合多層次的溫榆河。

小記者:在我看來,愛創中心是我們學生最喜愛的靈感和創意的家園,就連已經畢業出國的學長們都在懷念這裡。我想知道您是如何讓同學們如此深愛這個地方的?

呂主任:在新英才,一批參加科創社團和科創活動的孩子,因為在參與過程中深深迷戀科技創作,由興趣深化為熱愛,最終選擇了相應的專業和職業方向。新英才學校康橋國際中心的畢業生王同學,因兒時對飛機模型頻有興趣,小學5年圾參加了學校的航模特色班。他善於學習鑽研,六年級時參加了北京市順義區的航模比賽,獲得二等獎。後來升入學校初中,接觸了物理,更加堅定自己以後從事空氣動力學相關專業的夢想,並於高二和高三兩年間,跟隨學校相繼參觀了波音,空客的總裝廠以及珠海航展。這些經歷為他後來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指明瞭方向,他後來選擇了航空工程專業,並順利就讀英國利物浦大學。

指導教師朱宏偉老師(右二)

小記者:朱老師您好,您指導的水下機器人團隊在國際國內比賽中,都能獲得優異的成績。令您印象最深刻的比賽是那一次?

朱老師:是2019年的MATE ROV水下機器人國際競賽。那一次我們並沒有太多關於這個比賽的經驗,所以選擇參加了scout組。那時的團隊有初二初三的學生,大家學業都十分繁忙,但是依然在爭分奪秒的籌備比賽。歷時三個月,他們製作的ROV終於站上了賽場,並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而我作為他們的指導老師,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見證他們從愛創中心站到了國際舞臺上,真心為他們感到驕傲。

右二為范明睿同學

小記者:同學你好,聽説你是深藍水下機器人社團的現任社長,請問你眼裏的社團是什麼樣的呢?或者你希望深藍(社團)是一個怎樣的社團呢?

范明睿:我眼中的社團是一個完整的、互幫互助的集體。這裡每個人都各有所長,也願意相互為他人解答技術上的問題。在比賽中,我們團結一心,一起克服臨時出現的難題。希望現在與未來的每一屆社員們都能熱愛並共同守護社團一直所堅持的,團結、創新、激勵的理念。

小記者:愛創空間像是一個以愛為培養基的“培養皿”,同學們的靈感與創新是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生命體”,在這片土地上成長!同學們感慨地説:親愛的老師,您為我插上科學的翅膀,我會帶著愛在萬里藍天翱翔!

(撰稿:吳桐  拍照:楊浩、張皓量)


【責任編輯:曹傑】
返回頂部